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们总喜欢对没有去过的地方赋予更多的想象,龙江号应运而生。

李彪他们乘坐的是第五代龙江,也被称之为《龙江五号》。

这艘大船长372米,宽45米,排水量吨,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船,堪比航母。它会如此巨大?因为大就意味着稳,稳就意味着数据的精准,机器减少震动能更加精确。

这艘大船能被取名《龙江》,也源自第一代龙江,就是因为第一代龙江发现了龙江海槽,对于龙江海槽的执着才致使龙江二字传承了下来,直至发展到了五号。

龙江海槽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槽,平均水深一万八千米,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禁区。

东方盛国境内的红藏高原被称之为地球屋脊,深海大洋中的龙江海槽则被称之为地球之痕,低于海平面一万八千米,那就是一个深可见骨的巨大伤痕。

在网络上围绕着所谓的地球伤痕有诸多玄妙的传说,有人说这是天外的流星撕裂了大地才出现了沟槽,也有人说海槽里可能和北极冰川一样埋藏着别人所不知道的秘密,当然,更有人说,龙江海槽可能连接着地心,是地心人出入的门户。

不管流言如何,《龙江号》科研考察船已经迭代了五代,东方盛国的航母舰队更是时常在海槽上方巡逻游弋,至于这背后是否和龙江海槽的秘密有关就不得而知。

但,东方盛国对于深海大洋确实执着,龙江五号就是为配合蛟龙五号而研发的,现在,《龙江五号》已经问世,而《蛟龙五号》却始终遥遥无期。

巨大的《龙江五号》行驶在茫茫大洋如履平地一般几乎感受不到颠簸。能有这样舒适的乘坐体验,源自《龙江五号》上搭载的黑科技,当然,考察船上的海洋监测部对于海情海况的精准测控,对于驾驶姿态的精确调整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两个月后,两艘科考船在华华夏夏海沟上方完成会师。身为本次行动的总指挥,余南第一时间召集两艘科考船上的专家进行开会研讨接下来的事宜。

蛟龙四号如何下潜,怎么下潜,选择有人还是无人下潜,什么时间段下潜?深海水压是缓慢的平稳下降,还是断崖式的暴跌等等,各方面各面都需要仔细的研讨,尤其是要仔细监测,监测部门必须严谨认真,要用数据说话,办事要做到周到细致万无一失。余南的话说的非常严肃,他事无巨细,几乎将所有的一切都考虑到了。

他不会允许带着疑问下海,这是他的工作原则。

李彪就是个门外汉,专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就行,他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偶尔给童周甩两个无奈的眼神。

童周也很无奈,只是在静静地听,默默的想,需要他认真做的恐怕也就只是找到那个生物罢了。

最终,会议决定,选择无人深潜。余南的理由很简单,有人深潜的最高记录不过8325米,虽然蛟龙四号可以信任,但派人深潜还是冒险了一些,他不希望有人在此次科研中出现什么意外。

至于什么时间下潜得着重分析好近几日附近的海况之后再说。

对于后续的问题,大家也都各抒己见,如果找到了那个生物如何研究它?余南采用了一个专家的建议,可以紧急调整蛟龙四号上的机械臂为其加装鱼叉击枪,将那生物带到船上再做研究。虽然可能会造成那个海底生物的死亡,但为了科学事业做出牺牲奉献,它也死得其所。

最后,将所有的一切都商量妥当,大家才被余南放走。

这个爱潜水的南哥,事无巨细。已经做好了各种预演,以他的话说,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不会在必要的时刻显的手忙脚乱。

很快,周围的水文情况数据被送到了余南的办公室,经过监测部门的专家分析,两天之后的下午四时三十二分最适合下潜。

余南将这个消息发给了所有人,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准备,以保证周到细致万无一失。

李彪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躺在床上努力的想让自己尽快入睡希望能与深海中的生物进行灵魂互换,可不知怎的,却始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最终他掏出手机,在聊天群里呼唤童周。

“周周,周周,睡了吗?”

“没呢,我都失眠半个月了。自从我们的船停到海沟我就没睡着过,上次灵魂互换还是在安眠药的帮助下才出现的,就好像这里有阻止我睡觉的魔力一样。”童周道。

余南非常吃惊的在群中回道:“你也是吗?我每次带队科研一经过华华夏夏海沟也总是失眠,一直以为是我的习惯,现在看来可就不简单了。”

“我操,如此神奇?”

群里的其他兄弟都来了兴趣,他们纷纷发言,想要深挖背后的意义。

医生华佗道:“从我的专业角度帮你们分析一下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压力过大、焦虑、生活环境变化、饮食习惯、荷尔蒙失调等等。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在晚上还过于活跃,难以放松下来,也会导致失眠。你们自己想想是什么原因?”

余南回道:“佗佗你说的对,但我和周周常年和大海打交道,你说的那些早就习惯了,每次到海沟就失眠,明显是特定地点才会发生的特定情况,可能就和海底拥有的魂石物质有关。”

作家内胆仿佛也抓住了话题在群里说道:“被选中的人,大海的孩子,海底有你们的亲戚,你们太激动亢奋了。”

“得了吧!该睡了,很晚了,都消停消停,别把我女儿吵醒了,睡觉!”游所为忍不住在群中提醒道。

“好的,为哥……早点休息。”

之后,群里恢复了平静,李彪睡不着打开了自己的电脑。失眠的经历,南哥和周周的描述明显指向深海中的魂石物质,他魂石物质的研究论文又多了一些必要素材和论据。

李彪在思考中迎来天明,大洋深处波光嶙峋,朝阳普照射在海面,滚动的海水如同红宝石一般炫彩夺目。

童周敲开李彪的房门,帮他端来了早餐,着重想要了解他爱车的情况。

李彪笑道:“周周,你的车就停在基地的车库里,黑科技加持的遥遥领先汽车可以远程控制,你到时候联系为哥让他帮你远程绑定手机,你可以让它自己跑回去停到你家的车库里或车位上。”

“不不不,停车库里多没意思,我让它到码头等我们,等我们上岸了我开车带你和南哥去兜风。”

童周非常开心,只希望能尽快上岸去看他的爱车。

“对了,那到底是什么生物?你真的一点感觉一点印象都没有吗?”李彪望着他,期待着他的回答。

“没有!但可以肯定不是鱼,灵魂互换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轻飘飘的,就如同树叶一般在海底上下沉浮。”

“树叶?灵魂互换的时候你能自己控制吗?”

“不能。也许我是还没适应吧,反正就两秒而已,没机会适应。”

“哎呦……聊什么呢?”

这时,余南也端着早餐走到了门口,甚至也为彪彪带来了一份。也许是知晓了彪彪和白灵的悲惨经历,都打心底里心疼这个兄弟。

他望着他们也知道他们会聊什么,灵魂互换的事情是不能轻易在重要场合说的,即使说了那些同僚恐怕也无法理解,只有他们兄弟私下里才能切身体会和交流。

“南哥,我们在聊那个生物!”李彪回道。

“我知道,不用聊了,计划提前了,今天下午一时12分有更好的下潜条件。”

“是吗?”

“是的,等蛟龙入海终将真相大白。”余南点头。

计划提前,工作量也必然会增加很多。不过,他们的团队都是专业的,更是时刻准备着,早在正午之前就完成了所有的设备调试和安装工作。

午饭过后,所有的专家齐聚指挥室,在余南的指挥之下,被特种钢缆吊装的‘蛟龙四号’准时在一点一十二分缓缓被放入深海。

下潜的过程是漫长的。随着水深的增加蛟龙四号潜航器内部的压力也得时刻观察,以保证不会因为内外压差过大而让潜航器出现损坏的情况。

当然,选择无人下潜,也不用过多考虑潜航器内部的生命维持设备,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随着蛟龙四号潜航器的不断下潜,指挥室内的大屏幕上传来了深海的画面,在强光大灯的照射下,各种寻常难以见到的生物也都在屏幕上暴露无疑。只是,这些都没有研究价值,他们的目标只在深海,如果那生物出现在画面中,童周有信心一眼就能认出它。

六个小时之后,潜龙四号终于抵达预定水深。

“开启推进器,进行必要的姿态调整。”

余南静静地说着,脸上洋溢着自信和骄傲。整整六个时辰蛟龙四号没有发生任何突发情况,就足以证明他们的产品是成功,稳定并可靠的。

推进器开始工作,蛟龙四号完成了姿态调整开始在米的深海中漫步,它悬浮在海床上方,如同一条胖胖的鲨鱼一般,搅动水流,并传回它看到的一切。

而此时童周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寻找那可能熟悉的生物。

时间流逝,蛟龙四号看到了很多深海中潜伏的物种,其中大多数在资料库里都有记录,科研的意义和价值虽有,但绝非那样震撼。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找到那蕴含魂石物质的生物。

整整两个时辰,蛟龙四号在海沟中已经漫步了四万多米,而童周却一直保持着沉默,显然是还未真正发现目标。

余南沉吟着说道:“接入第二卷钢缆。”

他的指令刚刚发出,一道刺眼的闪光便照亮了整个大屏幕,所有专家都大惊失色。

“这是什么?”

那光芒实在刺眼,余南手下的一位专家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说道:“报告,这应该就是蛟龙四号大灯的光芒,前方应该有物体反光。”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莫名亢奋,一万三千米的海底会有镜子?绝不可能,那必然就意味着未知,也意味着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