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歌一曲神仙道 > 第67章 贵族之家、饥民起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贵族之家、饥民起义

吴昊所率领的大军仿佛被整个战场遗忘,孤独地游离于这场战争的核心之外。

清灵心中不禁猜想,这场战争无论结局如何,吴家恐怕都难以善终。吴昊自始至终都未曾真正被纳入扬国或越国的贵族圈子,本以为凭借此次赫赫战功能够顺利跻身其中,却没想到换来的竟是各方更深的忌惮。

若不是背后有太华宗师徒一脉的支持,说不定早已遭遇不测,或许被一场鸿门宴送上绝路,或许被调离前线战场剥夺军权。.

想到此处,清灵只觉心累无比,为了这场战争两国这八十万大军和数百万苦役,他们在这寒冬腊月里背井离乡,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世间的权谋争斗、利益纠葛,让她感到无比的肮脏与厌烦。

时光悠悠,转瞬便到了年底,大战暂时停歇。

这段时间里,两国沿着丹水与淮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越国凭借着诸多优势不断跨过丹水,攻城略地,那些越国的贵族们此刻终于迎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军功,一个个志得意满,整个越国大军营地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唯有那些苦役和民夫们依旧在苦难中挣扎。

而扬国那边则是雪上加霜,为了支撑战争,只得不断加征赋税,导致国内民不聊生,动荡不安。听闻已有黔首不堪重负,揭竿而起,扬国大势已去,如今唯有丹水边的扬国主力大军还在苦苦支撑,勉强维持着不致崩溃的局面。扬国国王与贵族们个个愁云惨淡,也不知道还在等待什么,就是不退兵,割地求和。

这个新年,除了越王和越国的老贵族们满心欢喜外,丹阳这边倒也有几分欢腾。吴昊为了犒赏三军,大肆散发钱财,一时间城中热闹非凡,青楼楚馆更是生意火爆,欢声笑语与丝竹之声交织在一起,这行业自古以来便在世间存在,于这乱世之中反倒成了人们忘却忧愁的去处。

清灵入乡随俗,在年关之际,将从战场上带回来的三百多侍女召集起来,最终挑选出五十位识文断字的留下,其余的则赐予那些有功将领和先登之士为妻妾。

众人见状,皆心悦诚服,纷纷跪地磕头拜谢。新晋升的将领们与几个降兵勇士也在其中有了家室,一时间众将士归心,对吴昊与清灵更加死心塌地。

年夜饭桌上,吴妈妈、清灵、吴昊以及他的妻子袁夫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一家人本应开开心心地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可那笼罩在家族头顶的阴云却始终挥之不去,众人在欢声笑语之余,仍免不了为家族的前途忧心忡忡。

正月初三,侍女们在一旁鼓瑟吹笙,美妙的乐声本应让人心情愉悦,可清灵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对这乐声仿若未闻。

侍女晴雯看到小姐总是愁眉不展,心中不忍,鼓起勇气建言道:“小姐为何总是忧心忡忡?俾子早些年常接触众多贵人,或许能略尽绵薄之力,有所见解,还请小姐信任告知一二。”

清灵微微抬头,看着晴雯,心想众人见识和想法不同,或许在其他人哪里可以得到解决方法呢,便轻声说道:“王上对我家太过疏离,恐将来有祸事。那些贵人们都是如何搞好各家关系的?”

晴雯闻言,欲言又止,她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待看到清灵鼓励的眼神,听到清灵说恕她无罪之后,她才缓缓说道:“贵人们最爱联姻,小姐您被越王屡次赏赐封地,现在已有三座城池为封邑,想必越王的深意就是想让您和王室公子联姻。”

清灵听闻此言,霍然而起,心中瞬间明悟,原来这哪是离间自己和兄长的关系,分明是越王想着把人和封邑一并纳入囊中啊!

晴雯 “扑通” 一声跪地,娇小的身躯瑟瑟发抖,眼眸中满是惊恐。只因适才小姐盛怒之下,一巴掌拍碎了那坚实的桌子,碎屑纷飞。

清灵见状,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轻声道:“晴雯,你且起来,莫要害怕。方才你所言,倒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你且再说说,咱们吴家这新贵族,还有哪些不合常理之处?”

晴雯缓缓起身,双手仍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定了定神,说道:“小姐,我听闻将军与您受封之时,正值战时,并未举行庄重的受封大典,此乃于礼不合。也不知王上何时能补上这一缺漏,给将军和小姐一个正式的名分。”

清灵轻揉着光洁的额头,微微颔首,继续问道:“除此以外,还有何事不妥?”

晴雯心一横,鼓起勇气道:“家中所用器物也不合规矩。若是王上有封赏的礼器,自是尊贵无比;若未得封赏,自家置办亦无不可,但需大摆宴席,宴请四方贵族,贵人们心甘情愿的使用这些礼器后,方能名正言顺。”

清灵面露讪讪之色,浅笑道:“你莫要担忧,这些繁文缛节我本就一窍不通,你今日所言,实乃帮了我大忙,只管继续说便是。”

晴雯闻听此言,心下稍安,娓娓道来:“贵人之礼仪、所用器物、所穿华服、所奏音乐,不同场合各有不同,繁杂琐碎,数不胜数。咱家尚无聘请礼官,那最体面的礼官都是由王上指派至府上。若未得指派,便需备上厚礼,恭请有长辈在朝堂任职礼官的世家子弟担任。刚过新年那会,祭祀祖先的器具与礼仪,咱家实在过于简陋。不过,值此战时,或可权宜行事。且说王上本人,为了战事,年节也未前往西陵祭拜先祖,这般作为,实乃不孝之举,不合礼仪。咱家今年料想不会遭人诟病,但往后定要置办周全,以免落人口实。”

清灵听到这些话若有所思,又问:“还有其他方面吗?”

晴雯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小姐今年芳龄十七,早已过了及笄之年。却不知可有长辈为小姐操办及笄之礼?以小姐如今的身份,坐拥三座城的封邑,在众多贵人之中,堪称佳人良配。但奇怪的是无其他家族公子的庚帖送来,小姐如果不愿被王上随意指婚,小姐自己的终身大事,还需早些与将军商议,您自己多上些心才好。”

清灵闻言,一时无语凝噎,轻轻敲了敲晴雯的脑壳,嗔怪道:“先莫要提我的事,说说其他要紧的。”

晴雯故作委屈之态,那小模样煞是惹人怜爱,小嘴一张,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清灵见状,便让其他侍女也一同参与讨论。众侍女各有所长,清灵深知自己自幼在仙山长大,对这些世俗礼仪懵然无知,故而虚心求教,一时间,小院里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清灵与侍女们闲话完毕,便前往吴昊的居所主院,想着商议这些贵族礼仪之事。此时,她那头如墨的秀发已然长至遮住眼睛,侍女们用五彩丝线精心编成了几个俏皮可爱的小辫子,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晃动。

走到吴昊院外,忽听到嫂子袁夫人与下人的交谈之声。

清灵脚步一顿,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于礼不合之事,连自己的小侍女都了如指掌,嫂子出身老贵族之家,岂会不知?若她知晓,吴昊又是否清楚?吴昊如果知道,吴妈妈又岂能蒙在鼓里?反过来想,吴昊是否有意通过联姻来巩固吴家的富贵?自己又能否随心所欲,逍遥自在?

念及此处,清灵只觉心乱如麻,转身折返,唉,万事终究还得靠自己谋划筹算。

恰在这一日,南方快马加鞭送来急报,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打破了原本的平静。越国数州有黔首聚众造反,人数多达几十万之众,势如破竹,已然连克五城,护国仙师亦在激战中不幸战死。

自此后,黔首造反的消息如雪片般纷至沓来,烽火遍地,杀伐弥漫。

这是潜伏于暗处的魔教出手了,饱受贵族压榨的百姓在魔教门徒的引领下,于大年初一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起义,声势浩大,事态严重。魔教之人所求只要有杀戮就好,只管引火,然后各处收集冤魂血煞,整个一搅屎棍,把世间搅得血肉横飞,恶心至极。魔教修士凶猛异常,竟斩杀驻守仙师,太华宗反应迅速,各地驻守弟子迅速集结,奔赴南方,与魔教展开殊死搏斗,双方杀得难解难分,战局陷入胶着。

越国内乱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一时间,民间谶言四起:“服苦役、纳粮捐,没活路,杀贪官,食王肉,分王田。”

清灵听闻此言,心中五味杂陈,不禁喃喃自语:“这世道,魔太多,神佛又在哪?”

越王闻讯,暴跳如雷,怒发冲冠,即刻调兵遣将,欲回国镇压叛乱。

然而,贵族行事,向来拖沓低效,宛若蜗牛爬行。

未几,北方亦传来消息,扬国、郑国国内大乱,同样在远离大军的后方,百姓揭竿而起,发动起义。至于更远的国家局势,还无消息传来。

起初,贵人们听闻叛乱,并未太过惊慌。在他们看来,历史上黔首造反之事屡见不鲜,最终皆被镇压,不过是多死些人罢了,待人口减少,粮食自然便够吃了。这是家族世代相传的 “至理名言”,虽残酷冷血,却是千万年历史的 “经验之谈”。

他们所心疼的,不过是造反带来的财产损失而已。在他们眼中,造反不过是一场贵族之间重新瓜分利益的游戏,总会有几个倒霉的贵族家族在战乱中覆灭,而幸存者则可趁机瓜分其封地与财货。故而,他们最为关心的,乃是如何保存自身实力,确保自己不成为战乱中那倒霉的牺牲品。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后续的发展竟完全超乎众人的想象。

刚出了正月,几路起义军合兵一处,如汹涌的潮水般攻陷王都外的西陵,生擒在西陵城内监军的一位王子,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掘开先王的陵寝,以棺椁枯骨为柴,随葬铜器为锅,烹煮王子,将肉汤分与万民共享。

贼首豪杰振臂高呼:“黔首易子而食,今食王子,我生无憾矣!”

数十万黔首闻听此言,放声大哭,继而高呼:“我生无憾矣!”

此消息传开,瞬间震惊天下,起义军威名远扬,声威大振。

越王闻听祖宗陵寝被反贼亵渎,气得吐血三升,再听闻王子惨死,顿时面如金纸,气若游丝,生命垂危,恐时日无多。

年前越王尚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欲大展宏图;年后却沦为待死老朽。有封邑被攻破的贵族,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经过一个多月的权利争斗,和各方相互妥协,扬国与越国罢手言和。

越国大军由国丈与大将军接管,三月初春,终于拔营起寨,大将军放出豪言,定在国都沦陷之前赶到救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可笑的是这边刚拔营,那边传来消息,起义军打不下城高池深的都城,几路反王意见不合,相互火拼了一场,瞬间做鸟兽散,各自带兵开始攻略其他小城。这可急坏了几家世家贵族,,现在要受到伤害的是自家了,大军返程的速度立即加快,日夜兼程。

王帐传令,命吴昊率五万兵马前往中军会合,随军南下,镇压反贼。吴昊与袁夫人得知此讯,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吴家飞黄腾达的曙光。他们深信,此次出征,多与朝中权贵交往接触,吴家晋升为真正的贵族指日可待。

清灵则冷眼旁观,心中暗自谋划。她悄然联络新晋将领,暗中筹备一切,静待时机。

此时,丹阳、丹阴、丹原三城之内,不知何时悄然流传起一支童谣:“天下乱,一口吞,肚儿饱,全都好。”

开平将军吴昊奉命率军出征,念及清灵的玲珑镯在粮草运输方面的便利,一家人极力劝说,扬言要好好在家学礼仪的清灵一同随军同行。清灵心安理得的受了袁夫人一拜后,欣然应允。谁让她闲的没事说要代母亲好好教养清灵的,这下知道谁是大小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