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 第66章 拜师蔡邕?算是记名弟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章 拜师蔡邕?算是记名弟子?

赵武来到蔡邕府前,只见门口已有不少文人雅士等候。他整了整衣冠,上前递上名帖。门童通报后,很快就将他引入庭院之中。

此时庭院里众人正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蔡邕见赵武前来,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毕竟这年轻人眼生得很。

赵武恭敬地行礼,说道:“久闻蔡公大名,今日特地带自家新编写书籍前来,望蔡公指点一二,并恳请蔡公收晚辈为徒。”说着便呈上书籍。

蔡邕接过翻看,不禁露出惊讶之色,这书中印刷清晰精美,比以往所见大有进步。周围众人也纷纷围拢过来观看,啧啧称奇。蔡邕沉思片刻,抬头对赵武说:“你这书籍印制不凡,可见心思聪慧。

但这书籍只是表浅之物,求老夫收徒之人却是络绎不绝。还需考较你一番学问,若能令老夫满意,方可谈拜师之事。”赵武心中一喜,忙应声道:“学生定当全力以赴。”

老夫一生琴棋书画算得上是样样精通,但是这些东西不仅修身养性,也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先天基础条件,我且问你:“这四样东西你都会哪些?”

赵武心中犯了难,自己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这汉朝有名之士这里想要寻一番机缘,没想到还是逃不掉对方的一番考验。自己这个穿越过来的大学生懂得知识与汉朝格格不入,自己有的只是对历史的一点先知性而已。。。

蔡邕见赵武犹豫,只得先行说道:“各位,今日我蔡邕广邀各方贤士前来家中畅聊,今日兴起,在下就先弹奏一曲,还请大家品鉴一番!”言罢,蔡邕拿出自己的爱琴蔡邕轻抚琴弦,美妙的乐音顿时流淌而出。

那琴声时而悠扬婉转如潺潺溪流,时而激昂澎湃似惊涛骇浪。众人皆沉浸其中,脸上满是陶醉之色。唯有赵武,他虽不懂琴艺,但凭借着现代音乐知识中的节奏韵律分析着蔡邕的弹奏。

一曲终了,众人赞声不断。蔡邕看向赵武问道:“君观吾曲,可有见解?”赵武深吸口气,大胆言道:“蔡公之曲,仿若一幅画卷展开,然晚辈以为,若于高音之处略作舒缓,再添几分空灵之意,则更能触动人心。”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有人面露不满,觉得赵武太过狂妄。蔡邕却微微点头,道:“君之看法颇为新奇,不落俗套。看来君虽琴艺不通,却有独特感悟。

至于棋艺书画,君又有何话说?”赵武心中稍定,拱手回道:“棋者,布局谋略之道;书者,表意传情之法;画者,绘景抒怀之径。晚辈虽学艺不精,但愿以诚心求学。”蔡邕听此,露出一抹浅笑,对赵武的本事也是了解了几分,对于赵武也是多了几分兴趣。

趁着兴致,蔡邕转念话题对着赵武继续问道:“如今汉室颓危,陛下想要大展拳脚治理国家可是碍于外戚和士族异心而不得,不得已陛下才会重用身边的宦官,但是这些宦官哪里懂得国家治理,弄得大汉如今民不聊生”。

蔡邕抚须道:“方才老夫所提汉室困局,你且说说看法。”赵武略作沉吟,开口道:“回蔡公,学生以为当下外戚与士族势大,陛下欲大治则必先集权于己身。”众人皆侧目,听他继续说道:“可先从经济入手,改革田制,充盈国库。再以钱财强军,有强大军力为后盾,便可对外戚与士族有所威慑。同时广纳寒门贤才,平衡朝堂势力。”

蔡邕微微点头,又问:“此举虽妙,然实施不易,各方阻力怎解?”赵武笑道:“蔡公莫急,学生还有话说。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分步施行。先以利诱导外戚与士族参与部分变革,待根基稳固,再逐步削弱其权。”

蔡邕听完,大笑道:“好小子,见解独到。蔡邕也是仔细打量起赵武一番,只见赵武也就是十几岁的孩童年纪,蔡邕对于赵武这小小年纪就能说出如此天经纬地的言论也很是好奇。

于是蔡邕思索一番后说道:“如此小小年纪就能够出此惊天伟论可见你的不凡之处,但是你的秉性还需考教一番,你还年轻再多打磨打磨,日后必有成就!”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

赵武躬身一拜说道:“常山赵武,拜过蔡先生”。蔡邕扶了扶胡须说道,你且记住知识是万物之源泉,你要多加学习,打牢基础,三年以后再找我来,老夫记下你这个名字了!

赵武一听,先是一喜,后是一惊,原以为自己这算是过了蔡邕的考验,能够拜蔡邕为师,没想到这情节有些跌宕起伏,赵武心中也是有些失落,不过随即想到这蔡邕也没拒绝自己,于是赵武再次俯身对着蔡邕说道:“谢过先生教诲,在下谨记于心!”

蔡邕想的则是天下夸夸其谈者无数,真正能够学以致用者寥寥无几,赵武此时年轻即是资本但也容易恃才傲走了歪路,所以蔡邕才会以三年期限为由,权当考验。(只是没想到蔡邕这三年期限,没成想后来黄巾起义爆发,赵武拜师之事也随之耽搁,但是赵武跟随父亲东征西讨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蔡邕得知后也是欣慰异常)

赵武虽略有沮丧,但仍恭敬地回应蔡邕。这时,赵武请张褚将自己带来的美酒分享给众人。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烈起来。这时候酒香弥漫开来,从众人所在庭院一直飘香到隔壁房间,这时候有一面容娇小的妙龄少女闻着酒香而来,偷偷在庭院门边看向众人。

这时,一位名叫王朗的宾客站起,向赵武敬酒道:“赵小兄弟,今日你之言论甚是精彩,某敬你一杯。”赵武赶忙回礼。王朗又道:“只是这天下局势瞬息万变,三年时光,变数诸多。”赵武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定会坚守初心,努力提升自己。”

蔡邕见状,心中越发欣赏。他高声说道:“诸位,今日相聚实乃幸事。赵武年少志高,不管三年后结果如何,今日之交流已足够精彩。”众人纷纷附和。就在庭院门边的少女听闻众人之言,对着赵武仔细打量,见赵武也就比自己大几岁的样子,居然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自己也是对这赵武产生了几分兴趣。

宴会渐散,赵武告别蔡邕及众人。他走出蔡府,望着天空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三年内做出成绩。他深知乱世将至,自己必须尽快成长。而后,赵武踏上归家之路,一路思考着未来的计划,身影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