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您竟然打算派遣舰队前往远东!”
与原本的历史不同,尚未丢掉财政大臣职位的谢尔盖·维特,满脸难以置信,不由自主地在沙皇面前提高了音量。
毕竟,战局发展比预想中更快,不仅北满洲近在手中,连蒙古都可能一并纳入囊中。
因此他直到最近还满心欢喜地规划版图开发计划,而现在沙皇却突然提议派遣本土主力舰队前往远东,这让他大为震惊。
而且他完全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然而引发这一局面的尼古拉二世,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维特的情绪,只是淡定地往红茶里加了点糖,开口说道:
“这当然是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
“陛下,我们已经处于有利地位,可以签署协议结束战争,完全没有必要再将战争拖延下去!”
有快速且安全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绕远路冒险?
因此,维特拼命试图说服尼古拉二世,而向来耳根子软的沙皇也开始动摇了。
“嗯......拉姆斯多夫伯爵,你是否也和财政大臣想法一致?”
“是的,陛下。”
面对沙皇的提问,和维特志同道合的外务大臣拉姆斯多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在他看来,没有任何理由继续与日本作战。
“我们可以毫无阻碍地将整个北满洲并入俄罗斯领土,这对我们来说是绝佳的机会。此外,通过远东的宣传,我们还能将蒙古一并纳入版图,怎能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呢?”
“外务大臣说得对,陛下。而且,即使从本土派遣舰队,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抵达远东,远距离远征风险极大。”
“这倒是......”
面对维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务大臣的热情劝说,优柔寡断的尼古拉二世明显开始犹豫了。
于是,维特决定进一步施压,甚至提到他擅长的经济问题,以此打动沙皇。
“战争的军费开销已经给帝国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此外,由于粮食短缺,人民的生活也处于极为痛苦的状态。恳请陛下,为了饥饿的百姓重新考虑您的决定。”
“经济,经济啊......确实,德意志帝国的军事援助也绝非无偿。”
在这场战争中,德国提供的大量武器帮助很大,但绝非免费。
尽管价格有所折扣,德国人也绝不亏本,至少收回了成本。
最终,俄罗斯不得不为了购买德国制造的武器弹药花费巨资,而这些钱一如既往地来自俄罗斯百姓的血汗税金。
而这些牺牲换来的成果,到目前为止还算令人满意。
“那么,关于这件事,我再多考虑一下......”
“这可不行,陛下!”
就在尼古拉二世似乎被维特说服,准备改变态度时,一声高亢的喊声打断了他。随即,一个身着整洁西装的男人大步走进了沙皇的办公室。
本想松一口气的维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务大臣,在看到这男人的瞬间,脸色陡然阴沉。
“别佐布拉佐夫......!”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别佐布拉佐夫。
俄罗斯的贵族兼企业家,最近被任命为远东总督,同时也是沙皇的亲信。
他是日俄战争的煽动者,也是维特最大的政敌。他主张俄罗斯一定要占领满洲和朝鲜半岛,即便不惜与日本开战,
维特瞪着别佐布拉佐夫,语气不善地开口:
“你身为远东总督,不应该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吗?跑到圣彼得堡来干什么?”
“这还用问?明明是可以赢得胜利的战争,你们却试图擅自结束,我作为俄罗斯帝国的忠臣,又怎能袖手旁观?”
忠臣?狗屁忠臣。
维特在心里暗骂了一句,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终于明白,为何沙皇会突然提议派遣舰队前往远东。一定是这阴险小人再次挑唆了沙皇。
“战后日本和英国的条件分明是要求俄罗斯帝国从旅顺以及朝鲜半岛撤军。难道财政大臣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朝鲜已经被日本控制,而旅顺离本土遥远。再者,日本联合舰队掌握了制海权,长期守住旅顺并不现实。”
旅顺不过是租借地,而朝鲜只是处于俄罗斯影响力范围内的小国罢了。
在维特看来,不如将旅顺归还清国,让日本随意处置朝鲜半岛,而俄罗斯专注于将北满洲和蒙古永久并入版图,就像滨海边疆区一样。
“那么,夺回制海权就好了。”
但别佐布拉佐夫的想法显然与维特截然不同。
维特为了俄罗斯帝国的利益放弃了旅顺和朝鲜半岛,但别佐布拉佐夫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却无法放弃这两地。
他无法放弃是因为他在这两个地方的产业实在太多了。
也幸亏俄罗斯帝国依靠德国的军事支持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否则如果战争失败,别佐布拉佐夫早就像原本的历史一样,被愤怒的投资者追得四处逃窜了。
但现在呢?
战争并没有失败,而维特接受了美国的调停,想要通过放弃旅顺和朝鲜半岛来结束战争。
虽然作为交换,英国承诺不反对俄罗斯占领北满洲和蒙古,但这些与别佐布拉佐夫无关。
眼下,他的商业根基即将荡然无存,帝国的利益又有什么关系?
在别佐布拉佐夫眼中,维特似乎是为了彻底打垮自己才想放弃旅顺和朝鲜半岛。
“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因此别佐布拉佐夫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阻止与日本的和平协定。
甚至他还趁此机会制定了让俄罗斯在战争中获胜,从而巩固自身权力并彻底将维特赶出政界的计划。
为此,他采纳了自己的盟友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的建议,提出的方案是让驻本土的舰队出动。
根据阿列克谢耶夫上将的说法,只要夺回制海权,就能赢得战争。
当然,别佐布拉佐夫完全无视了从欧洲的俄罗斯到遥远的远东途中会有多漫长和危险。
因为这是他保护自己财富的唯一办法。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然而,维特仍然挡在他面前。
别佐布拉佐夫瞪着维特说道:
“为什么?只要我们伟大的俄罗斯帝国本土舰队抵达远东,就能与马卡罗夫上将的太平洋舰队会合,将那些自大的日本舰队全都击沉!”
“嗯。”
没有眼力见的尼古拉二世没有察觉到维特的不满,反而像是觉得别佐布拉佐夫的意见很有道理一样点了点头。
维特的反应自然不必多说。
“陛下!这绝对不行。如果派遣舰队到远东,最终只能派出波罗的海舰队或黑海舰队中的一个,但黑海舰队若没有奥斯曼帝国开放博斯普鲁斯海峡,根本出不了黑海!”
“那就派波罗的海舰队吧。波罗的海舰队足以在瞬间歼灭联合舰队。”
“你以为从波罗的海到远东的航程那么容易?不仅耗时漫长,而且路途遥远,舰队在途中就可能损失一半以上。这风险实在太大了!”
太平洋舰队尚未全军覆没,冒险是毫无必要的。
更何况,波罗的海舰队并不像尼古拉二世和别佐布拉佐夫想的那么强大。
实际上,无论从战力上看,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都更为强大。
这是因为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面对的是奥斯曼海军和日本海军的威胁,因此优先配备了新型战舰,而波罗的海舰队却不是。
因此,波罗的海舰队大多由陈旧的老式舰艇组成。再加上俄罗斯海军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船员士气低落和训练不足等情况,远东远征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别提正在催促尽快达成协议的英国也不会袖手旁观。
那些海盗肯定会想尽办法阻挠波罗的海舰队的远征。
“更何况,那个德国少年男爵汉斯·冯·乔也不会坐视不管。”
这显然是俄罗斯的背叛,也严重违反了盟约。
如果不小心,甚至可能让德国介入此事。
“......但如果能赢得战争,这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就无需放弃旅顺和朝鲜半岛了。”
“陛、陛下!”
“不过......”
尽管维特极力反对,但尼古拉二世一如既往地站在了别佐布拉佐夫一边。
连外交部长拉姆斯多夫也大惊失色,试图劝阻沙皇,但一切无济于事。
维特和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长费尽口舌,几近声嘶力竭的劝说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了。
......
“......所以俄罗斯打算派遣波罗的海舰队前往远东,对吗?”
汉斯只感到头开始隐隐作痛,看向担任俄罗斯驻德国大使的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奥斯滕-萨肯(hnkoлan Дmnтpneвnч ocтeh-cakeh),开口问道。
奥斯滕-萨肯大使似乎对此事也颇感尴尬,避开了汉斯的目光:
“维特财政大臣和拉姆斯多夫外长也让我转达歉意。”
“这能靠道歉解决问题吗?这分明是背叛,背叛!”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汉斯对维特倒是没太多愤怒。毕竟,他还是努力试图履行承诺的。
真正的问题出在尼古拉二世和别佐布拉佐夫。这两个卧龙凤雏的胡闹组合毁了他耗费数年心血制定的计划,就在即将成功的关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男爵,英国已经察觉到俄罗斯的动向,并在问我们打算怎么办。”
里希特霍芬外长凑近汉斯的耳边,小声地说道,似乎唯恐火上浇油。
的确,俄罗斯帝国突然来这么一出,换作英国政府也会感到极度无语吧。
“不过无论如何,得阻止俄罗斯舰队才行。”
如果俄罗斯舰队像原本历史那样输给日本是个问题,赢了也同样是问题。
若日本获胜,英国对俄罗斯海军的警惕心会降低;若俄罗斯获胜,他们的势力会膨胀得过大。
最重要的是,这场正好可以结束的战争的平衡会被瞬间打破。
“没事,我还有一计。”
“大使阁下,失陪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
汉斯向奥斯滕-萨肯大使告罪后,带着里希特霍芬外长来到一个无人之处,悄声在他耳边说道:
“外长阁下,如果俄罗斯帝国派遣舰队,那么应该会动用波罗的海舰队吧?”
“当然。黑海舰队是无法驶出黑海的不是吗?”
“英国也会和我们一样,认为波罗的海舰队会出动。”
“确实是这样......?”
里希特霍芬外长疑惑地看着汉斯,似乎不明白他的意图。
汉斯微微一笑,说道:
“那么,我们就向英国表示,一旦波罗的海舰队出动,我们皇家海军会阻止他们离开波罗的海。”
“你是想拦下波罗的海舰队,促成谈判,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那样我们德国的负担会过大。”
“没关系。我们拦住波罗的海舰队的同时,可以要求英国在万一黑海舰队出动的情况下替我们阻止。这样一来,外交压力就不会落在我们德国身上,而是转移给英国。”
“等等,等等。就像你刚才说的,黑海舰队是......哦。”
里希特霍芬外长先是一脸不解地皱起眉头,随后似乎明白了汉斯的意图,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男爵,你该不会是打算做我想的那个吧?”
“恐怕是的。”
看着仿佛像是见到了恶魔一样盯着自己的里希特霍芬外长,汉斯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
“打开它吧,博斯普鲁斯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