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备心里恨得咬牙切齿,但嘴上也只得说道:“将军容禀,自董卓乱政以来,天下纷乱,各地诸侯割据一方,其中,暗怀不臣之心者甚众。备不才,愿领甲兵,扫荡寰宇,匡扶汉室,上报天子,下安黎庶,此乃备之所愿也!”

张尘点了点头,道:“暗怀不臣之心?是谁如此大胆,敢暗怀不臣之心?你且讲来,本将军这就发兵,灭了他!”

张尘说着,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冷峻。

现在的他,绝对有资格,也有底气,说这样的话。

刘备被他这样一问,一时倒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些,原本只是场面话,若是真的指名道姓,岂不要得罪人?

他如今四处飘零,还需依附于他人,岂能将天下英雄得罪个遍?

这张尘,真是笑里藏刀,老奸巨猾!

刘备思及此处,起身拜道:“国贼董卓,尚自逍遥法外,不知大将军何日提兵西进?届时,备与两位义弟愿为先锋,为大将军驱策。”

“哈哈,原来玄德说的,是国贼董卓。”张尘笑道,“我就说,天下诸公,皆是汉室梁柱,岂有暗怀异心者?当日在洛阳,叫他逃了,是我之过也。玄德放心,待此间事了,本将军回朝,必向天子请战。届时,玄德可不要忘了今日的承诺哦。”

“大将军放心,备,必不敢忘。”

“好!玄德对汉室之忠,果然天地可鉴!来,满饮此杯!”

张尘说着,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刘备笑了笑,也饮下一樽。

一樽饮罢,刘备又对孔融道:“孔大人,今黄巾既已平息,我兄弟三人也无需再留在此处。今日,特向大人辞行,明日一早,备便率军离开。”

“怎么?玄德这么快就要走?”孔融道,“何不多住几日,待我聊表谢意,一尽地主之谊?”

刘备道:“孔大人费心了,备本欲南下豫州,投奔袁氏。如今耽搁了许久,恐军中粮草都难以支应到豫州,万不可再迁延了。”

孔融听罢,不由心怀歉疚地说道:“因我之事,险些累及玄德,我之过也。”

说罢,孔融转头对王修道:“叔治,速拨三千石粮草,一千斤黄金,交予玄德。”

“这如何使得?!”刘备忙道,“备为大义而来,岂能收受财货?”

“诶。”孔融道,“玄德救我北海百姓,莫大恩义,融岂吝这些?粮草钱财,用以犒赏将士,聊表答谢之意而已,玄德切勿推辞。”

“如此,备谢过大人。”

“来来来,继续饮,今日,不醉不归!”

张尘举樽说道,心里却是不由冷笑。

刘备费尽心机,诸般谋划。到头来,只得到了三千石粮草与一千斤黄金,真可谓是费力不讨好,此刻只怕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不过,这刘备有一点,倒真是不容小觑,那便是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从刚才到现在,他面上毫无波澜,外人看来,只会认为他是仗义相援,不问所求,又哪里会知道他在背后使了这么多的手段?

刘备这份心性,着实可怕!

要不要,现在就杀了他呢?

张尘悄悄瞥了一眼,目光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杀气。

或许是武者的本能,突然,张尘只觉一阵寒意袭来,一抬眼,竟发现关羽面色严肃地死死盯着他。

他的目光中同样透着凛然的杀意。

难道,这便是绝世武者的实力,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都能被察觉到杀气的存在?

虽然自己的身边有赵云、典韦这样的猛将,但若真动起手来,刘备、关羽二人也不是好对付的。

更何况,张飞还在高密驻军。那数千军士虽少,却是追随了刘备多年,精锐中的精锐,万一逼急了他们,难免又是一场血战。

而且,现在还没有到非得鱼死网破不可的地步。

看来,眼下还不是动手的时机。

张尘顿时打消了杀掉刘备的念头,转念一想,若是留着刘备,将来弱化其他诸侯,或许能有另一番成效。

豫州二袁,必有一争。

而袁氏,素以“四世三公”自居,一向眼高于顶。刘备此番南下,恐怕未必会得其重用,刘备本人,多半也并非真心投靠,他的目的,只怕是想跨江南渡,投奔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

其实,历史上,刘备真正主动投奔的,只有刘表。原因想来也很简单,同为汉室宗亲,总有血脉亲情存在。

如今,刘表尚值壮年,若得刘备相助,说不定会有所作为。无论是北上击二袁,还是跨江击孙氏,江南一带都不会太平。

时局越乱,对他而言,就越有利!

等他一统了北方四州,江南一带经战火洗礼,各镇诸侯势必元气大伤,到时,还有谁能和自己争锋?

张尘心中想着,一仰头,将樽中残酒,一饮而尽。

宴罢,众人各自拜辞,刘备再次向众人辞行,带着关羽,径自出城,往高密去了。

张尘则是单独将孔融唤到了书房。

“下官见过大将军。”

“文举不必多礼。”张尘道,“文举,北海遭逢此难,元气大伤,今后安抚民生之事,还需善加处置。”

“大将军放心,融定当尽全力,安抚百姓。”

张尘点了点头道:“嗯,黄巾势力已经根除,短时间内当可太平无事。但青州一向多匪患,你还需整顿兵马,加强武备才是啊!”

“大将军教训的是,融谨记。”

“我知你是一届文臣,不谙兵事也属正常,如有需要,尽可提出,本将军必当鼎力相助。”

“大将军!”孔融听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你这是作甚?”张尘不由一惊,“何故行如此大礼,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孔融道:“大将军,此番北海遭劫,无数军民百姓罹难,若非大将军事先提醒,尚不知要酿成何等祸事!融此时方知,自己实无打理州郡之能。融不能保境安民,上愧对天子,下愧对百姓,待将善后事宜安排妥当,融打算辞官归隐,从此安心治学。”

“你要辞官?”张尘眉头一皱,细细地端详着他。

【姓名:孔融】

【拥有词条:绑·孔圣后人(红)、绑·建安七子(红)、刚直不阿(金)、文采出众(金)、仁政(紫)】

【绑·孔圣后人(红)】:你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作为孔圣后人,你在朝野享有极高的名望。(声望极大增加)

【绑·建安七子(红)】:你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皆为当世文坛大家,在建安年间建树尤为突出,故世人将你们并称为“建安七子”,是文坛领袖级别的人物。(196年后生效,文坛士子会慕名投奔你所在的阵营,且对你所在阵营的君主产生好感)

【刚直不阿(金)】:你秉性刚直,不屈从于外界压力,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但可能也因此会得罪人。

【文采出众(金)】:你文采极佳,善诗文辞赋,乃文坛巨匠。(极易获得文坛学者、士子大儒的好感。)

【仁政(紫)】:你施行仁政,受百姓爱戴。(领地民心增加)

张尘施展“洞察之眼”,将孔融身上的词条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孔融,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士,并无丝毫治军之才,但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单是这个【建安七子】,便已足够逆天。

文坛士子慕名来投,这以后岂不是人才济济?

不过可惜,还要过几年才能生效,看来这段期间,要让孔融安心治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