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天厨食记 > 第30章 前传落幕,未来可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章 前传落幕,未来可期

暴雨过后的汴京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华千机站在医馆的后院,看着被雨水打湿的药圃,陷入沉思。

十年了,从他初入汴京到现在,恍如一梦。然而此刻,他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先生,\"小徒儿阿福匆匆跑进来,\"狄将军派人来了,说是要紧事相商。\"

华千机点点头:\"请到书房。\"

踏入书房,只见狄青的亲信副将张宪已经等在那里。看到华千机进来,张宪立即起身:\"华大夫,将军让我转交这个给你。\"

那是一个精致的木匣,打开后,里面是一份泛黄的羊皮卷轴和一枚青铜印信。

\"这是......\"华千机有些惊讶。

\"将军说,这是杨家将的秘传军粮配方,\"张宪压低声音,\"还有这枚印信,是当年杨业将军留下的。将军说,以后的日子不太平,这两样东西,只有交给华大夫才能放心。\"

华千机心中一震。杨家将的军粮配方,那可是镇军之宝。狄青此举,显然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将军还说了什么吗?\"他轻声问道。

张宪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才说:\"将军说,金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他老人家已经做好了...准备殉国的打算。\"

华千机神色凝重地合上木匣:\"替我转告将军,这份重托,在下必当竭尽全力。\"

送走张宪后,华千机独自坐在书房,翻开那份羊皮卷轴。上面不仅有军粮配方,还记载着历代杨家将的行军布阵之法。在卷轴的末尾,是狄青亲笔写下的一段话:

\"千机贤弟:

自从你改良军粮以来,边关将士多受照拂。如今金兵压境,战事在即。这份军粮秘方,关系三军性命,望你好生保管。若我狄青不幸战死沙场,望你将此方传与有德之人,以续我朝军威......\"

正读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阿福慌慌张张跑进来:\"先生!范公来了!\"

华千机连忙起身相迎。只见范仲淹在两名家仆的搀扶下,缓步走进院子。老人家的面色比前几日又憔悴了几分。

\"范公,您怎么......\"

\"来不及解释了,\"范仲淹示意家仆退下,从袖中取出一个包裹,\"这是我毕生所着医书和见闻,今日特地交给你保管。\"

华千机一怔:\"范公这是何意?\"

\"老夫已经上书辞官,准备归隐山林,\"范仲淹叹道,\"朝中局势,你也看到了。老夫虽已年迈,但也不愿做那俯首称臣之人。\"

他顿了顿,又道:\"这些医书中,不仅有治病救人之法,更有我对这天下的一些见解。他日若有机会,望你能择人而授。\"

华千机心中一酸,双手接过包裹:\"范公,您放心。您教导之恩,在下此生难忘。这些医书,我必当好好保管。\"

范仲淹刚走不久,欧阳修也匆匆赶来。与往日的儒雅不同,今日的欧阳修显得格外急切。

\"华贤弟,\"他一进门就说,\"我准备举家南迁。临行前,有一事相托。\"

说着,他从书箱中取出一叠装订整齐的手稿:\"这是我这些年收集的民间故事和药方,里面记载了不少失传的古方,还有许多市井百态。\"

华千机接过手稿,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医案集录》四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愿此方流传,以济苍生。\"

\"欧阳兄这是......\"

\"乱世将至,\"欧阳修苦笑,\"这些东西若是留在我这,恐怕难保。你医术精湛,又有济世之心,由你保管最为合适。\"

正说着,又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竟是太医院院使李修然。

\"华大夫,\"李修然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太医院可能守不住了。这是我们历代太医院的秘藏,还请你......\"

华千机看着眼前这位往日威严的太医院院使,此刻却像个脆弱的老者。他郑重地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包裹,知道里面装的是太医院数百年来的心血结晶。

\"诸位放心,\"他深吸一口气,\"这些医典,我一定会好好保管,等待有缘人。\"

李修然点点头:\"太医院中还有一些年轻的医者,他们或许会来投奔你。还请多加照拂。\"

\"应该的,\"华千机说,\"医者仁心,不分你我。只要他们有心行医济世,我定当倾囊相授。\"

送走了一拨又一拨的访客,天色渐晚。华千机站在书房中,看着满桌的医书、手稿和秘方,心情异常沉重。

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前人呕心沥血之作?如今却要在战争的阴云下仓促转移,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夜幕降临,华千机独自坐在后院的老槐树下。月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本小册子,这是当年刚到汴京时记录的医案。翻开第一页,那个狂妄自信的年轻人似乎还在眼前。

\"先生,\"阿福端着一盏清茶走来,\"您该歇息了。\"

\"坐下吧,\"华千机示意徒弟坐在身边,\"阿福,你可知道为什么今天这么多人都来托付重要的东西?\"

阿福摇摇头。

\"因为他们都预感到,汴京可能保不住了,\"华千机轻声道,\"但他们更担心的,是这些珍贵的文化传承会随之消失。\"

他站起身,望着北方的天际:\"战争和天灾可以摧毁城池,但不能磨灭文化。这些医书和方子里,记载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方法,更是几百年来无数医者的心血。\"

\"那我们该怎么办?\"阿福问。

华千机沉默片刻:\"收拾细软,准备南下。太医院的那些年轻医者很快就会来,我们得为他们准备住处。\"

\"可是先生,我们的药圃......\"

\"带不走的种子都埋在土里,\"华千机说,\"等到春天,它们自会发芽。到时候,说不定会有新的医者在这里重建药圃。\"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信使翻身下马,快步走进院子。

\"华大夫,狄将军让我送来最新军报,\"信使气喘吁吁地说,\"金兵主力已经开始南下,预计三日内就会抵达大散关。将军说...说......\"

\"将军说什么?\"

\"将军说,请您立刻启程南下。他会尽量拖住金兵,为百姓撤离争取时间。\"

华千机接过军报,借着月光快速浏览。信的最后写道:\"千机贤弟,他日若有机缘,望你将这些医术传给有心人。愿我泱泱大宋,终有重振之日。\"

\"阿福,\"华千机收起信件,声音坚定,\"今晚开始收拾东西。记住,医书和药方要先装,其他的能带多少带多少。\"

\"那些来不及送走的病人呢?\"

\"让他们也一起南下,\"华千机说,\"医者不能见死不救。\"

整整一夜,医馆灯火通明。华千机带着徒弟们仔细整理每一本医书,清点每一包药材。那些来不及制成药丸的珍贵药材,他都细心包好,准备带在身上。

天快亮时,远处传来阵阵号角声。华千机站在医馆门口,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走吧,\"他轻声说,\"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马车缓缓驶出汴京城,晨曦中的古都显得格外宁静。谁也不知道,这个曾经繁华了数百年的城市,即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但华千机知道,只要这些医书和方子还在,只要还有人记得这些治病救人的方法,华夏的医道就不会断绝。总有一天,这些知识会重现天日,再次造福百姓。

马车转过一个弯,汴京城的轮廓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前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