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原本以为三公主何时触怒了江颂宜。

江颂宜自然不会透露前世的恩怨,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实在看不惯辛夷茗尧那般草率夺人性命。”

苏盛一瞬间愣在原地,江颂宜的形象在他眼前瞬间变得更加巍峨高大,她的决断与勇气,让他不禁肃然起敬。

苏盛素来跋扈无礼,素有“小霸王”之称,然而他尚且知道分寸,仅限于捉弄同门及京城的名媛闺秀,从未敢如此草率轻视人命。

“如今,辛夷茗尧的丑闻已然暴露于世,锦衣卫必将对此事进行彻底追查。即便皇上对其宽以待人,日后辛夷茗尧也再无胆量肆无忌惮,那些寒门学子也不会再因她而断送前程。江颂宜,你才称得上真正的仁德君子,即便事不关己,你也不会置身事外,而是会选择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苏盛投向江颂宜的眼神充满了崇敬与敬仰。

江颂宜:其实,当时并未多想,只是出于对辛夷茗尧的报复心理而已。

苏盛拍了拍胸膛,郑重地向她保证:“江颂宜,你大可放心,这件事我必定为你保密。此事唯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是我们两人的私密之约。”

江颂宜:“好吧。”

……

元宵佳节,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三公主的丑闻终究传出了宫墙。

次日早朝,御史们纷纷上疏弹劾杨贵妃与三公主。

那位年逾古稀的御史大夫尤为义愤填膺,手捧板笏,跪于朝堂之上,神情决绝,大有视死如归的气概:“皇上,三公主私自带外男潜入宫中,败坏宫规,不守妇道,罪当处死,以儆效尤!”

皇上的神色不禁一震。

虽然他对三公主的行径感到愤怒,但经过一夜的沉淀,怒气已消了大半。自己深爱的女儿,稍微惩戒即可,真正要处死,他实在难以忍心。

然而,他也不敢对这位老御史发怒,毕竟这位御史大夫虽然年事已高,但热血沸腾,一心想要在金銮殿上留下赫赫名声,名垂千古。皇上可不想让他得逞,若是让这老头子名垂青史,自己可就要背负千古骂名了!

在这关键时刻,杨太师挺身而出,如同一道破晓的曙光。

“皇上,虽然三公主确有过失,但御史大夫的指责未免过于严苛。臣以为,三公主尚年幼,缺乏世事磨练,只需适当指引,定能迷途知返。再者,若论不守妇道便当问斩,那么紫嫣郡主早前在潇湘楼招摇过市,引起的轩然大波,岂不更应该受到极刑?

然而紫嫣郡主却安然无恙,她倚仗广陵王的遗爱和太后的庇护,甚至质问永定侯府的退婚事宜,迫使永定侯府的二公子献上美貌少年。难道,堂堂公主的尊贵,竟然不及一个郡主?”

杨太师不遗余力地保护着自己的外孙女,他直面质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大人,倘若公主必须处以死刑,那么紫嫣郡主又该受到何种惩罚?”

御史大夫一时语塞。

他原本认为不守妇道者应受浸猪笼之刑,但紫嫣郡主背后有着广陵王府的荣耀和烈士的血脉,若是对她施以极刑,岂不是会让那些为国家捐躯的英灵心寒?

杨太师的话语触动了对皇上的内心,他也暗自思忖,既然太后能够容忍紫嫣郡主的放肆,那么他为何不能对自己的女儿稍加放纵?今后他再严格管教三公主便是。

就在此时,户部尚书踏前一步,挺身而出。

“御史大夫,您的观念实在是太过陈旧,需更新换代。西魏自安定以来不过十余载,正处在恢复元气的关键时刻,皇上和太后都在积极倡导放宽对妇女的束缚,鼓励寡妇再嫁,以促进人口的增长。如果我们依旧固守前朝的程朱理学,严苛要求女性守节,那么人口从何而来,战争再起时又如何召集士兵?”

关于女性夫死是否应当守节的问题,朝中早已形成了鲜明的三派观点。

户部尚书是主张太后放宽女性束缚的先锋,而御史大夫则是保守派的坚定代表。

每次提及这个话题,文官们总能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能持续整个早朝。

皇上对此感到不胜其烦,挥手示意他们停止争论,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江鼎廉。

在先前的认知里,他始终以为她不过是个眶眦必报的小人,然而此刻看来,江颂宜竟是一位勇于直面强权的正义之士!

“原来如此……我心中也早已不满辛夷茗尧的残忍行径,她侮辱那些出身贫寒的书生,逼迫他们成为男宠,与她行那苟合之事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残忍地将他们一一斩尽。那些书生们苦读寒窗,结果却只能沦为永昌殿中的肥料,令人惋惜。”

“永定侯,对于三公主的事件,您有何高见?”

众人皆知永定侯府与四皇子即将联姻,大家普遍猜测江鼎廉会偏向杨太师,为三公主求情。

然而,当江鼎廉被点名询问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回答:“罪该致死!”

满朝文武听后无不震惊。

尽管江鼎廉素来喜好武力,但那可是四皇子的亲姐姐,难道他不怕自己的女儿嫁入四皇子府后会受到冷落吗?

即便是皇上也忍不住眼皮子跳了一下。

心想,莫非是因为杨贵妃之前百般贬低江鼎廉的女儿?

没错,江鼎廉对儿子虽然糙犷,但对女儿却一向视为珍宝。

皇上轻咳一声,眼神示意江鼎廉给他一个面子。

江鼎廉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然而,毕竟她是公主,不宜处死,不如皇上让她出家为尼,以赎其罪。”

杨太师眉头紧锁:“那么紫嫣郡主呢?”

江鼎廉回答得斩钉截铁:“一同出家。”

众人默然。

他们甚至觉得,永定侯似乎早已预料到杨太师会提出这个问题。

毕竟,紫嫣郡主曾严重损害了江家二公子的尊严,换做是他们,也无法忍受这口气。

皇上此刻更是后悔向永定侯提问。

这时,身兼吏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的虞航挺身而出,巧妙地为皇上提供了一个台阶。

虞航道:“陛下,永定侯的建议不无道理,不妨就令三公主与紫嫣郡主一同赴荣恩寺剃度为尼,暂时修行,以祈国家安宁。如此既可略施薄惩,又可不损皇家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