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9年2月14日,下午1点五十五分,随着深海栋梁的指令下达,所有拖曳船收锚启航,他们按照发来的坐标信号,在方圆4公里的范围之内分为三个小队,拖曳船7501至7525为一队,拖曳船7526至7550为二队,拖曳船7551至7575为三队,它们有序集结,组成三方合力,同时下放缆绳至龙江深海。

缆绳所使用的正是脑联集团特制的产品,而在那头所挂的东西则是以金属铬合金打造的特制三勾勾爪,远远望去像极了古代攀爬城墙所用的勾爪。但,它非常巨大堪比一辆卡车,散发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厚重而富有力量。

每一个金属铬合金打造的勾爪都足有120吨重,如此笨重也能有效的将缆绳送到一万八千米的海底。

深海栋梁的要求很简单,放下勾爪开船,确定勾爪在海底抓到了东西之后,停下来,等待下一步指示。

所有的拖曳船都行动了起来,一次勾不中,它们就倒车回来再勾一次,直至勾到了东西为止。

前期准备就消耗了五天时间,拖曳船太过密集,栋梁为他们划分的可行动范围也实在有限,他们也只能一次次试错,在不干扰到其他拖曳船作业的情况之下,只能尽可能谨慎的一次次倒车,用勾爪去勾海底的东西。

当七十五根缆绳全部绷紧,深海栋梁发出了新的指示。

“所有船只听我号令,按照为你们准备好的航行方向开船就行,我的要求只有一个,把油门给我踩到油箱里,不要浪费任何一丝动力。”

随着深海栋梁一声令下,海面上充斥着发动机的轰鸣,升起了成片的黑烟。

深海栋梁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海面,胸口却起伏不定,其中有激动也有愤闷。

未来就在眼前,可似乎,动力还是不足。

随着一根缆绳逐渐松弛,海面上出现了大片的油膜,在阳光的照射之下五彩斑斓。

拖曳船7536号主轴被生生拉断,已经停车。

很快,又有几根缆绳松弛下来,那几个拖曳船的主轴也没能逃过被拉断的命运,全部停车。

行动计划被紧急叫停,经过统计损失惨重,75艘拖曳船都不同程度受损,脑联集团的特质缆绳强度再高,但拖曳船的特种钢材船体强度始终有限,第一次全功率开车就有五艘拖曳船被拉断了主轴,十八艘拖曳船的船体被撕扯变形,近二十艘拖曳船的船尾被撕裂。

拉不动,根本就拉不动。特种钢材的强度上限就在那里,拖曳船的功率暂时来看问题不大,缆绳更是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一个死局。

“好像真的拉不上来呀!”

深海栋梁组织专家团队紧急讨论商讨对策,海底的东西,似乎真的已与海床融为一体了,想要撬动它,得另想他法。

有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它沉在海底那么久,其中必然也有很多的淤泥堆积,还得考虑海底压强,使用蛮力显然并非上策。

也有专家表示,淤泥也是最好的粘合剂,它在海底沉了那么久,与海床之中的淤泥肯定形成了一个真空环境,这就类似于一个吸盘,彼此已经牢牢吸附,要想撬动它,恐怕得派出机器人清淤才行,不仅仅是它和海床之间淤泥需要清理,它上面堆积的淤泥也得尽数清除。

深海栋梁怎能考虑不到淤泥问题?但是时间不在他们这边,如果真的派出机器人清淤,将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时间,他选择使用拖曳船硬拉,就是想力大砖飞,害怕夜长梦多。

米,这个距离放到地面上很短,放到天上也不高,但放在水下在海底却已经逼近人力极限,什么机器能米的高水压之下自由控制呢?

专家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的观点,但现实中的难题还得深海栋梁去斟酌考虑。

谁当家谁知道柴米油盐贵,上嘴唇碰下嘴唇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那只是能彰显专家权威专业的一种方式而已。

深海栋梁一向务实,他不想听那些有的没的,摆了摆手说道:

“不派机器人清淤,蛟龙五号进行行动前调试,明天入海安装爆破装置!”

此言一出,与会专家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安,爆破装置是终极方案,是不得已的选择,一旦启用,必然会引起强大的舆论反响,这对于盛国的国际声誉来说将非常不利。如此就要启用爆破装置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些?

“就这么定了,蛟龙五号明天给我调试完成。”深海栋梁最终决策。

散会后,深海栋梁直接组织盛国最高会议,向几位首长和栋梁汇报此次行动进展。

爆破装置是最后选择,但深海栋梁的态度很明确,既然要做,就要快刀斩乱麻,龙江行动不可久拖不决。

几位首长略作思忖,认可了他的行动安排。为这一天,他们等了整整10年,岂能在这种关键时刻犹犹豫豫,优柔寡断。

首长们表示,他们会做出相应安排,进行外交安抚策应深海。

第三栋梁也表示,会紧急启动3024计划,对宵小之辈进行必要震慑。

军方最高首长也会做出必要部署,免去深海的后顾之忧。

“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干,捅破了天文官集团去擦屁股,擦不干净军方无条件全权兜底。”

大首长最终拍板。

……

爆破说白了就是利用高温高压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去撬动趴在海底的东西,能满足这个条件的武器可想而知会是什么。

不过,在开始爆破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首先,要加快对可继续作业的拖曳船只进行维修和维护,以保证拉出来能用,用起来动力不减。

二,考虑到辐射因素,拖曳船上的年轻水兵应尽可能的撤离,轮岗人员就从舰队中筛选,筛选目标为55岁以上的资深舰员,筛选原则要考虑个人因素,全凭自愿。

三,龙江五号上的专家团队配置要尽量压缩,愿意留下的可继续执勤,想离开的可以随时随补给舰回国。

四,五大舰队筛选出的精干力量要全速启航,与龙江舰队汇合,构建更大更强的铁桶防御圈,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不可干扰龙江计划。

两个月后,筛选出来的资深舰员与拖曳船上的年轻水兵完成了轮岗,龙江五号上近七成的专家团队也转移到了补给舰上。

栋梁委员会的王少将已经为深海栋梁收拾好了东西,打算让他转移。

面对他的催促,深海栋梁微微一笑道:“老王,我若走了,对得起那些留下来的人吗?”

“你少说两句吧,这是首长的命令,我可不想把你打晕把你扛走。”

“老王……你听说过这句话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在这里我最大,服从命令。”

“是!”王少将紧咬嘴唇有苦难言,他就知道深海没有离开的打算,自己也是说不过他,他是栋梁,他最大。

“防化服分发到位了吗?”

“已经分发到位了,走吧,就等你了。”

“我相信我们的防化服,你把我的防化服拿来,我先试试大小。”深海栋梁态度坚定,在这里有那么多艘舰船,有那么多人留守执勤,他怎能先行退缩。

“行吧!首长那边你自己去说。”

“我自己去说。”

……

……

与此同时,盛国本土,3024计划被紧急启动,游所为身为3024计划的最高负责人临危受命,精心策划了一场大戏。

2029年五月一日,就在五一长假的前一天,军方发言人紧急发布声明,他们将向海洋方向发射六万枚3024元能飞行器以监测海洋环境,希望各界不要进行过度解读,同时,为了方便全社会全世界监督,六万枚飞行器上都将安装有录像设备,将开启48个小时的全程直播,每个人都可以任选一枚飞行器观看飞行器上所搭载的录像设备的实时直播。

此声明一出全世界都炸了,什么飞行器?还是六万枚?

盛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咱妈为了防止五一长假无聊给大家找的乐子。

只是,当主流媒体的直播摄像头看到了3024元能飞行器的本体,所有人都傻了。

3024元能飞行器乃圆柱体飞行器,长3024毫米,直径302.4毫米,妥妥的就是一枚导弹。但是,谁生产的,谁设计的,谁使用的,谁就有最终解释和发言权,军方都说它们是飞行器,谁还能比他们权威?

这就是飞行器!

盛国网民都心照不宣,圆柱体嘛,乘波体顶端,兼顾速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这就是妥妥的飞行器嘛。

元能飞行器在2029年五月一日上午八时许被准时放飞,每一枚飞行器上的直播画面准时开始在网络世界上流传。

3024元能飞行器,在大洋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六万个直播账号,全天候48小时直播飞行器上所搭载的摄像头的轨迹画面。经由飞行器的视角,大家看到了融化的北极冰川,看到了近海作业的渔船,也看到鬼祟监视的各国军舰,当然也看到紧跟其后的各国军机。

想甩掉那些跟屁虫也很容易,一个猛子扎入海中,目标一旦丢失,再想找到比登天还难。受地球曲率影响,贴海飞行的元能飞行器在雷达上完全不可见。

它就像幽灵一般随时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有人经过直播画面看到了颇为繁忙的国际贸易航道,也有人通过直播画面远远的看到了某些国家相当敏感的军港,更有人通过直播的画面看到了某些国家最高首长的专机一闪而过,同样有人通过直播画面看到了某国鬼祟出没的战略核潜艇。

面对各国发来的关切和问询,军方发言人也很大气直接:

地球足够大,太平洋也足够大,容得下六万枚元能飞行器,请大家不要过度解读。

四十八个小时很快过去,盛国的态度和信号很多国家都准确无误的接收到了,这也是前无古人的四十八个小时,也在后世被称之为盛国的四十八威慑。

但很快,那些国家就意识到了不对,虽然直播画面消失了,但各国不少出海打鱼的渔民都用自己的手机拍到了飞行中的元能飞行器,它们有的慢慢悠悠如同风筝一般在高空中乘风悬停和滑翔,有的如同死鱼一般的浮在海面之上,只要有人接近便一个猛子扎入深海消失不见。

至于它为什么会被那些渔民发现或用手机拍到,这就是某人的恶趣味了,是他威慑策略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