宋朝
大殿上,赵佶静静地看完了关于安史之乱的天幕之后,开口问道:“攻打金人的计划安排得如何了?”
蔡京出列说:“官家,二十万禁军已经准备完毕了,但是……”。
他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是,现在恐怕无法开拔。”
赵佶皱起眉头,说:“说吧,有什么问题?”
蔡京咬了咬牙,说:“官家,如果我们攻打金人,就等于将我们的后路暴露给了辽国。以辽国和我们的关系,恐怕会有危险。与其如此,倒不如……”
蔡京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赵佶的脸色。
赵佶深吸一口气,心中暗暗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然后说:“说下去。”
蔡京继续说道:“不如等辽国与金人交战结束后,无论哪方获胜,我们只需攻打胜利的那一方。这样既避免了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又能确保我们的安全。”
赵佶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似乎有些道理,便转头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各位爱卿认为呢?”
众臣纷纷附和:“蔡相说得对啊!”“蔡大人所言极是!”……
赵佶点了点头,说:“好吧,那就按此计行事。”
在一声声的“陛下圣明”中,赵佶不禁感到自己确实算得上一个圣明的君主。
三国
许都皇宫之中,曹操身着甲胄,面无表情地站在宫殿中央。
前方是一脸惊恐的刘协,此时正坐在龙椅之上。
曹操微微躬身,象征性地行了个礼后说道:“陛下,臣听闻有反贼来袭,特来护驾。”
刘协脸色苍白如纸,听到这话后身体更是颤抖不止。
一旁的心腹太监连忙轻声提醒道:“陛下。”
刘协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颤声说道:“曹丞相有心了。”
曹操闻言,立刻挺直身子,眼神冰冷而锐利。
他脸上那道狰狞的伤口,在刘协眼中显得格外恐怖。
紧接着,曹操一招手,身后的士兵们迅速将几名五花大绑的人拖进殿内。
正是伏完和一些大臣。
这些人面色惨白,浑身发抖,显然已经吓得不轻。
曹操看着他们,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冷酷的笑容,对刘协说道:“陛下,请您下令处理。”
刘协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目光坚定地说道:“这些人竟敢刺杀功臣,罪不可赦!全部夷族!”
“陛下圣明!”
曹操大声喊道,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这时,刘协突然看向曹操,问道:“曹丞相,你的脸怎么了?似乎受伤了?”
曹操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笑着回答道:“多谢陛下关心,臣在路上为了救驾,匆忙赶路时不小心撞到了树上,受了点轻伤。”
刘协一字一句地说道:“曹丞相可要小心些,保重身体。”
曹操说道:“多谢陛下关心,臣定当不负陛下厚爱。”
刘协挥了挥手,满脸疲惫地说道:“朕有些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说完,便转身离去。
曹操象征性地行了个礼,然后高声喊道:“恭送陛下!”
其实对于曹操来说,他只需要一个态度就足够了。
见到刘协离开后,曹操一挥手臂,示意手下将伏完等人带下去。
随后,曹操回到新建的丞相府邸内,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这时,许褚趁机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丞相,您的脸不疼吗?”
曹操闻言,一脚踹向许褚,没好气地说道:“不疼,要不你来试试?去,给孤找个医师来。”
然而,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又改变了主意,说:“算了,再等等吧。走,我们一起去见文若。”
许褚连忙点头应道:“是,丞相。”
汉朝,长安,未央宫。
自吕后自杀后,这座宫殿便被刘邦下令封禁。
每当他心情不畅时,便会来到此处,默默凝视着这片曾经发生过无数故事的地方。
此刻,刘邦站在未央宫内。
他静静地站在殿内,神情凝重,一言不发。
如今,他深感自己的皇位有些岌岌可危。
尽管功臣们大多已被铲除,但吕氏一族仍在朝中盘踞,势力庞大。
吕后一去,原本的权力平衡瞬间打破,让刘邦倍感压力。
“朕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局面?”
刘邦心中暗自思忖,眉头紧皱,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三国
司马懿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姜维终于退兵了。
他凝视着远方姜维军队撤退时扬起的尘土和旗帜,心中感到一阵轻松。
这时,司马昭开口问道:“父皇,我们是否应该追击,收复失地?”
司马懿脸色一沉,瞪了司马昭一眼,严厉地回答道:“追击?我们还有实力去追击吗?”
司马昭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司马懿见状,脸色一沉说道:“来,让朕看看你天天到底在想些什么?”
司马昭,“Σ( ° △ °|||)︴”。
与此同时,姜维骑在马背上,与身旁的副将交谈着。
副将疑惑地问:“将军,我们为何要退兵呢?”
姜维微微一笑,答道:“拳头只有收回来才能更有力地出击。”
副将恍然大悟,对姜维的智慧表示钦佩,随后骑马离去。
当副将离开后,姜维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转头问身边的心腹:“还剩下多少粮草?”
心腹如实回答:“将军,只够三天的了。”
姜维眉头紧皱,低声咒骂一句:“该死!”
心腹沉默不语。
唐朝,某一个营帐里,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众人警惕的目光相互看着,手中紧握着武器,似乎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
安禄山深吸一口气,试图平息这混乱的局面。
他提高声音喊道:“够了!”
然而,其他人并没有理会他的话。
过了一会儿,安禄山再次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再争执了。如果再这样乱下去,只会让皇帝老儿占便宜。不如从今往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好聚好散。”
说完,他看向了其他三人。
史朝义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提议。
史思明和安庆绪对视了一眼,也纷纷表示可以接受。
就这样,安禄山的势力正式分裂成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