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雨,路上的人并不多,就算遇见一两个人,人家也不认识他,对于袋子里面装着的物品,仅仅看了看就忽视了。

再次回到面包车上,把东西放好,常顺开车直接去了“贵林花苑”小区。

路上,他不由又一次的想到:

“到拆迁区历史建筑大户人家的老房子扫荡,要么没有发现。

如果有发现,大多情况,都会找出不同程度的“窖藏”。”

在楼上放完东西,他把每个罐子的盖子都打开看了下,跟之前抱着罐子感觉到的差不多,里面装着的都是银元。

不过也并非全是袁大头,有一个罐子里装着的是孙像银元。

因为密封性好,钱币的品相都是一流。

晚点有时间了,他会挨着把里面的每块银元都拿着仔细查看一遍。

这么多,应该有好货。

放好东西,他就下楼开车去吃午饭了。

辛苦了半天一直忙到中午一点多,下午还要继续劳动,常顺没有亏待自己,他点了三个菜:

一份卤牛肉、一份金鲳鱼、一份凉拌黄瓜。

吃完午饭,他还是先去了一趟发现银元的那户人家,把之前挖起来的土重新填了回去。

这样做,虽然也能看出地面被人挖过,但比之前看见的大坑要好了太多。

其实常顺也不用怕啥,在拆迁区捡废铁,挖埋在地下的水管、大生铁管道的人也有。

这户人家的银元埋的虽然不少,但也算不上多。

曾经他听别人说过,更加有钱的地主,资本家,都是用水缸装货的。

他们把银元装在缸里藏起来。

把土复位后,常顺去了之前在这户人家的墙面上用机器探测到金属物品做了记号的位置。

在“开工”砸墙之前,他还是先查看了一下附近的情况,确定没人过来后,才拿起了工具…………

一番操作,当撬下表面的石灰砂浆,他发现里面的墙,被人动过。

此时入眼处是一块长约40公分、宽约一尺的木板。

这样的情况,作为藏东西的方式很常见。

没耽误时间,他把木板撬了下来。

木板被拿开后,常顺看清了里面的东西,有一个泛着金光的佛像。

佛像高度约25公分,局部位置有绿色的锈迹。

很明显,它是铜鎏金的。

这个佛像很奇怪,头顶上长着10个大小一样的小头颅。

佛像的手里握着一个观音瓶,看它样子,应该是观音造型像。

这物品一看就很有年头。

现在并不是研究它的时候。

常顺把它拿到了手上,随后又从背包拿了报纸把它包好放进了背包里。

看了一眼墙口其它位置,还有三件玉饰品。

它们分别是一个玉佩、一个平安扣以及一个玉手镯。

玉佩长方形,不算大,长约6公分,宽约5公分,一面雕刻有蝙蝠图案,刻着一个大的“福”字。

另外一面是寿桃图案,刻着一个大的“寿”字。

古代这样的题材很多,特别是清朝时期。

平安扣直径约3.5公分,看上去很小巧。

手镯是正圆手镯,镯子的粗度约1公分,外径约七八公分,内径约五六公分,看上去很厚实、大气。

三样玉饰品,都是和田玉,摸着像羊脂一样油润,应该是羊脂白玉。

它们的年代,看上去都是清朝时期。

除了之前放进背包里的佛像以及这三件玉器,墙内藏着的并没有其它物品。

把它们一样样的拿出来用报纸包好,常顺把它们又都放到了背包里。

这里发现的东西虽少,但论价值的话,不一定比那些银元的价值低。

简单清理了一下现场,他就带上东西返回了面包车。

还是怕放在车里不安全,他又开车回了一趟“贵林花苑”小区。

放好物品再次向拆迁区驶去时,雨已经完全停了。

到了地方,当他把车停好,来到上午探测到的那户墙角下有东西的老房子,常顺发现里面有捡破烂的人在挖着厨房地面处埋在地下的水管。

可能正是因为雨停了的原因,对方才出来寻找东西的。

有人在,估计一时半会儿的也挖不完,看了会儿,他就离开了。

机器感应到的有物品的墙角位置,在正房里面,那地方并没有水管,这人肯定挖不到那边去。

看来只能等晚点再抽时间过来“挖宝”了。

上午探测寻找时,发现的有一处老房子的院子里有奇石,既然一时之间挖不了宝,他就把工具都放到了面包车上,然后开着车向那处老房子驶去。

车并不能开到门口,把车停在距离那边最近的位置,他带上几个蛇皮袋直接去了那里。

院子里面的石头,都是沿着院墙边摆放的,它们大多数都摞在了一起。

目测了一下数量,四五百个应该是有的,重量的话,估计也有一千多斤。

因为刚下过雨,石头都是湿的,所以看上去比干透后更加好看。

这些石头的类别,能看见的主要是长江石,另外还有少量的太湖石。

为了节省时间,常顺并没有挑选,而是直接挨着装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在把石头往袋子里面装的过程中,都会一个个的看上一遍。

要是有奇特的,他也会单独挑选出来。

就这样,他一个个的往袋子里面装着。

石头很重,随便装二三十个就有四五十斤。

这次他拿过来的袋子有6个,打算每个袋子都装一些。

6个都装好了,就挨着提到车里去。

大概三分钟后,在拿起下面一个被遮盖起来的石头往第6个蛇皮袋装时,常顺发现它很不一样。

石头有点像木棒,长度约一尺,粗约6公分,它的表面特别光滑,呈骨头的质感。

这个石头,一看就是化石,也不知道是啥动物的化石。

他把它也装在了袋子里。

随后,常顺来回跑了三趟,把6个蛇皮袋都拿过去放到了面包车上。

那个骨头化石,被他单独放了起来。

六个袋子里面的石头,被他集中在了一个蛇皮袋里。

重新返回,他又拿了6个袋子过去继续装着石头。

这次过了两三分钟,他发现一个石头的造型很奇特。

石头是长江石,青色的,形状像“斧子”,大小跟斧子也差不多,并且斧刃位置似乎比较锋利。

这块石头,常顺觉得有一定的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以前去博物馆参观,他就看见过类似的石斧。

古玩地摊摊位上,偶尔也能遇见。

6个袋子,每个又都装上四五十斤左右的石头后,他再次把它们都拿出去放到了面包车里。

“石斧”同样被他拿出来放在了骨头化石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