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即便朱元璋曾去过清朝领地,但对于这个面积甚至比明朝还要辽阔的王朝,是如何在科技上逐渐落后于人的,他依旧感到十分困惑。

而李世民及嬴政,更是初次目睹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幕。

特别是秦始皇赢政,面对即将衰落的大清帝国,心情格外复杂。

第一幕便是无数饱读诗书之士被投入监牢,并遭受非人待遇。

朱元璋率先表示不满:“岂能如此虐待文人!”

“对士人的处罚不应该太过严厉!大清朝竟这般狠毒,实在是让人感到无比的黑暗和窒息啊!”

李世民内心极为不忍,即便在他执政之时,也从未有过这样苛刻的行为。

察觉到众人的情绪已被调动,张北玄以叹息之态开口:“这就是未来中华学子之所以逐渐落后的其中一个缘由。”

“这是文字狱。一旦有人的文章冒犯了君主,则会被投入监狱接受严刑拷打!”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子民遭受这样的残忍对待,因此现场一片静默。

牙齿紧咬,朱元璋质问:“难道在整个大清的历史里,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吗?”

面对此疑问,张北玄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朱元璋满怀愤恨地道:“如果不是这帮人作恶,中华大地怎能沦至此境地?”

“那么我们还能坐视不管么?”被激起的斗志让李世民站立起身,“立即行动,把这些蛮族清除出华夏!”

然而,张北玄微笑道:“各位稍安毋躁,其实还有更重要原因。”

“晚清时期衰弱的根本,在于其八股取士制度僵化了人们的思想,导致所有人都只专注于科举功名而轻视技术进步。”

“三百余年过去,外国的力量与日俱增,可满清则不断沉沦——不仅科学技术滞后,并且民众无知,风气败坏,最终造成国家实力衰退。”

他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推动明朝掌握现代文明成果和技术。

“我们必须促进各行各业如医学、教育、交通等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他也强调要培养出更多优秀青年学习先进的理论与实践。

“比如内燃机原理或者电力工程之类的尖端领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提升自我。”

听完这段话,两位古帝王陷入沉思,

很长时间后,朱元璋再次抬头望向张北玄询问:“依你看,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陛下身为皇室中坚力量,理应引领群臣深入学习先进知识,以此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对于这个建议,朱元璋点头表示赞同,“的确该这么做,朕将带头倡导科技进步。”

不过,紧接着张北玄又指出一个事实,

“积习难改往往有多方面因素影响。实际上清朝之所以在科技层面落后,也有受到前朝某些策略的影响,”

这立刻引起周围人们的议论。

\"怎么会和您扯上关系呢?若真如此,我们岂不就成了历史罪人?\"

张北玄接着说:“超时代的技术产生离不开强大实体经济与开明理念的支持;缺乏基础物质条件、工业设备和技术是问题关键所在;正确的科学指导思想同样重要。”

“晚清国力衰退,正是因为基础资源短缺以及工业化程度低下造成的。”

讲到这一步,他停顿了一会儿观察听众反应,然后大声宣布:“现今的大明正处于蓬勃兴起阶段,切不可故步自封!”

闻言,朱元璋严肃地质询解决方案,

\"国师直说吧,究竟怎样才是最佳选择?\"

对方明确回复,“开启国际贸易渠道,打破孤立政策壁垒。工商业与农业同等重要并重发展。”

这些观点显然颠覆了在场大部分官员的传统认识。

即使是像嬴政、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也为朱元璋担心不已。

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工商业远未发达至可替代农业的地位,因此根本不存在优先排序的问题…

可是朱元璋却不得不面对现状:由于过度限制对外交流导致市场机制失衡严重,现在若要转变思路恐怕困难重重。

不仅朱元璋对此不满,李世民和赢政亦感到不满。

毕竟,国家的强大依赖于农业的繁荣。

若无稳固的农业为基础,再繁华的国度也只能像是飘在空中的虚幻泡影。

张北玄所提出的主张,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无疑是要将大明的基础根基摧毁殆尽。

他似乎能够洞察到众臣内心的疑虑,镇定地发言:

“各位,你们了解大明究竟拥有多少资源吗?

金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通过财富,我们便能够购入海量的谷物、布匹及丝绸,并进一步将其兑换为珍贵的金银珠宝!

凭借这笔巨资,足以保障民众未来数十年间衣食无忧!”

指向外面劳作的人们,张北玄高声质问:“可是那些人,那些百姓手中真正握有什么?

除了手中的简陋工具,他们靠双手艰难耕种着每一片田地。”

这番言语使得在场之人陷入了沉思。

确实,这笔钱财可以使普通百姓过上温饱无忧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但对于大多数富户来说,他们会优先选择购地储藏粮食等物品,而不愿意让这些物资进入市场流动。

“而有了这样一笔资金后,还能用来投资建设更为先进的纺织厂、瓷器作坊甚至是茶叶加工工厂等项目,”

张北玄继续讲道:‘这样的经济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更能促使我朝整体经济水平实现持续增长,这才是推动社会向前迈进的正途!”

“但前提条件必须是人民乐意参与消费与贸易活动。”

沉默片刻之后,朱元璋眼中闪烁出一丝光明,“你说得不错,只要能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生活,即便因此承担一定责任也无所谓。

然而,这也可能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关闭国门对外交往的政策真能就此改变吗?”

张北玄说道:“老朱你,所顾虑的是担心失去对市场的控制权,以至于某些投机商人借此操纵市场价格,动摇政权基石;”

“亦或是农民纷纷离开田地投身商业领域,最终造成食品供应不足的局面。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情明显舒缓了许多。

“理解咱的人,还是你呀,”

“对于这些问题,其实也不难找到解决办法——加强官方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运用所谓的“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就是关键所在。”

说到这里时,朱元璋露出了迷茫的眼神,显然不太明白何谓“看见之手”。

张北玄接着举例说明,如应天府遭受洪灾导致米价暴涨之时,地方朝廷首先开放库存释放粮食,以平抑价格并严惩恶意哄抬物价者的行为,就属于此类具体措施。

如此一来,终于让听众有了大致的认识,连徐达都频频点头,仿佛真的明白了其中深意。

“也就是说朝廷所做的行为是可被察觉的吧?”

朱棣低声问道,但声音却异常响亮. 正值此时大家都在专心思考,故此他的嗓音几乎响彻了整个殿堂. 随即他就感受到了其父从皇位上投来的冷峻目光.

那眼神似乎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知识浅薄就得勤奋学习!

不过相比起“可见之手”,还有一种力量同样重要。

张北玄笑着说道.嬴政与李世民齐刷刷望向他,满怀期待想获得满意答案。

缓缓地,国师开口: “它就是市场本身.市场? 你是指什么? ”

四皇子困惑地转向长兄寻求解释,发现朱标也同样困惑不解.

“四弟别打扰,我还没有完全听懂。”

朱标随便应付几句,继续关注张北玄接下来的话语.看到这一幕,燕王无奈至极,偷偷瞄了眼其他大臣们——

就连一向严肃认真的徐达也在发愣, 显然没听明白的远不止一个两个, 想到这里 , 朱棣突然觉得理解不了也很正常.

张北玄思索片刻后开口:“市场包含了人们、物资、资金以及各种约定。每个人在市场上进行生产和交易时,都希望能获得利润,最终所有人都能得到好处,这就是所谓的‘无形之手’。”

赢政与李世民微微点头,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朱元璋接着说:“国师的含义咱懂了,这双无形之手能够让众人共同受益。”

张北玄点头确认:“确实如此,它生来就带着获取利益的使命,但这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过度的行为出现。”

“但这只无形之手难以界定好坏,就如同一个孩童,有时候让人觉得亲切可人,有时候又顽皮不堪,所以需要官方给予正确的指引。”张北玄补充道。

朱元璋询问:“比方说恶意囤积物品,哄抬价格这种现象?”

张北玄赞赏地看着朱元璋:“陛下洞察力敏锐,确如您所言。”

相比之下,赢政和李世民显得略微不自在,无论怎样解释他们心中依然存有疑问。

这也难怪,毕竟各自主政时期的社会环境不同。

假如是由赢政或李世民来领导这个新兴王朝的话,可能比起朱元璋会更加开放包容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