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服饰
“前宋贞观(西夏崇宗李乾顺的年号)四年(1104),老臣因谋归宋,被罢职。”
仁多保忠一身羊皮袄尽管崭新,此刻说起来倒也有些激动:“老臣的拳拳之心,还请官家收下,只要是殄灭西夏,老臣赴汤蹈火,哪怕手持利刃做排头兵,也都愿意。”
一时间,满营文武不禁面面相觑,如果是大小梁太后,是汉人里的宋奸。
那仁多保忠就是西夏奸。
其对西夏的用力程度,甚至超过了想要战功的帅臣们。
“仁卿请起。”
武洪当即上前,握住了仁多保忠的手,微笑着问道:“仁卿老骥伏枥,拳拳之心朕又如何不懂?便与高丽名臣郑卿一般,且先做朕的翰林直学士,待殄灭西夏后按功行赏。
当然,朕已经打算好了,殄灭西夏之后,此地要设宁夏经略使的。”
仁多保忠刚刚顺着武洪的手而起身,此刻再度跪下:“官家既然称呼老臣为仁卿,那老臣便当着官家和满堂文武的面改名,此后便入汉籍,姓名为仁保忠。”
咝!
郑知常顿时倒抽一口冷气,忽然有种地位不稳的感觉。
万俟卨和李邦彦也对视一眼,他们得地位固然不会受到仁保忠的影响,可他们也想要做宁夏经略使啊!
一地经略使,那必然是入东西府的相公人选。
当然,仁保忠年岁够大,才让他们心情稍稍好了些。
“晋王嵬名察哥(李察哥),是如今西夏元帅,嵬名这个姓氏,是李元昊建国之后自创的,以取代赐姓,让自己有真正的姓。”
仁保忠当即化身合格的翰林直学士,“此人趁宋金交战,攻占西安州、怀德军等地,拓地千里。主张“铁鹞子重骑突袭,步跋子山地迂回”,革新西夏战术体系。”
“不错,此人是西夏国主亲弟弟,有着足够的信任,决战应该就在此人身上了。”
武洪不断颔首,显然认可仁保忠的信息。
“其次,便是李良辅,是西夏枢密使,西夏东线战场主将。”
仁保忠继续道:“趁靖康之乱攻陷府州(今陕西府谷),劫掠河东诸州。带回财物粮草无数,人口数万。”
“此人当诛。”
武洪定了调子。
“臣愿领兵去打西夏东线。”
韩世忠站了出来,诠释了什么叫做当仁不让。
“良臣稍安勿躁,大家都有份。”
武洪笑了笑,抬手示意仁保忠:“仁卿继续。”
“是,官家。”
仁保忠道:“嵬名阿吴,西夏左厢神勇军司都统军,镇守夏州(今陕西靖边)。频繁劫掠宋麟州、府州,牵制前宋西北驻军,无法及时勤王。”
话音落下,曲端嘴角直抽,显然有话说,却又不敢插嘴。
“嵬名安惠,西夏静塞军司都统军,负责灵州(今宁夏吴忠)防务。前年歼灭宋军鄜延路兵马,巩固西夏东南边疆。”
仁保忠道:“恕老臣直言,此人极为难缠,灵州又是西夏要地,其人号召力足够强,换言之,若将其击败,西夏便失去了心气。”
“很好。”
武洪颔首不及,忽然想起一人:“不是有个辽国将领,是护卫小梁太后的,小梁太后被毒杀之后,其人没有归还辽国,而是选择了投降西夏的?”
“李合达,原名萧合达,夏州防御使,不过近来西夏附属金国,引起他的不满,与国主李乾顺的关系也渐渐疏远。”
仁保忠道:“此人是可以拉拢的对象,老臣愿意亲自前往夏州劝说其归降。”
“这个不及,此类人明显首鼠两端,不能让仁卿前去冒险。”
武洪摆摆手:“待大军临近夏州,其人若降便罢,否则杀了也就杀了。”
“喏。”
仁保忠眼见官家如此关心于他,顿时感觉心头暖暖的,继续介绍:“西夏全国共有铁鹞子重骑三千,皆为贵族子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战力;
步跋子为山地步兵,擅长迂回包抄,多由横山羌人组成,主要以强弓为兵器,共计两万;
泼喜军,骆驼驮载旋风炮(抛石机),机动火力支援部队,共计五百匹。
另外,撞令郎皆为临时征招,数量每个州都可能在两万到五万之间,皆为俘虏的汉人。
擒生军以轻骑为主,配马弓、手刀,数量约为十万,驱赶撞令郎前冲,并适当分割战场。”
说到此处,仁保忠一拱手:“官家,这便是西夏目前的格局,老臣虽为右厢监军,却并无兵力。”
“仁卿当年的战绩,也是相当辉煌的。”
武洪笑着道:“大败前宋将种师道,阻截前宋军西进;
击退前宋军熙河路经略使刘仲武的进攻;
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战绩,种师道如今正是朕的东府相公,待回到汴京,你们可以多亲近。”
“喏,另外西夏水军可以忽略不计。”
仁保忠很醒目,拱手之后便退到一旁,让诸多文武消化信息,因为哪怕他们都知道西夏各州的基础信息,却无人可以做到这种精确的地步。
这个年代因为通讯手段全靠腿,要么人腿,要么马腿,国与国之间的间谍作用其实非常小。
“西夏水军主要是羊皮筏子,顺流还好,逆流而上的作用,的确可以忽略。”
武洪冷笑一声:“若非路途遥远,朕真想将御营水军开过来。”
“官家,西夏水军主要是绕后烧后勤,提防一下就是,根本没必要将水军调来。”
韩世忠连忙发声,再来人功劳就不够分了啊。
“官家,如今诸多军将士气十足,绝不是前宋可比,哪怕大部分仍是前宋西军旧部。”
李邦彦拱手道:“打胜了奖赏,打败了处罚,再来人的话,未免会产生焦虑,而贸然行军,倒是对大战不利。”
他将这些军将内心说出来,提醒官家要考虑这些,还有必要的政治承诺。
武洪环视跃跃欲试的众人,当下颔首:“便是那个阉人童贯都能做到郡王,若能殄灭西夏,首功者岂止是郡王封号?那简直就是对朕帅臣的侮辱,但为了避免将来封无可封,首功者最高封为嗣王。”
此言一出,振甲声阵阵,不绝于耳。
韩世忠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因为前宋异姓王最高就是童贯的广阳郡王。
如此看来,将来若能殄灭金国,怕是要做到异姓亲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