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依刚烧了水,擦洗了一下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王春梅就急匆匆的跑了回来。
现在她的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干活,走路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从地里跑回来,也只是微微的喘着。
“南依,我听说你跟秦知青去山里打了两头大野猪?是不是真的啊?你怎么会这么厉害?不会是骗我的吧?”
南依一边洗衣服,一边解释:“娘,我的力气一直都很大,只是我觉得自己是个怪物,就不敢跟你们说。
后来认识孙知青,她给我说了许多外面的事情,我才知道外面像我这样的能人异士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罢了。
要不是今天遇到了野猪,为了活下去,我还不想暴露出来呢。
娘,你可别到处乱说,免别人议论我。”
王春梅简直要震惊死了,她的女儿原来一直这么厉害的吗?
忽然,王春梅就有些心虚起来女儿以前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害怕忐忑不安呢,她这个做娘的却是什么也不知道。
还觉得女儿怎么就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呢。
原来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的吗?
南依:老娘可真会脑补,不过这样也不用自己再想法子解释了。
“我家姑娘这些年真是受委屈了,怪娘没有早早发现,才让你承受了那么多。”
王春梅搂住了比自己还要高半头的女儿,轻轻的拍着她的后背,好像是在给她安慰与鼓励。
南依眨眨眼,“娘,你不用担心,我已经知道了,这是我的本事,我应该骄傲的。”
“好,好,可惜孙知青已经离开了,要不然娘真该好好谢谢她才是。”
虽然那个孙悦一直欺骗女儿帮她干活,她也不愿意两人做朋友。
但是此时的王春梅只想真诚道谢,要不是孙悦与女儿接触也许女儿还不知道内向多久呢!
现在好了,她能够明显感觉到女儿确实变得不一样了。
南依也是仗着孙悦不在了,什么话都可以说了,也不怕被拆穿了。
王春梅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立马就从家里拿了一篮子菜就去村部了。
“娘先过去做饭了,今天有肉,能好好吃上一顿了,大队长也说了,会给每家每户都分些肉。”
说完就走了,让南依都来不及说还有一头小野猪被拿出去卖了。
这也是南依趁机光明正大赚钱改善家里日子的机会,要不然明明手里有物资,却不能拿出来改善家里的吃喝,太难受了。
大队长还是挺公平的,直接给了秦霄和南依十斤好肉,还有五百的工分。
其他剩余的肉每家每户都分了两斤多,就连知青院也分了肉,还有牛棚的人也分了一斤边角料。
其他的就在食堂里留着吃了,也能吃上两三天了。
热热闹闹的吃完了一顿杀猪菜,大家这才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南依两人则是被留下下来,被大队长叫到了村部说话。
大队长:“今日这两头大野猪是你们两个打死的?”
秦霄长的人高马大,力气大很正常,可是南依这丫头细胳膊细腿的,怎么看着也不像厉害的样子啊!
秦霄点头,“大队长,是真的,特别是苏同志,力气很大的。”
南依也点头:“队长叔,我这以前力气也大,只是年纪小怕别人知道了会笑话我就一直藏着,后来还是认识了孙知青……”
南依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倒是把大队长给我忽悠住了,却是旁边的秦霄一脸古怪的盯着南依看。
给了他一个白眼才算让他把目光移开。
南依:“队长叔,我看大家秋收都挺累的,你看要不要我们隔几天就去山上弄头野猪回来给大家加菜?”
大队长:什么时候野猪这么菜了?
“野猪可不好弄啊,你们这能行吗?”
大队长最后还没有忍住诱惑,直接就同意了,不过他们除了上山当天可以请假,其他时间还是要上工的。
离开了村部,天色已经黑了,两人又是顺路,就一起回去了。
“我们什么时候再上山?”
南依:“大后天吧,明天,后天那些肉应该够了。”
秦霄:“好。”
于是,这个秋收是村里人这么多年过的最高兴的了,每天都有肉吃,干活也有精神了。
一个秋收过去,参加劳动的人不仅没有瘦,看着竟然还给胖了,这让上哪里解释去?
不过,大家都不是傻子,有好事自然是要闷在家里的,谁也不会出去乱说的。
要不然,这要是被公社的人知道了,还不得下来给他们抢肉啊?
秋收过去,又忙活了多半月种冬菜,活就不是那么紧张了。
南依想起了自己只是小学毕业,就想看看能不能把初中,高中毕业证给拿到手,然后等着高考恢复了,去考个大学上上去。
毕竟这一次她有两个疼爱自己的父母,总是要让父母因为自己骄傲的。
而且她也想去学学这个时代的中医,西医,以前几个小世界也没有正规学过医术,有些东西知道但并不清楚。
南依把这个想法给父母说了,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因为这一个秋收,南依利用上山打野猪,往自己家里偷偷赚了不少钱,所以父母也不会因为缺钱为难了。
南依拒绝了苏来福跟着一起去公社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离开了家。
先去供销社买了一包糕点,这才提着去了公社得中学。
今年是75年,再有两年就要恢复高考了,所以她要尽快拿到毕业证才行。
南依提着糕点,找到了学校的校长,把自己想要在学校读书考取毕业的事情告诉了对方。
校长姓张,是个五十多的老头,头发有些花白,还带着一个黑框眼镜,看着很有读书人的儒雅气质。
张校长:“你这种情况有这特殊,我需要跟学校里的领导商议一下才行。”
南依:“张校长,我就是想要在咱们学校有个学籍,然后把书本带回去自学,然后跟着大家参加升级考试,您放心,该交的学费,书费我都会交的。”
张校长点头,作为读书人,最喜欢爱读书的年轻人了。
这件事有很大的机会通过,毕竟这个时候的学生可不像后世那么多,多一个学生对学校都是好事的。
更何况,南依又不会缺了学费,书费,还会有借读费,这都是学校的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