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场惊心动魄的事件已然过去,但李隆基心中却仿佛失去了某种寄托】
【更让他震惊的是,他发现这件事竟然与自己的太子李亨有所关联】
唐朝
大朝再次结束,但背地里却暗潮涌动。
在一处气派宏伟的府邸中,太子李绍正在召集幕僚们开会。
虽然他并没有亲自前往大朝,但刚刚心腹对大朝的详细汇报,也足以让他了解到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李绍微微皱起眉头,叹息道:“这父皇,还是老一套啊。还是没有打算放弃那个杨玉环,到了边疆,少个人,还不是很容易。”
李绍的心腹一脸吃惊地说,“太子殿下,您是说……”。
“没错,父皇估计还是想要杨玉环做孤的小妈。”李绍说。
底下的心腹一脸吃惊。
这时天幕播放叛乱和太子李亨有关。
李绍一愣,太子怎么又变了,不是自己吗?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绍猛地站起身来,大吼道:“还不快去查!难道一切都为别人做了嫁衣吗?”
一股怒火从他的心中冒出,烧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因为此事,父子俩注定无法再同行,只能分道扬镳】
【李隆基选择进入蜀地,而李亨则率领军队踏上了平定叛乱之路】
唐朝
繁华热闹的长安城,一辆马车缓缓驶入其中一座豪华府邸。
李林甫疲惫地从马车上下来,他刚刚结束了大朝,心情沉重而忧虑。
李林甫走进书房,坐在书桌前,沉思片刻后,他唤来一名亲信,低声说道:“去请李将军过来。”
不久,一名武将匆匆赶来,向李林甫行礼问候。
李林甫严肃地注视着他,语气坚定地说:“老夫准备推荐你担任平叛大将军。”
听到这句话,李将军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
他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可是……可是我的兵法还没有读完呢!”
李林甫皱起眉头,露出一副失望的神情,斥责道:“蠢货!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只需要按照天幕所说的方法去做吗?那些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只要不犯错误就行,还有什么难的?”
李林甫深深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们李家能否更进一步,全看你这次出征了。”
李将军感激涕零地说:“谢谢李叔!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然而,当他看到李林甫的脸色变得阴沉时,立刻改口道:“谢谢李相栽培!”
李林甫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提醒道:“一会儿见圣上,一切就按我说的办。”
李将军恭敬地答应道:“是,李相!”
【7月9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举行了一场简朴的登基仪式】
【他将李隆基尊为太上皇,并派遣使者前往蜀地,向李隆基禀报】
【至于李隆基什么态度,还重要吗】
【对于李隆基来说,这可谓是当头一棒,而且,这种情况并非无先例可循,例如李渊】
【或许李隆基到了地府,很乐意和李渊一起喝一杯】
唐朝
刚回寝宫的李隆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瞪大双眼,满脸惊愕。
怎么回事?自己竟然变成了太上皇!
这岂不是和李渊一样的待遇了吗?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他无法接受。
“真是朕的好儿子啊!”
李隆基咬牙切齿地说道,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他立刻下令:“来人,召集大朝,把太子等人都叫来。朕倒要看看,到底是哪个好儿子干出这种事来!”
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威严。
“是!”
太监连忙应道,不敢有丝毫怠慢,匆匆离去传达皇帝的旨意。
府邸里,李绍站在那里,目睹着这一切,不禁感叹道:“这哥们真猛啊!”
李林甫说:“天塌了!”
大臣们都很吃惊,没看出来那个皇子有这么能耐,苦逼的他们只能在收拾,再次参加大朝。
【接着,李亨与回纥军联手,成功收复了两都,一切进展得异常顺利】
【那么,此时此刻,安禄山又在做些什么呢】
【原来,安禄山此刻已经自顾不暇】
【由于身体过度肥胖,他的眼睛已经失明】
【似乎目前的局势是在比拼谁更糟糕,而幸运的是,安禄山的状况似乎更为不堪】
唐朝,一个大帐内,
安禄山正在那里和众将畅饮。
这个时候的安禄山远远没有那么强大,他还没有崛起。
但他也知道,这些皇帝都喜欢“宁肯错杀,也不放过一个”。
因此,当天幕提到他时,他感到十分不安。
最终,他起兵反抗。
虽然一开始进展很顺利,安禄山成功地召集了一些对制度不满的人。
但他深知这场战争的失败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安禄山只能抬头看看天幕,心中暗自想着破局之法。
“这皇帝也就那样,被自己儿子给推翻了。”安禄山叹息道。
“将军说得对啊!”众人纷纷附和。
“将军,敬您一杯!”安庆绪举杯说道。
安禄山拍了拍安庆绪的肩膀,然后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他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充满了骄傲:“看看孤的儿子,以后必定有出息。”
“是,将军。”众人齐声应道。
【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表示,你李亨自己登基这算什么?太上皇什么的,都会影响朕的决策】
【安禄山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自己儿子给杀了】
唐朝
扑哧一声,安禄山突然一口酒喷了出来,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
整个场面瞬间陷入死寂,所有人都惊呆了。
【此时,安禄山一死,使得叛军内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安庆绪带领着残兵败将逃出洛阳城后,李亨认为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便不再继续追击】
【然而,安庆绪并没有放弃,他在相州重新集结兵力,居然又聚集了六万之众】
【758年,唐军发起了邺城之战】
【然而,就在关键时刻,天空突然刮起狂风,众人不禁想起不久前那场遭遇埋伏的战斗】
【唐军士气大落,再次大败,让人不禁感叹,昔日那支唐军精锐已经不复存在】
【叛军趁势追击,再次占领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