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不可啊!”

“陛下!此事不妥啊!”有臣子站出来反对道:“时瑶一介女流,怎能担此重任领军出征呢?”

面对这少数臣子的强烈抗议,泰和帝却仿若未闻一般,依旧面色沉静地端坐在龙椅之上。

严明礼向前一步,拱手问道:“陛下,您刚才提到了时瑾,不知此番要让他率领多少将士出征?”

泰和帝微微抬眼,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时瑾先带走三万精锐之士,至于具体去向,朕心中已有定夺。”

邹旻忠也赶紧出列奏道:“陛下,此次事态紧急,大军须尽快启程。但粮草、药品等物资皆需提前筹备齐全,不知陛下打算何日发兵?”

泰和帝略作思索后说道:“三日之后,户部与兵部须得相互协作,务必将兵器以及粮草、药材等物事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不得有丝毫疏漏。”

“是,微臣谨遵圣命!”邹旻忠和严明礼赶忙一同上前应道。

泰和帝见状挥了挥手,朗声道:“好了,今日之事便到此为止,诸位爱卿都退下吧。”说罢,他缓缓站起身来,转身向着后方走去。

众大臣连忙躬身行礼,齐呼:“恭送陛下!”待泰和帝离开朝堂之后,众人方才纷纷散去。

镇国公则在散朝之后径直朝着养心殿而去……

养心殿内,泰和帝正眉头紧锁地来回踱步。看到镇国公进来,他停下脚步长叹一口气道:“朕当初真不该轻易应允淮之的那个计划,如今倒好,还得先替他洗清冤屈才成!”

“那陛下可有更好的计划?”镇国公恭敬地问道,眼中满含期待。

泰和帝微微摇头,叹息一声道:“没有啊,朕也是苦思冥想,却始终未能想出良策。对了,你前来所为何事?”

镇国公赶忙拱手作揖,小心翼翼地道:“启奏陛下,老侯爷他们是否可以返回京城了?毕竟他们离开已久,臣担心他们的身体。”

泰和帝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再稍等些时日吧。等淮之归来后,朕自会派遣专人前去迎接他们回京。倒是时瑾的妻女此刻不正在你府上么?”

镇国公连忙应道:“是,什么都瞒不过陛下。”

泰和帝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这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时瑾难道就未曾去探望过她们母女吗?”

镇国公轻轻摇了摇头,无奈地叹气道:“确实不曾去过,说来也怪,那孩子甚至都不知晓时瑾还活着!”

泰和帝不禁瞪大了双眼,满脸诧异之色,喃喃自语道:“这可真是奇了怪了,这时瑾究竟是如何想的。”

镇国公见泰和帝陷入沉思,忍不住出声提醒道:“陛下,眼下当务之急并非讨论此事之时。”

泰和帝猛地抬起头来,两眼一瞪,佯怒道:“怎么,朕就连这点儿八卦的权利都没有了?”

镇国公惶恐不安,急忙躬身行礼,解释道:“微臣不敢,只是觉得当前局势紧迫,应当以国事为重。”

泰和帝轻哼一声,稍稍缓和了神色,接着说道:“罢了罢了,不与你计较。”说完,泰和帝重新坐回到龙椅之上。

镇国公微微皱起眉头,语气凝重地问道:“陛下刚刚在朝上并未细说,莫非消息是来自淮之?”

泰和帝轻点下头,表示肯定,缓声道:“不错,这消息的确是淮之于昨日快马加鞭传至京城的。如今那西岐王年事已高,身体渐衰,而他膝下那几个儿子却正值壮年,野心勃勃,为了争夺王位,早已是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更甚者,那西岐王竟荒唐地下旨宣称,谁若能率先攻下我朝一座城池,这王位便归其所有!”

镇国公脸色一沉,追问道:“如此说来,现下已有三支敌军朝着我国进发而来?不知可有确切消息得知他们欲攻打哪三座城池?”

泰和帝起身,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据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他们尚处于筹备阶段,仍未踏出西岐王城一步。不过,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抓紧时间部署防御,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出城。”

镇国公略作思考,又道:“陛下之意,是想派遣时瑾率军前往与淮之会合?”

泰和帝再次颔首,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沉声道:“正是此意。淮之已在西岐王城外苦守半年有余,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恐怕军粮也难以支撑太久。朕此番决心已定,要趁此机会,一举将整个西岐纳入我朝版图!”

镇国公闻言,不由震惊:“整个西岐?”

泰和帝转头看向镇国公,眼中闪过一丝霸气,反问道:“怎么,难道只许他西岐王对我朝虎视眈眈,朕就不能挥师西进,摘下他的王城不成?”

“想要拿下整个西岐,单靠派遣时瑾一人前往与淮之会合,恐怕也难以成事。”镇国公忧心忡忡地说道。

泰和帝微微抬手一招,镇国公赶忙迈步向前。书案之上铺展着一幅巨大的舆图,其正中央赫然标注着西岐王城,而环绕在王城四周的,则另有六座城池。不仅如此,整个西岐境内还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另外十座小城池。

泰和帝伸出右手食指,轻轻点在了舆图之上,缓缓开口道:“的确如爱卿所言,他们确实不能。朕打算让爱卿出任大将军一职,与淮之相互协作。届时,淮之负责攻克包括西岐王城在内的这七座城池,而爱卿则需率领大军一举拿下外围的那十座小城。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镇国公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才低声回应道:“陛下,微臣已多年未曾亲自领兵作战了。”

泰和帝微微一笑,起身走到镇国公身旁,伸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莫要担忧,朕对你的能力深信不疑!想当年,你和淮之一同驰骋沙场、纵横捭阖之时,何等威风!如今虽时隔多年,但朕坚信你宝刀未老,定能再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