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好后,外面传出马车夫的声音,
“王爷,您没事吧?
都怪这个疯婆子,突然出现挡在面前。
要不是马车停得快,她就没命了!”
马车夫骂骂咧咧,又不能直接下马去赶人。
只好大声喝骂,要这婆子快离开!
连明以为这是个小插曲,但马车一直久久未动。
他烦躁责问道,
“到底怎么回事?”
马车夫无奈望着这个婆子,回道,
“王爷,真不是小的故意。
实在是前面这个婆子,说有重要都事要跟你说,关于您的真实身世!
她一直不走,小的要驾车,她甚至往前直接撞到马鼻子上,小的看她是真不要命了!”
马车夫为难得说,这人不要命,他是真不敢碾过去!
连明直接掀开帘子,望了外面一眼。
却见到婆子突然变得惊喜的表情,直接跑到了马车边上,一直在敲那个马车窗,瞧着誓不罢休的模样!
连明望了周围,见已经有好奇的人停住脚步,观望这边的动静!
连明刚想出声让马车夫拉着这个婆子直接走,却见婆子窜到他跟前,忽然来了一句,
“王爷,您不是连家子,您是真正的龙子,这天下合该是您的!”
这一句,让连明的心震动!
理智让他呵斥,但人总有不清醒的时候。
于是,连明把婆子带上了一个酒楼的包间。
他坐着,盘着手腕间的佛珠,这是因为自己煞气太过,母亲去寺庙给自己求的!
连明经历最初的震惊,虽不知这消息的真假,但已经能稳定自己的面色,好整以暇问道,
“你又是何人?
跑到本王面前说这些不知四六的话。
你可知,本王只要把你献给陛下,也是证明本王忠诚的一个方式?”
婆子脱掉宽大的外衣,去掉遮掩,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露了出来。
此时的她面上满是泪水,看着连明的眸中带着怀念,激动得直接跪了下去,口中还喊着,
“小主子,奴婢终于找到您了!”
这标准的宫廷礼仪,还有这自称,都无不证实眼前这人是宫里出来的。
连明蹙着眉头,不快道,
“你该不会以为就一个称呼,就得让本王相信你的话,本王是这么愚蠢的人吗?
还是你背后的人,以为本王会是因为这个荒谬的身份被迷失了头脑?
哼,未免太小看本王了!”
婆子,也就是先华太妃的贴身宫女,李翠翠。
一个劲摇头,哽咽了好久说不出完整的话。
连明看了下天色,不耐道,
“行了,没有什么证据,就别到本王跟前杵着招人烦!”
话落,连明就想要离开!
这时,李翠翠已经差不多平复了心绪,嗓子沙哑,但说出口的话是能听清的,坚定道,
“小主子,你先别走。
听奴婢跟您讲个故事。
您去礼部的差事,也可有可无。
那为何不听奴婢讲呢?”
连明眸中闪过暗芒,这人调查得真详细!
他又坐回了椅子上,催促道,
“那你便讲吧!
本王倒要听听你口中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李翠翠松了口气,开始回忆起往事,
“您的母妃,先华太妃,名叫杨楚楚。
她......”
这是个有些复杂的故事。
杨楚楚是太后身边的婢女。
一日被先皇看重,封为了大应。
杨答应侍寝一个月就已经有孕。
当初的皇后,还是没有任何好消息传出来。
杨答应是皇后的宫女,理所应当也被归为皇后这一党,她也没有瞒着皇后,告诉了她这个喜讯。
结果皇后因为嫉妒,收买了杨答应的身边人,小果。
要小果在杨答应的安胎药里面加堕胎药。
但是,皇后不知道的是,杨答应曾经替小果挡了一回灾,相当于给了小果一条命。
小果把皇后的命令说给了杨答应。
杨答应伤心欲绝,又不知如何是好。
她只是小小的答应,如何能撼动皇后这一棵大树。
左思右想,杨答应想了个办法。
她假装喝下了那碗堕胎药,流产后变得抑郁。
皇帝来看也爱搭不理。
终于,有一天触怒了皇帝,给打入了冷宫。
当时杨答应亲自去求了皇后,让她不用说情!
杨答应入了冷宫,慢慢宫中也没了她消息。
但这恰好方便了杨答应,她在冷宫生下了一个皇子。
李翠翠哽咽道,“王爷,您就是那个皇子啊!”
连明冷声质问道,“杨答应既然是个答应,那又如何把本王送出宫,送到了连家夫人的身边,成了连家主的儿子?”
连明承认李翠翠的故事诱人,但其中发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他只能一一问清楚。
李翠翠丝毫不停顿回道,
'那是因为奴婢把您装在了采买车上,一起离开的皇宫。
至于您怎么到了连夫人身边,这事说来也是巧合。
当时奴婢只能出宫一个时辰,杨答应让奴婢给您找个好人家,代替她抚养您长大。
奴婢一人抱着一个孩子,着急又慌乱。
既想小主子您有个幸福的养父母家,又希望您能留在京城,将来有机会母子相认。
但奴婢一招不慎,竟让小主子您被一个婆子抢走了。
奴婢跟上去,却被拦于门外。
还是那个抢人的婆子偷偷跟奴婢说,她家夫人的胎儿一生下就没了气息,迫不得已只能去找个婴儿来代替。
正好见到了奴婢抱着小主子您,在找能够收养您的人家这一幕。
奴婢对外的说法便是您的父亲战死沙场,您的母亲生下您就要改嫁,因此让奴婢把您送出去。
那个婆子听到了便计上心来,就抢了您。
奴婢追上去,听完这个真相,觉得您能留在这家,也行,因为一看上去这家就不缺富贵,您能好好长大。'
李翠翠讲述的时候,连明很认真在观察她。
发现她说的时候每个字都很流畅,眼神也不躲避,要么就是已经提前编好的,要么就是确有其事。
连明想到母亲对自己那毫无保留的慈母模样,不像是知道自己非她亲生的模样,心思一动,问道,
“本王母亲知道她生的孩子其实没有活过来吗?”
李翠翠摇头,“这是一个可以要人头的大事。
奴婢当时不知道这是连家,以为是一户富贵的人家。
那婆子也把她们夫人说得特别惨,没有这个孩子,就会任由妾室压在头上,没有这个孩子挽回不了丈夫的心。
诸多理由,说得奴婢以为这个夫人是在后宅备受冷落的一个夫人。
后面奴婢再出宫,通过调查也知道了这是连家。
连家夫人压根不像她们说得那样。
奴婢就找上了门!
当时那个婆子才告诉奴婢真相!
这个孩子是连夫人一直念着的,是她盼了好久的。
她们压根不敢告诉连夫人这个残忍的真相,此生就当小主子您是连夫人的亲生儿子,不会有被发现的那一天。
奴婢一想,这样也好,您能作为连家正经的少爷长大,衣食无忧,富贵一生。”
连明继续问道,
“说了半天,你倒是说说当初那个婆子是谁?”
李翠翠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选择道来,
“是连夫人身边的齐嬷嬷!”
连明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能无声无息换掉孩子的也只有他母亲的心腹嬷嬷齐嬷嬷。
连明彻底严肃了表情,厉声问道,
“据本王所知,先华太妃生下了含景公主一女。
本王是先华太妃的儿子,未免太过可笑!
故是是能编的,但证据是假不了的!
李嬷嬷,你可能拿出证据?”
此时,连明心中是低沉的。
如果李翠翠的话是真的,他好像犯了大错?
李翠翠斩钉截铁道,
“小主子,您的后腰有刻着‘景明’两个字。
那是杨答应为了日后能与您母子相认,忍着心疼给您刻下去的,就是为了今天!
还有,齐嬷嬷知道这件事,您可以去问她!”
连明颤着声问道,
“所以周含景真是本王的亲妹妹?”
李翠翠否定道,
“不是,先华太妃当初第二胎生的是小皇子。
但是因为皇后娘娘先生了当今的陛下,娘娘害怕这个小皇子惹了皇后娘娘的眼。
谎称生的是公主,实际已经提前从宫外接回来一个女娃,做小公主。
小皇子则是被送出去,成了普通人家的孩子。”
连明被这一连串反转再反转搞得心头晕乎,忍不住嘲讽了一句,
“先华太妃真当后宫是她家开的,想送皇子皇女出去就能出去,想接普通婴儿进来就进来。
她的本事可太足了!”
李嬷嬷被噎了一瞬,还是忍不住反驳道,
“小主子,在您听来,虽是天方夜谭。
但其实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后宫皇后一家独大,对生了皇子的宫妃虎视眈眈。
当时因为各种原因长不成的皇多了去。
娘娘能够救您和小皇子,也是因为她多年在宫中培植的那几个心腹。
正因为娘娘当作婢女,更能体恤下人。
后宫中的下人也珍惜娘娘这份至纯至善,也愿意为了娘娘办事,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又有何妨!”
连明顿了顿,又问,
“那你现在来找本王的意思又是什么?
本王现在也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王爷。
又何须那个压根没有上皇族谱的皇子身份?”
这话说得实在有点违心。
连明是只拘泥于这个异姓王的位置吗?
单看原剧情他对周祈烽皇位的觊觎,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
不过,面对着不知道是敌是友,连明也算应对得体了。
李嬷嬷深深拜伏,磕了个头,
“老奴是三年前自请出宫的。
先华太妃临死前还在挂念着您和小皇子。
老奴既然认定她是唯一的主子。
自然愿意为了她肝脑涂地。
老奴在后宫埋伏着,就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
待求到了恩典,老奴就出宫了。
当时小主子您还在外领兵打战,老奴只能时不时去看看小皇子。
但如今您回来了,您吃了那么多苦,把敌人打出大周的边境,陛下对您什么奖赏都没有。
老奴心里为您不平,也不愿再瞒着您。
如今您有权有兵,只要筹划得当,您想登上那高位也是迟早的事!”
连明眸中闪过杀意,冷声道,
“嬷嬷慎言。
本王对朝廷的心,天地可鉴。
您年龄大了,还是得注意点!”
李嬷嬷有些着急,“王爷,您真是龙子,您也有那个实力竞争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如今您有木太师和封尚书的支持,再成为连家主,手中还握有兵权,只要您想做什么,没有办不成的!”
连明微眯的眸子忽地睁开,反射出冷冽的眸光,喝道,
‘李嬷嬷,注意你的言辞。
本王可不会因为你是先华太妃的旧人,对你心慈手软!’
李嬷嬷被吓一跳,面上表情有些凝滞,低着头应道,
“老奴听您的,不会再乱说的。”
连明让马车夫把李嬷嬷安排到他的私宅去。
自己则是缓缓步行去上值,眸中闪过明明灭灭的光,心中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下旨后,连明被皇帝召到了皇宫御书房。
御书房龙涎香味道浓重,透着一种威严的皇权气势。
周祈烽着一身金色龙袍,俊朗非凡。
目光下垂,见着行了一礼便直站着的连明。
直觉告诉他,连明在打量御书房的眼光不大对劲。
就好像多了些理所应当,视线也更加大胆。
周祁烽想起正事,也不跟连明寒暄浪费口舌,直接道,
“连王,你大胜回朝也有一个月了。
边关也没有大战,朕也不忍心你只守着边关。
既然已经封你为异姓王了,你就留在京城。
但边关总是需要有人去镇守,那二十万兵马也需要新的领头羊,你把兵符交出来吧!”
周祁烽直接就要兵符,这一直白的行为给连明搞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他以为,皇帝不会那么着急。
至少会找个合适的时机,好好安抚他,再循序渐进让他把虎符拿了出来,结果这是要明抢吗?
既然皇帝都不要脸了,只想要一句口头命令就要他交出多年的兵符。
连明怎么能愿意,要知道军队光靠兵符,并不一定能收服人心,要是弄出什么兵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