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勇士:“……”

不嘻嘻。

大秦的绝大多数官员都不靠着俸禄吃饭,罚俸三年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降职三级?

要命啊!!

早知道不嘴贱了。

【第二次相遇是在战场之上。

秦末起义爆发后,陈平投身反秦斗争中,他选择投奔了魏王魏咎。

魏咎不愿意采纳他的谏言,只是大肆敛财,贪图享乐。

然后……

靖军如潮水一般铺天盖地。

无尽的鲜血与烈火交织在一起,将整个战场染成一片猩红。

陈平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极目远眺。

远远地,一匹骏马在军队后方疾驰而来。

马背上坐着的青年身着白袍软甲,英姿飒爽,格外引人注目。

与几年前那个随意洒脱的少年相比,此时的他已经完全不同。

即使一言不发,身上也隐隐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金戈之气,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因他而凝固。

是靖王——!!

陈平心头一震。

自从秦始皇驾崩之后,秦二世胡亥继位。这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不仅没有继承先帝的雄才大略,反而变本加厉地加重百姓负担,致使民不聊生。

最终,不堪重负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天下陷入了一片大乱之中。

先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紧接着,靖王赵子期和楚王项羽等各路豪杰相继登上历史舞台。

而眼前这位靖王,无疑是当今世上最具实力和野心的枭雄之一。

手握重兵,智勇双全。

一路攻城掠地,势不可挡。

陈平不禁回想起前几年。

当时,靖王曾向他伸出过招揽之手,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阵营。

但那时的陈平觉得靖王过于年轻,难以成就大事,所以拒绝了邀请。

(更重要的是当时靖王不算有权有势。)

可是如今,这座城池眼看着就要沦陷了。

尽管此刻选择投靠靖王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时机,但为了保护自己和妻儿的性命安全,或许这也是唯一能够让他们全身而退的办法了。

陈平在心中飞快地盘算着利弊得失,额头上不知不觉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下面的弹幕确实get不到其他点。

<大秦啊:是白衣啊!那个时期除了长辈离世守丧,根本不穿白衣……>

<我是秦始皇的狗:秦始皇离世后的那三年,靖高祖突然喜爱上了白衣,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不改,这是冥冥之中为父亲守丧啊!!!爆哭.JpG>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父子连心?!

若真要细细算来……

胡亥那家伙生性乖戾,估计忙着载歌载舞杀人放火,不可能有空。

而陛下的其他那些子女们,没有守孝的条件。

如此想来,当时为陛下守孝的也就是对自身身世尚且一无所知的十九公子和十五公主了……

嬴政的心头忽地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怪异情绪。微微抿着唇,伸出手轻轻地揉了揉小儿子的脑袋,轻声说道:

“你这孩子,倒真是孝顺。”

嬴晏听到父亲的夸赞,脸上露出了一抹极为自然的笑容,回答道:“这都是孩儿应尽之责,不足挂齿。”

只有他自己心中清楚,之所以会穿白衣,不过是因为想起了赵子龙的“千军万马避白袍”,想要趁机装一下逼而已。

不过这话,他当然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

眼前这一副父慈子孝的温馨场景,直看得周围众人羡慕不已,眼红万分。

在这片祥和之中,却有一人显得格格不入。

一心扑在事业之上的陈平。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大脑飞速运转着,不断调整着心中原本早已拟定好的计划。

至于魏咎?

哦,他好像还记得此人正在那遥远的武阳县吧……

嗯,看来必须得尽快想出个法子将其妥善处理掉才行。

【陈平紧紧地捂住自己的胸口,脚步踉跄着走向主将所在之处。

好不容易来到主将面前,陈平声音颤抖地说道:“将军啊!如今形势危急,请您务必三思而后行啊!趁着现在还有一丝转机,不如赶紧与靖王议和吧!”

将军站在原地,面无表情地看着陈平,但眼神深处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实际上,这位将军对于魏王魏咎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

他本是魏国原来的将领,当年秦国大军压境,攻打魏国之时,他都未曾全心全意地为当时的魏王效命……

若不是魏咎能占大义,以及他实在无法忍受大秦对他们长期以来的打压和严密管控,恐怕他根本就不会跟随魏咎起兵造反。

听到陈平这番劝说之词,将军心中不禁开始有些动摇起来。

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陈平见状赶忙又添了一把火,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

“将军啊,虽说靖王向来以爱民如子而着称于世,但毕竟他率军攻打进来与咱们主动议和完全是两码事啊!而且,就算不为别的,单单只是为了这满城无辜的子民着想,咱们也不能让战火进一步蔓延下去!”

要知道,每当一座城池被攻破之后,那里便仿佛变成了一个罪恶的天堂。

大多数普通兵卒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往往会通过大规模的烧杀抢掠等残暴行径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私欲。

而这种行为,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军队士气的手段,因此将领通常都会选择对此类情况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态度。

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哪怕是靖王也不例外。

但以善待满城黔首为代价投降则不同,靖王会主动收敛手下。

“更何况,靖王说不定见您爱护民众而让您管理此地呢。”

别人说不准,但靖王会,他有这种先例。

将军眼中异彩连连:“好,就按照先生说的办。”】

<我住长江头:哈哈哈,陈平演的好假。>

<星光闪耀:靖高祖也算是历史上比较爱民的了,可是他在打仗的时候还是会默认己方烧杀抢掳……>

<川流不息:哪里来的圣母?那个时代都是这样的好吗!!项羽知道吧?他屠城为什么当时没有士人批判他?那就是因为屠城虽然不常见,但也是在接受范围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