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白话三侠五义 > 第十回 买猪首书生遭横祸 扮化子勇士获贼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回 买猪首书生遭横祸 扮化子勇士获贼人

包公在三星镇收到了一位妇人的呈子。这位妇人娘家姓文,嫁给了姓韩的人家。自从丈夫去世后,她膝下仅有一个儿子,名叫瑞龙,年仅十六岁。母子二人在白家堡租了三间房居住。韩文氏平日里做些针线活,教导儿子读书。儿子在东间读书,母亲在西间干活,母子俩勉强维持生计,家中连个仆妇下人都没有。

一天晚上,韩瑞龙正在灯下念书,突然一回头,瞧见西间的帘子动了一下,有个人走进了西间。那人穿着葱绿色的衣衫,红色的鞋子,韩瑞龙连忙起身,快步走进西间,只见母亲正在灯下做活。母亲见瑞龙进来,便问道:“孩子,晚上的功课做完了吗?”瑞龙回答:“孩儿突然想起一个典故,一时记不起来,所以进来找书查看一下。”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书箱。虽然嘴里说是找书,可他却暗暗留意着四周,却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拿了一本书出来,心里满是疑惑。他又担心有贼藏在暗处,却又不敢声张,生怕母亲害怕,就这样一夜都没合眼。

到了第二天晚上读书的时候,刚过初更,韩瑞龙恍惚间又看见西间帘子动了一下,还是那个穿着红鞋绿衫的人进了屋。韩生急忙赶到屋里,喊了一声“母亲”。就这一声,把韩文氏吓了一跳,说道:“你不好好念书,怎么大惊小怪的?”韩生被母亲这么一问,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如实说道:“孩儿刚才看见有个人进来,等我赶到屋里,却不见了。昨晚也是这样。”韩文氏听了,不禁感到十分诧异,说道:“要是有坏人藏在这里,那可不得了!孩子,你拿灯照照看。”韩生接过灯,往床下一照,说:“母亲,这床下的土怎么凸起来这么多呢?”韩文氏连忙过去查看,果然是浮土,便说:“把床挪开,仔细看看。”母子俩一起抬起床,把浮土稍微扒开一些,竟然露出了一只箱子。两人心里猛地一动,连忙找了铁器把箱盖打开。韩生看到箱子里满满一箱金银,顿时满心欢喜,说道:“母亲,原来是一箱金银,看来是钱财主动来找我们了。”文氏听了,大声斥责道:“胡说!哪有这种事!就算是钱财,也是不义之财,不能乱动。”无奈韩生年纪小,看到这么多金银,怎么舍得呢?又因为母子俩生活穷困,便对文氏说:“母亲,自古以来,挖地挖到金银的例子数不胜数。况且这些东西不是我们偷偷窃取的,也不是捡到别人遗失的,怎么能说是不义之财呢?这肯定是上天可怜我们母子孤苦,所以才让这些钱财出现,希望母亲仔细想想。”文氏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便说:“既然这样,明天一早去买些三牲祭礼,感谢过神明之后,再做打算。”韩生听母亲答应了,高兴得不得了,便把浮土重新掩盖好,又把木床暂时安放回原位。母子俩各自回房休息。

韩生躺在床上,哪里睡得着呢?他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那箱金银,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心里爬来爬去,搅得他心神不宁。好不容易才迷迷糊糊进入梦乡,可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突然,他猛地惊醒,看到天已经亮了,急忙起身,向母亲禀明后,就去买三牲祭礼。谁知出门一看,月光皎洁,宛如白昼,时间还早得很,他只好慢悠悠地走着。来到郑屠的肉铺前,看见里面有灯光,便连忙敲门,说要买猪头。突然,灯光灭了,过了好一会儿,也没人回应,他只好转身往回走。刚走了几步,就听见郑屠的门响了。回头一看,见灯光又亮了起来,又听见郑屠说:“谁买猪头?”韩生应道:“是我,赊个猪头。”郑屠说:“原来是韩相公。既然要买猪头,怎么不拿个盛东西的家伙来呢?”韩生说:“出门太匆忙,忘了,这可怎么办?”郑屠说:“没关系,用一块垫布包起来,明天再把垫布送回来就行。”于是,郑屠用垫布把猪头包好,交给了韩生。韩生双手捧着,没走多远,就觉得累得不行,只好先放下歇一会儿,然后再接着走。迎面正好碰上巡更的人,巡更人见韩生双手捧着一个带血的布包,累得气喘吁吁,不禁起了疑心,便问:“你这包里是什么东西?”韩生回答:“是猪头。”因为说话时气喘吁吁的,字音都不太清楚。巡更人更加怀疑了,一个人问话,另一个人弯下腰打开布包查看。在明亮的月光下,又有灯光照得清清楚楚,只见里面竟是一颗血淋淋、发髻蓬松的女子人头。韩生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仿佛心脏都要跳出嗓子眼了。巡更人不由分说,就把韩生押解到邺县,等到天亮后禀报官府。

县官得知是人命案,立刻升堂审案。把韩生带上堂一看,见他是个文弱书生,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杀人?”韩生哭着说:“小人叫韩瑞龙,去郑屠的肉铺买猪头,忘了带装东西的家伙,是郑屠用布包好递给我的。后来遇到巡更的人盘问,打开一看,没想到是颗人头。”说完,痛哭不止。县官听了,立刻签发传票,把郑屠传到案发现场。谁知郑屠被带到后,不但不承认,还说连卖猪头这件事都没有。县官又问他:“垫布不是你的吗?”他又说:“垫布是三天前韩生借去的,没想到他包了人头来嫁祸给我。”可怜这个年幼的书生,怎么斗得过这个狠心的屠户呢?幸亏县官明事理,见韩生不像是杀人行凶的人,没有对他用刑,只是把屠户暂且收监,打算再想办法审问。

后来,韩文氏在三星镇向包公递了呈词,包公准了状子。等包公来到公馆,县尹已经在外面等候迎接。包公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喝了点茶,就请县尹来相见,询问韩瑞龙的案子。县官回答说:“这个案子还在审讯中,还没有结案。”包公吩咐,把这个案子的人证都带到公馆听审。不一会儿,人证都带到了。包公升堂入座,先把韩瑞龙带上堂。只见韩生满面泪痕,浑身颤抖,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堂前。包公问道:“韩瑞龙,你为什么谋杀人命?从实招来。”韩生泪流满面地说:“因为小人在郑屠的肉铺买猪头,忘了带家伙,是他用垫布包好递给我的,没想到却惹出了这场官司。”包公说:“住口。你买猪头,遇见巡更的人,是什么时候?”韩生说:“天还没亮。”包公说:“天还没亮,你就去买猪头做什么?说清楚!”韩生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在堂前交代清楚,然后放声大哭,“求大人救救我。”包公暗暗点头,心想:“这小孩子家境贫寒,贪财之心比较重。看他这样子,肯定没有谋杀人命。”于是吩咐:“带下去。”接着对县尹说:“贵县,你带人役到韩瑞龙家查验板箱,一定要仔细搜查清楚。”县官答应后,出了公馆,骑上马,带着人役去了。

这边,包公又把郑屠提出来带上堂。只见郑屠凶眉恶眼的,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审问他时,他的供词和之前一样。包公大怒,让人打了他二十个嘴巴,又责打了三十大板。这个可恶的家伙,竟然一声不吭,真能硬挺。包公吩咐:“带下去。”

过了一会儿,县官回来了,上堂禀报道:“卑职奉命前去韩瑞龙家查验板箱,打开一看,里面虽然有金银,但却是冥币纸锭;再往下搜寻,竟然发现了一具无头死尸,还是个男子。”包公问道:“可验明是被什么东西所伤的吗?”这一句话把县尹问得一愣,县尹只好禀报道:“卑职见是无头尸体,没来得及验看是被什么所伤。”包公生气地说:“既然去查验,为什么不验看清楚?”县尹连忙说:“卑职粗心,实在是粗心。”包公吩咐:“下去。”县尹连忙退下,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心想:“好厉害的钦差大人,以后做事可得小心谨慎了。”

再说包公吩咐再把韩瑞龙带上来,问道:“韩瑞龙,你住的房子是祖传的,还是自己盖的?”韩生回答:“都不是,是租来住的,而且住的时间不长。”包公又问:“之前是什么人住?”韩生说:“小人不知道。”包公听了,叫人把韩生和郑屠都暂时寄监。

包公退堂后,心里十分烦闷,派人把公孙先生请来,一起商量这件事:一个女子的头,一个男子的尸体,这该怎么处理呢?公孙先生想要去暗访。包公摇摇头说:“得意不宜再往,让我仔细想想。”公孙先生退下后,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起商量这件事,大家都没有什么好主意。公孙先生便回自己的住处了。

愣爷赵虎对三位哥哥说:“咱们投奔到开封府,一直没立下什么功劳。如今遇到了这么棘手的事情,理应替老爷分忧,让小弟我去暗访一番。”三人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四弟,这可是机密的小事,哪是你这个粗人能干的?可千万别留下笑柄!”说完,又大笑起来。赵四爷听了,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地回到自己的屋子,心里很不痛快。倒是跟着赵四爷的随从机灵,上前悄悄地在四爷耳边说:“小人倒有个主意。”四爷说:“你有什么主意?”随从说:“他们三位不是笑话你吗?你可得争口气,偏去私访,看看结果如何。不过,你得巧妙地乔装打扮,让人认不出来。要是访到了线索,那自然是你的功劳;就算没访到,悄悄地回来,也没人知道,不至于丢人现眼。你觉得这个主意好不好?”愣爷听了,大喜过望,说:“好小子!好主意!你就帮我操办这件事。”随从连忙去了,过了好一会儿,回来报告说:“四爷,为了您这件事可费了不少劲,好不容易才找齐了东西,花了十六两五钱银子呢。”四爷说:“花多少钱不重要,只要把事情办妥当就行。”随从说:“包您满意。咱们找个僻静的地方,小人这就把您打扮起来,怎么样?”

四爷听了随从的主意,心里乐开了花,就像三伏天吃了冰镇西瓜一样爽快。他兴高采烈地跟着随从出了公馆,找了个僻静的地方。随从打开包袱,对四爷说:“四爷,您把衣服脱了。”包袱里装的竟是锅烟子,随从拿着锅烟子,在四爷脸上一顿涂抹,活像给脸上糊了一层锅底灰,连身上和手上也被涂得花花搭搭的,跟被一群调皮的孩子用颜料泼过似的。涂完后,随从又拿出一顶破得不成样子、都开了花的帽子,给四爷戴上,那帽子就像个千疮百孔的鸟窝。接着,又拿了一件破得稀烂、滴零搭拉的衣服,让四爷穿上,这件衣服仿佛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破布条子随风乱晃。然后,随从又让四爷把裤子、鞋袜都脱了,拿出一条少腰没腿的破裤衩,给四爷换上,那裤衩就像一块破抹布。随从还在四爷腿上贴了两贴膏药,又往上面吐了几口唾沫,抹上些红红绿绿的颜料,说是流的脓血,看着别提多恶心了。最后,给四爷穿上一双没脚跟的榨板鞋,活脱脱一个邋遢至极的乞丐。除此之外,还递给他一个黄瓷瓦罐和一根打狗棒,说:“四爷,您拿好了。”这一身行头,别说十六两五钱银子,就算是三十六个钱,估计都没人要,简直就是一堆破破烂烂的垃圾。但四爷出手阔绰,花钱从不计较,再加上这是为了官差私访,在银子上就更不精打细算啦。临出发时,随从说:“小人在起更的时候,还在这儿等您回来。”四爷答应一声,左手提着瓦罐,右手拿着打狗棒,朝着前面的村子大步走去。

四爷走着走着,突然觉得脚趾头一阵剧痛,像被针扎了一样。他来到一座小庙前,坐在石头上,把鞋脱下来一看,原来是鞋底的钉子穿透了鞋底。四爷气得不行,抡起鞋就在石头上“拍搭、拍搭”使劲摔,那声音就像在敲一面破鼓。好不容易把钉子摔下去了,没想到这动静惊动了庙里的和尚。和尚还以为有人敲门呢,赶紧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个叫花子在那儿摔鞋。四爷抬头一看,冷不丁地问和尚:“你知道女子的身子、男子的头在哪里吗?”和尚一听,心想:“这人怕不是个疯子吧。”也不搭理他,“砰”的一声就关上了山门进去了。

四爷这才猛地回过神来,自己笑着骂道:“我真是糊涂,我这是私访,怎么能随口乱说呢?真是太不像话了!赶紧走吧。”他又一想:“既然扮成了叫花子,就得有个叫花子的样子,去讨点吃的才对。可这讨饭我也没学过呀,没办法,只能到时候随机应变,胡乱叫两声试试了。”于是,他扯着嗓子喊道:“可怜可怜我吧,一碗半碗,热的冷的都好啊!”一开始,四爷还兴致勃勃的,觉得自己这私访的样子挺像那么回事。可后来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他心里就开始着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再看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渐渐黑了下来。幸好是在月望之后,虽然天色黑了,但东方升起了一轮明月,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四爷走到前面的村子,真是无巧不成书,只见一家的后墙上有个人影一闪,“嗖”的一下就跳了进去。四爷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想道:“天刚黑,怎么就有小偷了?别管那么多,我也跟进去看看。”想到这儿,他把瓦罐一扔,打狗棒一丢,破鞋也甩掉,光着脚丫子,猛地一伏身,往上用力一纵,就像一只敏捷的猴子,轻轻松松地纵上了墙头。他看到墙头上有一堆柴火垛,就顺着柴垛滑了下去。四爷小心翼翼地一看,发现有个人趴在那里。愣爷可不管那么多,上前伸手就按住那人。只听那人“哎哟”叫了一声。四爷恶狠狠地说:“你敢嚷,我就捏死你!”那人吓得赶紧求饶:“我不嚷!我不嚷!求爷爷饶命。”四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偷的什么包袱?放在哪里?快说!”只听那人哆哆嗦嗦地说:“我叫叶阡儿,家里有个八十岁的老母亲,没人赡养。我这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啊,爷爷!”四爷说:“你真的没偷什么?”一边问,一边在那人身上和周围仔细检查。突然,他发现地下露出一截白绢条儿。四爷伸手一拉,发现土是松的,越拉越长,他猛地用力一抖,竟然是一双小小的金莲。四爷又抓住腿用力一掀,好家伙,原来是一具无头女尸。四爷一看,大声喝道:“好啊!你杀了人,还在这儿跟我装蒜呢。实话告诉你,我不是别人,我是开封府包大人手下的赵虎。为了这件案子,我特地来暗访。”叶阡儿一听,吓得魂飞魄散,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他连忙苦苦哀求:“赵爷,赵爷!小的真的只是偷东西,没杀人啊。”四爷说:“我才不管你那些,先捆起来再说。”说着,就用白绢条子把叶阡儿绑了起来。又怕他叫嚷,就从白绢条上撕下一块,把他的嘴塞得满满的,这才说:“小子,你乖乖在这儿待着,老爷我去去就来。”四爷顺着柴垛,像只灵活的野猫一样跳出墙外,也顾不上那瓦罐、木棒和破鞋了,光着脚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似的直向公馆奔去。

这时已经是初鼓时分,随从正在约定的地方等着。他远远瞧见一个人影,看着有点像四爷,可又听见脚底下“呱咭、呱咭”地响,那声音就像在敲一面破锣,赶紧跑过去问:“四爷,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四爷兴奋地说:“小子,可太带劲了!”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公馆飞奔。随从见他这副模样,心里明白肯定是出大事了,也赶紧跟在后面跑。可公馆里因为钦差大人在这儿,到处都有人把门,戒备森严。突然,一个叫花子从外面冲了进来,守卫们连忙上前阻拦,大声喝道:“你这人怎么这么放肆,这是什么地方!”话还没说完,四爷双手向左右一分,那些守卫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东倒西歪,差点摔倒在地。四爷趁机就冲了进去。众人正准备再叫嚷,只见跟四爷的随从跑进来,连忙说道:“别嚷,那是我们四老爷。”众人一听,都愣住了,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这位愣爷一路跑到里面,正好碰上包兴,伸手一把拉住,说:“来得正好!”这一下可把包兴吓了一跳,他惊恐地问道:“你是谁?”后面的随从赶上来,说:“是我们四爷。”包兴在黑影里看不太清楚,只听见赵虎说:“你替我回禀大人,就说赵虎求见。”包兴这才听出是赵虎的声音,惊讶地叫道:“哎哟!我的愣爷,你可吓死我了!”两人一起来到灯下,包兴一看四爷这副模样,差点笑岔了气,四爷那模样简直就像个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怪物,真是难以形容,滑稽至极。四爷着急地说:“你先别笑,快回禀老爷!就说我有要紧事求见。快点!快点!”包兴见他这么着急的样子,知道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了,连忙带着赵爷来到包公的门口。包兴进去回禀,包公立刻说:“让他进来。”包公看到赵虎这副尊容,也忍不住觉得好笑,便问:“有什么事?”赵虎就把自己如何私访,如何遇到叶阡儿,又如何发现无头女尸的事情,从头到尾,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包公正为这件案子毫无头绪而发愁呢,现在听了赵虎的这番话,顿时满心欢喜,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