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残垣断壁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城内百姓惊魂未定。
街道上满是被战火肆虐后的狼藉,烧焦的房屋、散落的杂物,以及尚未清理的血迹,交织成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
杨秀清的营帐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不断,一场庆功宴正在热闹举行。
杨秀清端坐在主位上,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从以耕山烧炭为生,到现在荣登九五之位,杨秀清用一步登天来形容也不为过。
因为幼时营养不足,他身材矮小,耳目常有毛病,甚至还瞎了一只眼睛,形态十分糟糕。
与之相比,项羽就显得俊朗非凡,天人容表。
杨秀清武力51,统帅94,智力86,政治80.
他扫视着在座的各位将领,心中满是自豪。
自起兵起,太平天国可谓一帆风顺,顺利拿下徐州、扬州、益州,将李密的地盘也算在内的话,他手下有近五个州的地盘,势力如日中天。
项羽还有大半个荆州,穷到没边的交州排除在外,黄巾手中已有天下一半的土地。
“诸位,此次能拿下樊城,全赖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杀敌!” 杨秀清站起身来,高举酒杯,声音洪亮地说道。
众将领纷纷起身,整齐而有力地回应着,手中的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项羽坐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的神色。
他饮下一杯酒,然后将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大声说道:“论劳苦功高,首推我项羽!朕这一杆霸王盘龙戟,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战斗时的动作,言语间满是对自己神勇的吹嘘。
“楚皇神勇无敌,实乃我军之福啊!”
“是啊,若不是楚皇冲锋在前,这场战役哪能如此顺利!”
一声声阿谀奉承的话语,如同催化剂一般,让项羽更加得意忘形。
然而,常遇春却坐在一旁,脸色阴沉。
他看着项羽那副得意的样子,心中的不满越来越强烈。
朱元璋的军队一直以来都以军纪严明着称,他看不惯项羽纵容士兵洗劫樊城百姓的行为。
在他看来,这种行为与土匪无异,严重损害了他们军队的声誉。
历史上常遇春选择朱元璋也是因为其军队军纪最为严明,不劫掠百姓。
“够了!” 常遇春突然站起身来,指着项羽,大声说道,“你少在这儿吹嘘自己的功劳!你可知道,你纵容士兵洗劫百姓,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我们是来推翻暴汉,拯救百姓的,不是来当土匪的!”
常遇春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营帐内的气氛凝固。
原本喧闹的营帐,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纷纷投向项羽和常遇春。
项羽的脸色变得铁青,他猛地站起身来,身后的座椅都被带倒在地,怒视着常遇春,吼道:“你敢指责朕?朕手下儿郎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的就是胜利后享受!那些百姓的东西,不过是战利品,有何不可拿?”
“战利品?”
常遇春冷笑,讥讽道:“这是你给自己的暴行找的借口吧!你这样做,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对得起那些信任我们的百姓吗?不得民心,谈何推翻暴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得越来越激烈。
项羽的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剑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眼中闪烁着怒火,似乎随时都会拔剑相向。
常遇春也毫不示弱,他挺直了腰杆,眼神坚定地与项羽对视着,毫无退缩之意。
营帐内的气氛剑拔弩张,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其他将领们纷纷站起身来,试图劝解两人,但都被两人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竟无人敢上前。
就在这时,杨秀清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都给朕住手!”
项羽和常遇春转过头,看向杨秀清。
杨秀清的脸色十分难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失望。
“你们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 杨秀清站起身来,缓缓走到两人面前,“我们是盟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现在大敌未除,你们却在这里内讧,成何体统?”
项羽和常遇春听到杨秀清的话,心中都明白内讧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的道理。
但两人心中的怒火尚未完全熄灭,依旧气鼓鼓地站在原地,谁也不肯先低头。
“项羽,你纵容士兵洗劫百姓,确实有错。” 杨秀清看向项羽,严肃地说道,“我们的军队是为了百姓而战,不是为了掠夺百姓。这种行为,必须严惩!”
项羽紧咬着牙关,心中满是不服。
咱俩都是皇帝,凭什么你指责朕?
你兵多了不起啊,兵再多是朕的对手吗?
“常遇春,你虽然是为了军纪,但也不该在众人面前与项羽争吵。” 杨秀清又看向常遇春,“我们有问题可以私下解决,这样当众争吵,只会影响军心。”
常遇春微微点头,说道:“末将知错。”
“朕会派人去处理那些洗劫百姓的士兵,将他们掠夺的财物全部归还百姓。” 杨秀清说道,“同时,项羽和常遇春,你们二人都要受罚,以儆效尤。”
不论杨秀清个人生活变得如何奢靡,他对军纪方面始终要求严格。
起义军嘛,唯一的支持者是百姓,总不能把百姓给吓跑。
听到杨秀清的处罚决定,项羽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
他觉得自己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因为这点小事受到处罚,实在不公平。
这场庆功宴最终不欢而散。
项羽回到自己的营帐后,独自一人坐在床上,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发誓要报复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