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盛循循善诱,“那都是不好的货,我能拿出来糊弄兄弟吗?你想要,我必然给你拿最好的,这才对得起你。”

余庆道:“少废话,多少钱一匹?”

“之前的九两已是最低,我也不要啥利润,咱们还按这个价。”

余庆呵呵,“我买一匹织锦,你卖我九两,我要一百匹还卖我九两?!黄掌柜,生意要是这么做可就没意思了,七两一匹,若是您同意,就到鸿福客栈去找我!”

余庆说完便下楼,直奔鸿福客栈方向。到了地方他又兜了一圈,确定无人跟踪,这才从后街回去。

黄盛无比窝火,猛灌了几口酒,小厮道:“爷,货越压越不值钱,七两价低,总比压在手里强。”

黄盛暴怒,又是一脚踹过去,“那不擎等着赔钱么?爷的事儿还用你做主?滚!”

小厮捂着肚子一溜烟下楼,气哼哼道:“只听了几个京城人胡沁,就拿了这么多衣料回来,赔钱都卖不出去,该!”

黄盛嘴角起了燎泡,一连几天都没睡好。一百匹啊,卖出去就能卸下两成的担子,只是,那小哥太黑,给的太少了。

不算其他花费,光织锦的成本就得八两一匹,可小哥只给七两啊!

一百匹,那就是干赔一百两,早知道这样,给杜春枝的双倍定金那么痛快干啥啊!

他正拍着大腿上火,华锦阁又来了大主顾。

这是府城的豪门大户,来人是李管家,进门就要新款织锦。

这是时来运转了?

黄盛乐得眼睛笑出了褶子,“李管家亲自来选衣料,是要给家里的小姐们用?”

李管家道:“哪里,小姐们怎会用这个?最近府里丫鬟要做新衣,都说华锦阁的料子好,夫人就让我选一些回去。”

丫鬟用?

咔吧,黄盛的心都碎了。

“李管家,我家这织锦价钱可不低。”

李管家早有成算,“府里以往给丫鬟用的,都是二两一匹的料子,这新货看上去不错,合该贵一些。”

黄盛也不敢多要,他坚持自己的底限:“九两一匹。”

“什么?!”李管家嗓门老大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华锦阁可真敢要价啊,九两!你怎么不去抢!”

李管家拂袖而去,“府城谁不知道,你家这料子就是给丫鬟穿的!明明是便宜货,却要卖出几倍的价,真是盲人追瞎马,不往好道上赶啊!”

这一回,黄盛深深体会到,“丫鬟穿的”四个字破坏力有多大。他颓然坐下,又是骂李管家,又骂那压价小哥。

接下来的几天,织锦依旧卖不动。不仅如此,来华锦阁的客人也越来越少了。

黄盛越发心急,在铺子里一刻也待不住,索性出门散心。他坐在益丰茶楼里,刚端起杯喝茶,就听惊堂木一响,《相府千金》的故事又开始了!

坐在临近茶桌的也不知是哪家小丫鬟,她旁边还有位嬷嬷,看样子,两个人是趁着出门采买跑来听评书。

黄盛心里烦躁,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听?都是后宅妇人的手段,这帮娘们怎么就这么喜欢呢?

大约过了两盏茶时间,今日的评书讲完了,满座意犹未尽,很多人隔着桌讨论剧情。

邻桌那小丫鬟好奇地问:“这位大叔,你也爱听相府千金?”

黄盛想说,谁爱听这个?要不是刚喝上茶不想浪费,早就走了!

他眼珠一转,不能这么说,咱还得跟这小姑娘套话。

于是他道:“相府千金历尽坎坷,终于夺回她的一切,真是荡气回肠,谁能不爱听?”

小丫鬟眼睛一亮,“大叔,你最恨哪个人?”

黄盛:“……”

“我刚听,没来几次,前面讲了啥都不知道。”

这下可好,小丫鬟立马打开话匣子,将故事从头讲了一遍。有疏漏之处,旁边的嬷嬷还给她纠正。

黄盛被迫听故事,脸都笑僵了,好不容易等到小丫鬟讲完,状似无意问道:“来听书的姑娘们穿得都很齐整,也不知用的哪家料子,是不是华锦阁的?”

这转折太硬了,小丫鬟愣了一下,说道:“绝不是华锦阁的,我们府上的小姐们说,整个府城,就属华锦阁的料子旧,都是好几个月前的陈货。”

“陈货?明明刚进了一批新的,怎么会是陈货?”

“你说那批呀,”小丫鬟哈哈笑出声,“那是府里一等丫鬟穿的料子,我是二等丫鬟,暂时穿不上,等姐姐们穿旧了或许会给我。”

黄盛差点儿没吐血!

回去以后,他咬了咬牙,终于做出决定。

如今行情就是这么个行情,硬撑下去肯定会把自己拖死。

不如就七两一匹给那小哥,叫他拿走一百匹,自己手里有了余钱,也好上些新料子回来。

这一回真是伤筋动骨,“全是陈货”、“丫鬟穿的”,这些传言造成的口碑损失,怕是几个月才能救回来。

黄盛心在滴血,上次给杜春枝八两,算是稍赔点儿。

这次给小哥的价低至七两,已经变成少赔点儿。

一定要就此打住,再不能妥协,不然真就赔个底儿掉了!

他站起身在房里来回踱步,盘算着明日去找小哥的事儿。那小哥一看是外地的,趁着他还没听到“丫鬟穿的”这些传言,赶紧把货转给他。

第二天一大早,黄盛换了身得体的衣裳,前往鸿福客栈。

他一进门,小二就高声喊道:“客官里边儿请!客观是打尖还是住店?”

黄盛道:“我来找人。”

“您找哪位?”

“住在天字一号房的于大广。”

小二笑道:“客官是不是记错了?天字一号房被陈公子包了两个月,没住过别的客人。”

旁边过来另一个小二,“前些天,地字一号有个姓于的,但他前天就走了。”

黄盛心里一惊,“他是不是个小哥?是不是十七八岁,是不是外地口音?”

鸿福客栈可是大店,每日住客这么多,小二能记住姓啥已经不错了。但他们向来不得罪客人,于是含含糊糊道:“对对对,您说的都对。”

“知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客官,凡是住店的,大多是来府城办事,办完事儿就回家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