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转身重新走到皇上面前,盈盈下拜。皇上屏退众人,目光温和地打量着她,开口道:“苏瑶,你才情出众,朕有心栽培你,日后你便多参与宫中诗会,为我朝文化盛景添彩,你意下如何?”
苏瑶听闻,心中百感交集,这既是殊荣,却也意味着更深地卷入宫廷风云。她斟酌着词句,恭敬回道:“承蒙皇上厚爱,臣妾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皇上微微颔首,挥手示意她退下。
走出宴会大厅,月色如水,洒在宫中的石板路上。苏瑶脚步有些沉重,正思索着今后的路,却见慕容轩在不远处等候。见她出来,慕容轩快步上前,眼中满是关切:“苏姑娘,今日你表现出色,只是这宫廷复杂,往后行事还需多加小心。”
苏瑶抬眸,望向慕容轩,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多谢慕容公子提醒,今日若不是公子在旁,我怕是……”话未说完,却已心领神会。慕容轩刚欲再言,不远处传来苏婉尖锐的声音:“哟,这不是苏瑶妹妹和慕容公子吗?你们俩在这聊得可真投机啊。”
苏婉扭着腰肢走近,眼神中满是怨毒与嘲讽,身后还跟着几个平日里与她交好的贵族小姐,皆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妹妹,你今日可真是出尽了风头,连皇上都对你另眼相看,不过,这宫中可不是丞相府,有些事,你还是别太得意忘形。”
苏瑶心中恼怒,面上却仍保持着温婉的笑容:“姐姐说笑了,苏瑶不过是尽自己所能,为皇上和各位大人助兴罢了,哪有什么得意之说。倒是姐姐,今日的舞姿也让众人眼前一亮。”
苏婉冷哼一声,还欲再刁难,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走来,对着苏瑶说道:“苏姑娘,皇后娘娘有请。”苏瑶心中一凛,向众人告辞,随着太监而去。
来到皇后寝宫,苏瑶跪地请安。皇后端坐在榻上,神色温和,示意她起身:“苏瑶,你今日在宴会上的表现本宫都看在眼里,确实不错。只是这宫中的女子,哪个不是才貌双全,你若想站稳脚跟,还需谨言慎行。”
苏瑶连忙谢恩,表示定会铭记皇后教诲。皇后又叮嘱了几句,便让她退下。苏瑶走出寝宫,只觉身心俱疲。
回到丞相府,已是深夜。苏瑶刚踏入房间,小桃便迎了上来,满脸担忧:“小姐,您可算回来了,今日在宫里没受委屈吧?”苏瑶摇了摇头,坐在床边,陷入沉思。
她深知,从接到入宫圣旨的那一刻起,自己的命运便已被改写。这一夜,苏瑶辗转难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日在宫中的种种画面,她明白,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她,必须要在这复杂的宫廷与深宅大院中,寻得一丝生存的希望 。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苏瑶的床榻上。她从一夜的浅眠中醒来,只觉脑袋昏沉,却也明白不能再贪恋这片刻的宁静。小桃早已候在一旁,见她起身,连忙上前伺候洗漱。
“小姐,今日大夫人那边还没传来消息,不过依奴婢看,昨天您在宫里那般出彩,大夫人说不定正憋着坏呢,您可得小心着。”小桃一边为苏瑶梳理着如墨的长发,一边小声嘟囔着。
苏瑶轻轻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话虽如此,可她心里清楚,大夫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丫鬟在门口禀报道:“苏瑶小姐,大夫人请您过去一趟。”苏瑶与小桃对视一眼,整理了一下衣衫,稳步朝正厅走去。
来到正厅,苏瑶福身行礼,“给母亲请安。”大夫人端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串佛珠,眼皮都没抬一下,“哼,你还知道回来,昨儿在宫里出尽了风头,可真是长脸啊!”
苏瑶低垂着眼帘,恭敬地说:“一切都是皇上的恩赐,女儿不敢居功。母亲若是有什么吩咐,还请明示。”
大夫人将佛珠重重一放,“明示?我看你心里清楚得很!你妹妹苏婉因为你,在皇上面前都没了光彩,你打算怎么补偿?”
苏瑶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母亲,昨日宴会上,姐姐的舞姿也备受称赞,何来没了光彩之说?若姐姐真有不满,待我寻个机会,向姐姐赔罪便是。”
大夫人正要发作,这时,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夫人,不好了,宫里传来消息,说皇上要举办一场诗词大赛,邀请朝中大臣家的女眷参加,这……这可如何是好?”
大夫人一听,脸色骤变,“这皇上怎么突然搞这么一出?苏婉那丫头,诗词功底平平,这可怎么参赛?”说完,她恶狠狠地看向苏瑶,“苏瑶,这次你必须帮你妹妹,若是她在大赛上出了丑,你也别想好过!”
苏瑶心中无奈,却也只能应下,“女儿尽力而为。”
回到房间,苏瑶陷入了沉思。她明白,这诗词大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若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或许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可若是被大夫人和苏婉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小姐,您别发愁了,要不咱们找慕容公子想想办法?他学识渊博,说不定能帮上忙。”小桃在一旁提议道。
苏瑶眼前一亮,“对,我怎么没想到,只是不知慕容公子愿不愿意帮忙。”
正说着,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苏瑶小姐,慕容公子派人送了封信过来。”苏瑶连忙起身,接过信件,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闻皇上将办诗词大赛,知姑娘必有困扰,若信得过在下,明日巳时,城郊桃花庵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