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微微低头,恭敬道:“君侯谬赞,懿不过是略通一二罢了。”
韩明眼中一眯,决定试探一下这司马懿,便问道:“如今乱世纷争,各方势力割据,二郎认为当如何平定天下?”
“这......懿不敢妄言。懿年纪尚轻,恐拙劣之见惹君侯耻笑。”司马懿眉头微皱。
“但说无妨!”韩明面无表情,语气却是毋庸置疑。
司马懿见韩明如此强势,心中一惊。
果然,这位韩冀州对自己关注很甚。
他思索片刻,有条不紊地说道:“君侯,如今之计,当以仁德为本,广纳贤才,发展民生。对外,可联合盟友,分化敌人,逐个击破。如此,天下可定也!”
“果然!”韩明听后,心中暗暗称奇。
不得不说,这司马懿的才智,确实是真的。
关键说出来的话也很有道理。
那更不能留了。
心中也是下定决心。
没办法。
都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也可能是四川的大山。
此刻韩明对司马懿的成见,着实如同大山了。
司马懿见韩明不说话,也是抬头看向韩明。
却发现韩明看着自己还是面无表情,似乎颇为不喜的样子。
他心中一惊,赶忙低下头。
韩明自然看见司马懿的眼神,却不以为意。
反正要亲自带去冀州,也不怕司马懿跑了。
“君侯,府中早已摆好酒宴,请府中一叙。”
次日,韩明带着司马家众人朝着冀州而去。
与此同时,邺城。
州牧府大殿。
荀彧闵纯等人满脸惊喜地看着面前一位身高近八尺的魁梧大汉。
大汉虽然脸上有些污渍,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
却一脸英武,浑身气势也是不凡。
很明显,正是主公派人去辽东寻找的太史慈。
“诸公,北海战事焦急,太史慈特来请求冀州援助。”太史慈抱拳,声如洪钟。
荀彧微微点头,抚须道:“北海为我冀州盟友,今北海被围,情况危急,我等自当相助。”
“没错,冀州与北海乃盟友,自当守望互助,子义放心,冀州必然伸出援手。”耿武也是笑着点点头。
“多谢,还请诸公速派大军援助北海,北海必不忘冀州恩情。”太史慈面露喜色。
“今我主也从并州回邺城,想必数日内必定到达,子义何不等我主来邺城?这样我主也好安排布置一番。”
耿武笑着劝道。
主公好像很喜欢此人,若是把此人留在邺城,主公必然高兴。
“诸公,眼下若是再晚半刻,恐北海灰飞烟灭啊!”太史慈急了。
“这......”耿武无言。
审配却是忽然开口:“冀州与北海乃盟友,主公必然愿出兵助北海。配以为,当速派大军出兵北海。”
“没错,当速派兵马援助北海。”
荀彧也是一脸认可。
“可青州是袁绍的地盘,我们出兵北海,恐怕不易啊!”耿武有些为难。
要是主公在,率领数万大军直接灭了泰山贼寇,或许还可以援助北海。
但如今主公还没回来,邺城肯定不能派大量兵马出去。
审配听了冷笑道:“主公不是想谋泰山吗?”
见众人看着他,他沉吟一番,缓缓说道:
“泰山郡守应劭虽为郡守,却也无力对抗泰山众贼。”
“若是冀州领大军去泰山,这应劭,呵~极有可能投靠冀州。”
“届时我冀州可过泰山而助北海。”
“到时候还可以把泰山送给袁绍和曹操,让二人两虎相争。”
“且以配观之,眼下袁绍见谋平原无望,或已经准备谋划兖徐之地。”
“这应劭,或已经担忧害怕了吧!”
众人闻言,微微点头。
对应劭,他们还是了解的。
应劭,字仲远,汝南南顿人。
曾为萧令、营陵令。
这应劭生于累世通显的官僚世家,少年时勤学博览,也是个人才。
去年更是镇压泰山郡内的数万黄巾。
但只怪泰山郡贼寇太多,眼下这应劭都只是占着泰山的数县。
关键是,他们知道,这应劭还有些胆小。
“应劭还未投主,我们冀州当先下手为强,不然若是其投奔袁绍,倒也是我冀州的损失。”
李厉笑着点点头。
“这应劭文武双全,颇知兵事。若投冀州,主公麾下亦多了一位大才。”荀彧有些认可。
“慈过泰山时,应郡守倒是把其治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说实话,应郡守确实有大才。”太史慈眼中一动,附和道。
这应劭是个人才,冀州招揽应劭倒是正常。
到时候还能占据泰山。
冀州有了泰山,可以说虎视兖青徐三州。
但是冀州应该还没有实力同时面对袁绍曹操和陶谦吧!
关键公孙瓒也是敌人。
想到这,太史慈低着头沉思。
他不是傻子,他来了邺城,明显发现这些冀州高官对他很是看重。
更是听闻韩明派人去寻找他。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那位冀州牧韩明确实可以考虑。
荀彧温声说道:“彧以为,我们可以率三千人马借道泰山。”
“如此应泰山应不会阻拦。”
“一来我们三千人不足以夺取他的泰山,他也放心。”
“二来三千人马从后方突袭黄巾,黄巾措手不及之下,要是配合北海之兵,或可败黄巾。”
“文若果然大才也!”耿武笑着赞道。
“不错,三千人,刚刚好。”耿武也是点头附和。
审配面色一动,认可道:“如此,便借三千人给子义统领,让其带这三千人去救援北海。”
“对!”
荀彧笑着和审配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荀彧看向太史慈,笑道:“给子义三千人去救援北海。”
“这......可是慈还未带过兵......”太史慈眉头一皱,有些为难。
他的意思是冀州大将带兵去援助。
他打辅助。
但眼下他看得出来,这几位冀州官员是打算让他亲自带着冀州的三千人。
招揽之心路人皆知。
“唉~子义莫忧。”荀彧笑着对太史慈摆摆手。
继续说道:“可让我冀州一军司马领兵,到时候如何对敌,皆由子义定夺,军司马听子义的。如此,必可破黄巾。”
“可是......”太史慈还想推辞。
却被荀彧义正言辞地打断:“子义,莫要误了援助北海良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