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听楚放这话,叶锦秀大概就猜到了楚放近段时间以来恐怕是为了国事烦心。

叶锦秀抬起手招呼了婢女,让婢女把孩子抱走了,楚放顺势靠在了枕头上搂着叶锦秀。

叶锦秀张口问道。

“陛下最近可是有什么烦恼?军制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楚放叹了口气没错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们,他们并不愿意将兵权随意交出来,担心朕会趁机对他们下手。

其实他没有这种想法,也是正常的男人主。如果站在他们的位置上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如今他是一个帝王。

自然要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考虑,更何况把病全集中到自己的手上,好处还是非常多的。

叶锦秀拍了拍楚放的手被宽慰。

“陛下要是想不出办法就暂时不要去想这些事儿了,把他们抛之脑后。不如来和我一起想一想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吧!”

楚放点了点头说道。

“也是孩子都出生了,名字还没有去呢,按理说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应该选定几个名字的,是我这个当父亲的不是。”

“陛下可千万不要这样说呀,你是因为太忙了,所以才没工夫,我们现在一起取名字也可以呀!”

楚放想了一会儿拿来纸和笔写下一个字。

“孩子要叫楚瑄吗?”

“没错,这个字朕很喜欢,对了,到时候这孩子举行百日宴的时候一定要大赦天下,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希望他能够得到全天下人的祝福。”

叶锦秀幸福的依偎在了楚放的怀里。

在这两年内,楚放励精图治。将大乾发展的更加繁荣强大了,而且在这两年期间他的那50万新军,每天都在不断的增强实力。

这天楚放在朝会的时候,又说起了君权改革的事情,由一批武将站出来立刻反对。

“陛下这事儿两年前就已经提过了,如今也没见改革出个什么效果来,不如就此放弃吧!”

“没错,陛下改革什么效果都没有,那不如就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编辑又有蛮夷来骚扰了,不如就让我带兵去攻打他们。”

楚放听了他们的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怒斥一声。

“大胆!朕提出的想法岂是你们能随意反对的朕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就这么决定。了,军制必定要改革,而且朕一会儿下了朝会之后就会立马将赵令颁布下去。”

“陛下难道是想要看着我们大乾被那些满以之果不断进犯马一旦君权集中的话。那到时候我们镇守的地方又该如何呢?”

楚放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后果,但是他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了,不过就算楚放如何说这些将领们也是极度的抵制楚放提出来的军制改革。

楚放让手下的几名将军前去拿回兵符,结果遭到了这些人的反抗。

得知此事楚放二话不说,直接将自己两年内训练出来的50万新军调动了出来。

这50万新军刚一出现横扫各地。

新军的实力非常的强劲,而且楚放将自己以前在书上学到的知识全部都用到了这支军队上,所以这支军队的实力极其的强大。

那些将领们刚开始得知楚放暗中培养了50万的大军,还有些忐忑不过在得知他只培养了两年的时候就有些不屑一顾了。

因为要将一支军队真正培养出来的话,光是两年那可不够。

但没想到楚放的心腹手下带领着这支大军,不断的征战将一些不老实的将领全部都给除掉了,他们所到之处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兵权给收回来。

终于在一年以后,那些反抗改革军制的将领们全都被楚放的这支50万大军给制裁了军权,得以改革成功。

兵权全部都被收回到了楚放的手中。

经济文化两开花,兵权也回到了楚放的手中,随着国家各项事务步入了正轨,楚放和叶锦秀两人一起并兼治理天下。

在楚放和叶锦秀的统治下生活在大乾的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也变得日渐富强起来了,而且由于楚放以前推行的各种文化制度,导致文化经济也繁荣发展。

叶锦秀掌管的经济也肉眼可见的发展的非常之好,国库非常之充盈,而且经商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明天还有一些人开始研究起了科技。

在楚放和叶锦秀两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大乾只用了5年的时间,国力不仅恢复到了巅峰。状态甚至还更胜一筹。

由于科举制的推行,使得国家人才辈出,很多官员被下放到各地治理民生,光明一条新生活的其乐融融。

尤其是楚放在两年内培养出的那支50万大军但凡出征都是百战百胜。

在这期间北门两次派军队来竞赛,边境都被这支军队打的落花流水。

虽然说只有两次对外征战的经历,但是足以让世人都知道这支新军的强悍实力了。

得知楚放居然培养出了这么一支军队以往那些试图和楚放抗衡的国家已经开始胆寒了。

还有很多国家羡慕大乾的超强国力,带来了很多当地的礼物,以及金银财宝表示想要成为大乾的附属国。

楚放得知此事之后派人好好招待了他们还欣然接受了他们的请求。

大乾的附属国一年比一年更多,光是每年的进贡就足以填补国库。

又是一年国庆日到来这一次楚放脸上稍微多了些沧桑,叶锦秀却依然貌美如花,他们的孩子也已经开始上学堂了

国庆日当天万国来朝众多的使者带着异国他乡的宝物纷纷前来拜见。

楚放场面十分盛大恢宏而精诚。当地的百姓对于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为在这两年以来他们和国外开通了贸易港口,时不时的就有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来他们这里做生意。

甚至还有一些外国人,因为喜欢大乾的文化和经济直接定居在了这里。

还有一些使者则是派了他们国家的学子来这里学习各种孔孟之道。

刘友臣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不过他人逢喜事精神爽,据说最近连连升官,拜见楚放的时候也是喜气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