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 第67章 好孩子,真不亏是咱的后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好孩子,真不亏是咱的后代!

“当时朝廷动荡不堪、官场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可能需要十数甚至几十年才能升迁至高位,在此时变得极为容易。”

“两年之内,自金榜题名起,先后任翰林、礼部侍郎直至大学士,跻身内阁决策层,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晋升速度。”

“随地位提升和帝王恩宠加深,反而使魏更加肆无忌惮,他滥用信任谋取私利、贪污敛财、结党营私行为屡见不鲜。”

“最终,当反贼攻入京师之际,他还恬不知耻地以首辅身份投降李自成,为了保命,甚至公开批判朱由检,号召同僚背叛大明,投靠叛军!”

听完这番叙述之后,朱由检气得几欲昏厥。

简直难以置信!

赐予如此殊荣提拔他做状元,短短几年就让他位极人臣;

而今却背叛大明,还敢于公然贬损自己?

真是岂有此理!

简直令人愤怒!!!

朱由检脸色铁青,双拳紧握,破口大骂道:“真是畜生!我简直是瞎了眼,竟然对这样一个狗都不如的人掏心掏肺!”

“你啊,也不用如此恼火,毕竟你重用的人里,十有八九都是像魏藻德这样的人物。”

张北玄白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

朱由检当时气血上涌,脸上青筋暴起,眼神怨恨地盯着张北玄。

这小神仙说话也太过分了吧?

朱元璋哼哼两声,开口说道:“你也别怪张北玄话说得这么直白,如果不是你自己急于求成,哪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一个普通的状元,才刚刚进入朝廷没多久,你就让他在短短三年内连升七品,担任内阁首辅。”

“没有经过一点磨砺锻炼,他能脚踏实地干点正经事吗?”

朱由检的脸色一阵发红,却一句话也不敢回嘴。

确实,他太急功近利了。

要不然,也不会被这么多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

此时此刻,在京城的一座宅邸中,众多高级官员与勋贵们早已齐聚一堂,商量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魏藻德则悠闲地坐在最中间的位置上,悠然自得地喝着茶。

“阁老,你说句话啊,我们当下该如何呢?”

“不要急,阁老是我们的领路人,一定会给我们拿个主意。”

“可是现今陛下,有意放弃顺天府,那我们这些人将何去何从?”

“无论阁老怎么吩咐,我们都愿意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大殿内,每一个权贵都表示愿意跟随魏藻德共进退。

见时机成熟,魏藻德缓缓开口:“各位请放心,陛下虽已出城了,但京师还在我们手中,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全保障!”

“等到闯王率领的起义军到达之时,我们可以开城门归降,将来改朝换代时,说不定咱们还是从龙之臣!”

这些官员们一听,立刻喜出望外,纷纷表示赞同。

“首辅大人果然高明,这个想法太妙了,我早就不想在这狗屁朝廷当官了。”

“等闯王来了,我肯定率先出城迎接。”

“据说闯王很讲义气,乃是仁义之君,从未加害过官员,若见到我们的投降,定会大喜过望,还会给予优厚赏赐。”

“哈,说得好极了,闯王绝不会像朱由检那样,自己穷困潦倒不说,还要向我们索要钱财。”

谈论起义军时,所有人都面带微笑,满心欢喜,好像他们的媳妇要来了一般。

没有人担心朱由检的生死,更不在意会不会亡国。

他们只想着如何保住地位财富,哪怕背叛大明也在所不惜。

……

第二天。

朱元璋没有片刻迟疑,

立刻启程前往山海关。

此地距离顺天府并不远,若速度快的话,几天内便可抵达。

此次撤离,朱元璋、朱标、朱棣以及朱由检,带领精挑细选的新组建部队出发。

路上,老年的朱元璋身披铁甲,骑乘一匹骏马,英姿飒爽地走在队伍最前方,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征战沙场的日子!

威风凛凛!

身旁,朱标与朱棣也都情绪高昂。

特别是已经多年未上战场的朱标,再次体验到年轻时的感觉。

朱由检安静地跟在后头,与张北玄一道不急不缓地前行。

骑着战马,随同大军前进,没有任何皇家奢华的待遇。

这是朱元璋特别规定,希望能让所有人明白,在这支队伍里,大家的地位平等,没有谁高谁低之分。

于是,朱由检遵照朱元璋指示,老实骑行于战马之上,紧跟朱元璋身后。

“咱说张北玄啊,反正也没啥事可做,不如你就跟咱聊聊,咱这后代,究竟干了那些事?好让咱了解一二。”

朱元璋悠然地调转马头,笑着来到张北玄身边。

原本还提不起劲的朱由检,一下子来了精神。

他对此也很好奇,想知道后人又是怎样评判他的?

朱标和朱棣兄弟俩见状,也凑了过来。

张北玄笑了笑,点头说:“既然这样,那我就告诉各位,朱由检的一生吧。”

朱由检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错过一丝重要的信息。

“其实啊,这朱由检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张北玄皱着眉头说道。

“他起初并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一上位便着手改革,勤勉治国,并且生活简朴。”

张北玄继续说道:“就连衣服破了,也不愿意扔掉,而是不断修补。”

“他的皇后同样节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有时候甚至像马皇后一样亲自织布来换取银两。”

听到这里,朱元璋惊讶地看着旁边的朱由检,颇为赞许地点头道:“你小子还不错,既懂事又能干,确实难得。”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只不过可惜了你,得面对那么一个烂摊子。”

朱由检眼眶微红,仿佛多年来的委屈终于被理解了一样,哽咽道:“先祖啊,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不能让祖先留下的江山败在我手里。”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孩子,不愧是我们老朱家的后代,有志气!”

在一旁的朱棣不甘落后地附和道:“父皇说得对,真有我的风采。”

朱元璋瞥了朱棣一眼,却也没有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