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 第236章 阆九属于那深藏不露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6章 阆九属于那深藏不露的

和方太傅薛师二人商议过伏亓的事,阆九川就没想久留,他们找到的资料要查看,但实地,她也是要跑一趟的,书上所言,都是上位者按着自己的意愿书写的,只要在旧址仔细看过,才能解开伏亓和那些伏家军为何重复在以身殉城那一日的谜底。

此事说毕,阆九川就想走,可忽然想到书局看到的事,便多问了一句:“薛师,那柳风先生,长的什么模样?”

薛师一怔,道:“能是什么模样,不就两个眼睛一个嘴,长得还没我俊。”

阆九川嘴角一抽,想了想,还是把书局捡的那个残缺魂魄给从小九塔内弄了出来。

薛师和方太傅:“!”

好嘛,一个古人将军,现在又来一个,小丫头带鬼在身上,是要养什么阴兵团不成?

不过,此人的衣饰,倒不是很复古,倒像是二三十年前的物料。

“这是我在德胜书局捡来的,劳烦两位看看,可认得此子?”阆九川把那呆滞的魂魄给抬起了头。

虚弱的魂魄,青白的鬼脸,和煞气腾腾的伏亓站在一处,形成鲜明的对比。

薛师眯着眼睛细看,摇摇头:“不认识,太傅呢?”

方太傅也摇头,道:“我也不曾见过,不过这衣饰,倒像是先帝主政十八年的款,我记得当时姑苏罗家献出一批水墨软烟罗为朝贡,先帝大喜,当时就很是时兴水墨花样,尤其是学子,无不以此为雅。”

两人看向那魂魄身上的衣饰,果然那穿着细布染着水墨画,很是雅秀。

薛师也想起来了,道:“您一说我就记起了,那时先帝酷爱山水墨画,有朝中不少官员都做一套以水墨渲染的绸缎为春夏私服,文人学子就更是了。那盛怀安中状元游街时,腰间还挂了一个水墨画锦绸荷包,引得不少人眼红。”

“他是谁,你问他不就得了?”

阆九川说道:“此人丢了二魂五魄,只是一道残缺的魂魄,要问出他自己是谁,还有些难度。”

尤其他这一魂二魄也很虚,浑浑噩噩的,怕是现在都不知自己在何处。

“在书局捡的?”薛师有些讶然,道:“你不是说有文人学子的地方文昌气重,一般的孤魂野鬼轻易不敢近的,何况那是书局,那么多的文人,又有那么多书,也算是文昌之地吧?”

“凡事无绝对,一般的孤魂野鬼确实不敢擅闯,以免被正气伤着魂魄,但要是有人带进去就不好说,或者他自己跟着谁进去了,或是因为别的媒介。”阆九川道:“我捡到他,也是巧,是在您说的柳风书集状元卷那页找到的。”

薛师皱眉,看着那人,总感觉阆九川这是话里有话。

看他们不认识,阆九川就把那人重新收了起来,道:“伏将军的事,就有劳两位了。”

她告辞出门,在两人的护卫小厮惊愕的眼神下翩然离去。

薛师顺着护卫的视线看了一眼,脸色微绿。

破坏严重,这荷包要大出血了。

方太傅说道:“一会再让掌柜的上来估算损失,按价赔偿就是。你且和我说说,那阆家九姑娘,是怎么个回事?阆家有孩子在玄族学艺,倒从不曾听说过。”

薛师摇头,和他重新坐下,挑着能说的说了几句,道:“本来因为玄族的风行,我对玄一术还是嗤之以鼻,但如今却是知道,真正有本事的,都不会像某些族高调。”

像阆九川这样,才是属于咬人的……嗯,属于深藏不露的!

方太傅蹙眉,声音微低:“你素来是个嫉恶如仇的,也不怕得罪谁,但还是要收敛一二,皇族也是玄族出身,莫要因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连累了家人。”

薛师拱手拜谢:“多谢您老提点。”他又问:“伏亓将军那事,您怎么看?”

方太傅叹气:“皇权皇权,只要一日权在手,史书要怎么写,都随上位者的心意。律宗时期,弄得民不聊生,各地藩王各有心思,内乱不止,外乱又常骚扰各个边境,甚至还割让城池但求安稳,可见当时的朝廷腐朽,皇朝没落。”

他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道:“伏家世代忠良,光是伏家军就有二十万,到了律宗期,一再削减人数,甚至想夺回兵权,奈何蛮夷虎视眈眈,才不敢夺,不然蛮夷早就入侵中原,取了律宗的命。伏家有兵,却忠君,可惜敌不过朝廷腐朽,贪官横行,卡粮草拖欠军饷,再有雄兵,也难养兵,手中无粮,军需又补不上,你能怎么打胜仗?”

薛师沉默,俗话都有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是有人,没有米下锅,怎么煮饭?

打仗就更是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连军需都没有,就算有,也是有了上餐没下餐,没有粮草补不上,仗难打又久等不到援兵,叫人怎么打?

“律宗当政时,年年打仗,后面更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伏家多少儿郎死在战场上,都是因为战事频繁。其实到了伏亓守烽火关时,若伏家尚有不少男儿在军中,律宗帝是断然不敢那样让史书那样记载伏亓的,投鼠忌器,他也会怕伏家真反了,可惜伏家那时只剩下妇孺老幼。”

“那也不能不干人事吧?要说伏家子是欺世盗名之辈,我无话可说。但人家是为国卖命的,死后都不得身后名,太不值。”薛师目露悲凉。

方太傅的声音低不可闻,淡淡地道:“不管谁当皇帝,都只会想流芳百世,而不是背负骂名的,律宗也不会想担一个昏君之名,能甩锅,当然极力甩。君主不会认为自己有错的,错的只会是臣子。”

所以,不管真相如何,只要律宗不想承认是他昏庸导致城破国亡,就必会拉人顶锅。

失去威胁的伏亓,就是背锅的那个。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也不远止伏亓一人,远的不说,就眼下平宗朝,不也……

帝王心,有很多时候,又狠又毒。

方太傅感觉嘴巴发干发涩,想要喝一口水润润嗓子,看着地上的茶杯碎片,只能干咽口水。

今日,刺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