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倾雪皇妃 > 第65章 风云家国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大早,晨曦轻柔地透过窗户,洒落在众人身上。张大富一家与罗氏母女、张桐齐聚一堂,用完早膳。罗氏母女与张桐稍作整理后,便告辞离开,回到昨日那座院子。院子里,六个小女孩早已等候多时,罗氏母女和张桐熟练地继续教她们学刺绣。罗氏手持绣针,耐心地指导着小女孩们针法:“你们看,这针脚要均匀,线不能拉得太紧,不然绣出来的图案就会皱皱巴巴的。”小女孩们专注地看着,认真模仿。

林氏吃完早膳,便坐在桌前,神情专注地开始画画样子。她铺开宣纸,轻轻研墨,眼神中透着认真与专注。这时,张大富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林氏的肩膀,说道:“娘子,我这就出门去星耀商会,安排寻找宝石的事儿,你在家好好画画。”林氏抬头,温柔地笑了笑:“好,你去吧,万事小心。”张大富点点头,转身出门而去。

另一边,三皇子与户部右侍郎孙毅一同着手管理落星城的事务。薛县令为人谨慎圆滑,在青羽国任职多年,深谙为官之道。起初,百姓们对龙渊国接管落星城颇为抵触,薛县令权衡利弊,决定协助三皇子稳定局势。他凭借在当地的威望与人脉,积极安抚百姓,使得局面逐渐缓和,三皇子也得以顺利接收落星城。

待诸事稍稳,薛县令前来辞行。他心中虽对落星城诸多不舍,但也明白局势不由己。孙毅见状,向三皇子提议:“殿下,薛县令在落星城任职多年,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让他继续担任县令,或许能助力殿下更好地治理此城。”三皇子却皱了皱眉头,缓缓说道:“薛县令毕竟是青羽国的人,让他做县令,本皇子着实放心不下。”薛县令听闻,心中一阵失落,但仍恭敬地表示理解。他带着家眷来到落星城门口,望着“落星城”三个大字,满是不舍,低声喃喃道:“希望龙渊国能善待落星城的百姓。”说罢,他翻身上马,带着家人朝着炎煌国都城的方向缓缓离去。

三皇子一行人在落星城收服后的第三天,便启程前往青羽国输给龙渊国的第三座城池——锦华城。锦华城的尹县令是个精明世故之人,听闻三皇子要来,早早便精心筹备。当三皇子一行人来到锦华城门口时,只见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烈日高悬,酷热难耐,人们在骄阳下显得有些烦躁。三皇子眉头微皱,示意赵刚去问问情况。赵刚领命,快步走到队伍旁,见一位大伯正站在一旁,忙上前恭敬地问道:“大伯,麻烦问您个事,这是怎么了?”大伯上下打量了赵刚一番,说道:“小伙子,你不是青羽国的人吧。今天城里有活动,大家都想进去凑凑热闹。李县令为防止有意外发生,特意安排人在城门口排查,看看有没有心怀不轨之人,好提前处理。”赵刚点点头表示明白,随后从怀里掏出十个铜板,递给大伯。大伯愣了一下,随即接过铜板,转身离开。赵刚赶忙回到三皇子身边,将打听到的消息如实汇报。三皇子听后,掏出腰间的腰牌,说道:“去跟他们说,让我们先进去,这天热得实在难受。”赵刚再次领命而去。然而,三皇子一行人却被守城士兵拦下,简单询问了几个问题后,才放行让他们进城。

尹县令得知三皇子进城,赶忙笑脸相迎,安排了奢华的接风宴。三皇子却拒绝了,他更想陪着苏倾城。于是,三皇子与苏倾城在住所一同吃饭、喝茶、下棋。下棋时,苏倾城老是悔棋,三皇子却总是宠溺地笑笑,并不计较。三皇子看着苏倾城,眼中满是柔情,说道:“谢谢你,倾城,帮我拿下第一座城池瑞丰城。”说着,他轻轻摸了摸苏倾城的脸。苏倾城脸颊绯红,娇羞地说道:“能为殿下分忧,是我的荣幸。”随后,两人又聊起接下来该如何收服其他城池,一聊便是许久。

用过膳后,苏倾城兴致勃勃地提出想去街上逛逛。三皇子面露难色,说道:“我还有些事需要处理,你拿着银票去逛逛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苏倾城眼睛一亮,高兴地接过银票,蹦蹦跳跳地出门逛街去了。

锦华城这边三皇子与苏倾城正商议着要事,而苏倾城不知,她母亲柳氏在牢房中的遭遇,正引发一系列家庭动荡。此时的苏倾城并不知道,她的母亲柳氏正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牢房四周的墙壁布满了青苔,角落里散发着一股腐臭的味道。狭窄的空间里,仅有一扇小窗,透进来几缕微弱的光线,将柳氏憔悴的面容映照得更加苍白。她头发凌乱,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助。

柳氏的表哥听闻她被关押,心急如焚,赶忙前来探望。柳氏与表哥本是青梅竹马,到了谈婚论嫁时,却被表哥母亲嫌弃柳氏身份而拆散。即便如此,两人依旧时常偷偷见面,柳氏还为表哥生下了两个孩子。看到柳氏如此憔悴的模样,表哥心疼不已。他设法找到清平司的人,花了一大笔银子,终于将柳氏救了出来。两人回到现在二房购置的院子——悦心居。

柳氏回到院子后,赶忙洗漱一番,稍稍恢复了些精神。表哥拉着柳氏,让她坐在自己腿上,心疼地说道:“宝贝,你受苦了,那苏震江怎么就没想办法救你呢?”柳氏无奈地摇摇头:“他没有救我。”表哥一边轻声安慰,一边手不自觉地在柳氏身上游走。两人沉浸在久别重逢的氛围中,渐渐情难自抑。

然而,欢愉过后,柳氏心中隐隐担忧事情败露。而此时,苏震江那边,他的眼线很快将柳氏被表哥救走的消息传来。苏震江心中本就对柳氏与表哥的关系有所怀疑,听闻此消息,疑心更甚。他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来回踱步,思索着如何查明真相,又担忧此事若处理不当,会引发家族风波。

就在苏震江暗自思忖时,调查的人陆续传来消息,种种迹象表明柳氏与表哥关系不寻常。苏震江心中又气又急,暗自思忖:“若这等丑事传出去,苏家的颜面何存,家族的权力传承又将何去何从?”

苏震江得知消息后,匆忙回府。一进府,便叫人去把苏逸风找来。老夫人刚走进来,就听见苏震江找孙子,心里好奇想问怎么回事,可看到苏震江满脸怒容,又不敢开口。很快,苏逸风被带了上来。苏震江吩咐人端来一盆水,准备滴血认亲。柳氏得知后,偷偷在水里加了白矾。血滴入水中后,竟然相融,苏震江见状,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就在这时,苏震江房中姨娘惊呼道:“老爷,这水有问题。”苏震江一愣,问道:“什么问题?”姨娘说着,刺破自己的手指,把血滴了进去,说道:“老爷,您把您的血再滴进去看看。”苏震江再次滴血,很快便与先前的血容在了一起。苏震江顿时怒火中烧,拿起身边的东西就朝柳氏打去。幸亏吴姨娘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拦下,柳氏这才逃过一劫。苏震江气得浑身发抖,当即写了休书,将柳氏送回了娘家。

柳氏回到娘家后,父母和两个哥哥倒是热情欢迎,可两个嫂嫂却对她很是不待见,眼神中满是嫌弃。

与此同时,大皇子顺利接管靖安城后,在城中好好休息了一晚。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皇子坚毅的面庞上,他早早起身,精神抖擞地准备前往苏震霆将军和将士们打下的第二座城池——宁安城。

大皇子一行人抵达宁安城时,只见城内一片萧索。百姓们望着被战火摧毁的家园,眼中满是无奈与迷茫。断壁残垣间,仅存的几间房屋也摇摇欲坠。镇国军的士兵们已在帮忙清理废墟、搬运木头,试图协助百姓重建家园。张县令见到大皇子到来,急忙上前,神色略显慌张地将城中事务匆忙交接清楚,随后便匆匆离开了。

起初,百姓们对龙渊国的人充满抵触情绪,眼神中满是警惕与不信任。大皇子深知,想要真正收服这座城池,必须先赢得百姓的心。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只有让百姓真正信任,龙渊国才能稳固统治,我身为皇子,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办法。”于是,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亲自走向堆放木头的地方,搬起一根沉重的木头。身旁的侍卫们见状,也纷纷跟上。大皇子一边搬着木头,一边笑着对身旁的百姓说道:“乡亲们,大家都不容易,咱们一起努力,早日把房子盖好。”百姓们看着这位身着华服却毫无架子的大皇子,眼中的警惕渐渐化为惊讶。

一位老者走上前来,担忧地说道:“殿下,您身份尊贵,这些粗活还是让我们来吧。”大皇子笑着回应,同时伸手帮老者擦去额头的汗水,说道:“老人家,现在咱们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尊贵不尊贵的。宁安城以后就是龙渊国的一部分,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老者听了,微微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动容。

在搬运过程中,一位年轻的百姓忍不住问道:“殿下,龙渊国的人来了,我们以后的日子真的会好吗?”大皇子放下手中的木头,认真地看着他说:“当然会好。这场战争让大家受苦了,我们龙渊国此番前来,就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们会减免赋税,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发展生计。”周围的百姓听了,纷纷交头接耳,脸上的疑虑逐渐消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皇子和士兵们一直忙碌在搬运现场,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百姓们被大皇子的真诚和努力所打动,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主动与大皇子和士兵们交流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搬运的速度越来越快。

经过几日的努力,房屋逐渐盖了起来。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大皇子和龙渊国的态度也彻底转变。他们深知,这位大皇子是真心为他们着想,大皇子的到来,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收服城池后的第二天一早,大皇子一行人在城中用完早膳,便准备离开,前往下一座城池。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行,一位老妇人流着泪说道:“殿下,您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大皇子微笑着点头:“乡亲们放心,我会的。大家好好生活,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说。”说罢,大皇子翻身上马,带着众人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