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也要注意一下你女儿的日常的护理,要多喝水,帮助人体中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降低有毒物质在肾中的浓度。”

“还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不要吃高盐食物,腊肉,酱菜,榨菜之类,少吃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浆,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叶青云将叶紫医生和朱鹏祥医生会诊时意见同家属说了一遍。

家属点头表示明白,“那么请叶医生开药吧。”

“好的。”

麻黄4g、杏仁5g、苏子5g、苏叶4g、防风4g、生黄芪15g、莱菔子5g、云茯苓15g、生苡米12g、陈皮4g、大腹皮6g、桑白皮8g、白术8g、苍术8g、生姜皮3克g、炙内金3g、杜仲10g、川续断5g、车前子9g(包煎)、生甘草3g,配五剂,水煎服。

叶青云将打印出来的处方递到了家属面前,并语重心长地说道:“您女儿的浮肿问题啊,即便在用药之后消退了,但后续还是需要来医院复诊的。”

“因为要进一步帮助她健脾补肾进行综合调治,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治疗效果呢。”

听到这话,家属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他紧紧握着叶青云的手,激动地说道:“医生啊,真的太谢谢您和其他医护人员啦!”

“您们不仅给我女儿开了对症的药物,还详细地告知我关于日后的日常护理方法、适宜的饮食调理要点,甚至连后续的巩固治疗都考虑得如此周全。我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谢意才好!”

面对家属这般诚挚的感谢,叶青云谦逊地摆了摆手,温和地回应道:“别这么客气,这些都是我们身为医务人员应尽的责任嘛。只要能看到患者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啦。”

就在家属带着女儿匆匆出门去配药的时候,一阵轻微的轮子滚动声由远及近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病人缓缓进入了诊室。

这个病人看上去有些憔悴,他用略显虚弱的声音说道:“您好啊,医生!我大概一年前不幸中风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我的左侧肢体却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灵活自如了。”

“如今这左边半边身体总是感觉软绵绵的,使不上劲儿。”

“而且更糟糕的是,以前我说话可是洪亮有力的,可自从生病之后,每次开口似乎都要耗费好大一番力气,声音也变得有气无力起来。”

“今天特地过来,就是希望您能给我开些中药好好调理调理身子。”

听到这里,叶青云赶忙站起身来,走到病人面前仔细观察。只见这位患者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可言,伸出舌头一看,舌质淡而舌苔泛白,舌底脉络瘀青,再把手指搭在病人的脉搏处,只觉脉象沉细弱涩。

叶青云已经心中有数了,这个病人是中风后遗症的气虚血瘀症。

桃仁10g、红花10g、归尾12g、地龙15g、香附12g、黄芪160g、赤芍15g、川芎12g、鸡血藤20g、茯苓18g、丹参18g山药20g、山楂15g、炙甘草10g,配7剂,水煎服。

叶青云将手中的处方递到了病人面前,“你这个病症,如果想要彻底恢复健康,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因此您一定要记得按时按量服用这些药物。”

“同时呀,无论是您自己还是让家里人帮忙,都要经常按摩左侧的肢体,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的康复。”

病人有些紧张地接过处方,眉头微皱,疑惑不解地问道:“医生,那我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叶青云耐心地解释道:“您现在的状况属于气虚血瘀。所谓气虚呢,简单来说就是您平时说话感觉没有力气,脸色看上去比较苍白。”

“而且四肢也常常感到无力,瘀则不通,所以两边的肢体感觉不一样。”

“针对您这种情况,我给您开的这些中药主要是用来帮助您补充体内的气,打通经络,从而改善您目前的症状,加快身体的恢复速度。”

过了好一会儿,叶青云没有看见有人来看病,便信步到中药房去看一看有哪些中药储备。

药房卢护长正在和陈彤、黄菲、张婷一帮护士正议讨论叶青云用黄芪160g的事情,看见叶青云走进来,“大家不用议论了,叶医生来了,叫他跟我们说一说吧,让我们也学习一下。”

听了卢护长的话,叶青云笑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耆,长也。黄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黄芪的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脾肺气虚证、中气下陷证、气虚自汗、气虚浮肿尿少、气血不足而疮疡难溃或溃久不敛、气虚血弱、血滞痹痛麻木、中风半身不遂。”

“我们用黄芪的时候,要根据病证来决定黄芪的分量,比如我们用黄芪来治疗胃粘膜下垂,以四君子汤加黄芪30g,再配枳壳3g,一升一降,升多降少。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胃粘膜下垂,而反作枳壳以顺应胃气下降。”

“而气虚引起的高血压用黄芪也可用到30g……”

“叶医生,高血压不应该降吗?用黄芪岂不是更加高吗?而且还是30g。”张婷插了一句。

“其实这就是黄芪的特别之处,黄芪你用15g左右,它就有升提的作用,你用30g以上呢它就有降压的作用。这就是黄芪的双向作用,既能升提又能降压。”

“刚才我用的是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加味,张锡纯虽然批评了王清任对于冶疗半身不遂过于强调阳气不足之说,但他也不得不说:‘补阳还五汤甚妥善也’。”

“邓老在使用补阳还五汤时提到两点,一是辨证须是气虚血瘀证,二是黄芪必须重用到120g。甚至200g。”

“对于那些溃疡久不收口,黄芪有很好的内托之功。”

“那黄芪就是一个宝哦,”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