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的消息给袁家村带来了不一样的希望。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各个农家里。
生活在京城附近的村子,要么给人在庄子上做佃农,要么在城里接一些零散的活计。
若是识文断字还好,没有技能又没有本事的生活的格外困难。
而且京城附近的山也都被贵人们承包了,想要靠山吃山,无疑是痴人做梦。
生活在京城脚下的老百姓竟不如偏远地区的山民。
十三带着几名护卫,守护着女扮男装的白雅晴,来到了城南的空地。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朝南的空地,不过一日的时间就已经易主,地契上面写上了白雅晴的名字。
白雅晴拿着图纸在这片空地上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
十三带着一个小吏走了过来。
“夫人,这位是工部的李大人,善于建造作坊,由他来统盘指挥,绝对没有问题。”
李有才弓着身子行了大礼,“不敢当,不敢当。建造作坊的事情交给我绝对妥妥的。”
白雅晴点了点头,把手中的图纸递到他面前。
两个人就着图纸和地面沟通了一下,很快李大人就确定好了。
现场已经有人在负责召集村民做工,人来人往的格外热闹。
白雅晴看着招工启事上面的薪资待遇,略微皱起眉头,水泥厂不管是建造还是后期的做工都需要力气活,这些村民一个个骨瘦如柴,风一吹就倒了。
这点工钱怎么能够养家糊口?
“十三,安排再找几个厨娘,以后管一日两食。”
不是白雅婷不想一日三餐,而是在大明朝,只有贵族人家才能够1日三食。
普通的百姓通常都是1日一食,只有在农忙秋收的时候才能够做到1日两食。
十三点了点头,走到负责招工的人面前吩咐了一句,招工的人大声呼喊,下面的村民立马露出兴奋的神色,想必不用明日厨娘就会找好了。
袁大郎得知以后能够1日两食高兴极了,把需要招厨娘的信息带给了小翠。
小翠在娘家的时候,很小就开始打猪草,喂鸡,喂鸭,在灶上忙活。
如今更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普普通通的食材做出来的味道很好。
若是去应聘厨娘绝对没有问题,这样两个人每天就有将近100文钱了。
屋子里的袁母听到两人高兴的声音,皱起的眉头都舒展了起来,睡得更香了。
“娘,你和爹爹去上工吧,以后照顾奶奶的事情交给我和二树就行,我如今已经是男子汉了,一定会操持好家里,不让你们担心。”
袁大树的懂事,让小翠不由的鼻子发酸。
婆婆生病,娘家又宠着弟弟一毛不拔, 面对自己的丈夫,自己始终抬不起头来。
但丈夫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冷话,婆婆对自己也没有丝毫的怨言,儿子如今也这么的孝顺,以后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一家四口吃了一顿格外温馨的晚饭,第二天一早,夫妻二人就朝着招工的地方走去。
袁母坐在屋子里听着两人出门的声音,不由得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