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项梁等人打的是恢复分封制,废除郡县制的口号,暗地里早和地方高层有了谈判。
真若是项梁他们成了,地方官员的权势必然比现在大十倍!
种种因素下。
地方官员们当然是不会对项梁这些人下手的。
事实上,不仅是楚国故地。
其他五国故地所在,类似的情况同样在不断发生着。
齐,燕,赵,韩……大量被灭国的王公大臣,世家豪族,王族高层等,纷纷开始秘密串联起来,意欲联合起来施压大秦中央,逼迫嬴政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
甚至六国余孽中的某些人,为了分散压力,甚至将自己获取的部分关于大秦内部的情报,直接泄露到了匈奴那边!
想要让匈奴直接自河南地进发,大肆攻掠袭杀大秦边疆,以此来分散大秦朝廷的注意力。
一时间。
山雨欲来!
大秦这艘刚刚建好的巨舸,忽然就有了四处漏水,似有倾覆的征兆!!!
……
……
百越之地。
百越王宫中。
一众百越大臣武将们,此时各个兴奋无比,正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有关如何统一百越之的事情。
而坐在上首处王椅上的百越王,此时同样是容光焕发,精神硕硕,整个人仿佛都年轻了十岁一般,全无往日的老迈和迟钝。
此刻百越王看着下方一众讨论激烈的大臣武将们,心中已免不了一阵踌躇满志,甚至恨不得立即披甲上马,亲自征讨还不臣服于他的百越部族了。
没办法。
之前百越大宴时。
刘邦的一番‘演讲’,效果实在好得出奇!
毕竟刘邦的身份乃是东越丞相,文官之首,东越之地实权前五的人物!
虽说刘邦只是个挂名的丞相,实则在东越根本毫无根基权利,只是被东越王推出来挡枪的罢了,可问题是其他越族部落首领压根不知道啊!
所以大家伙眼见着连东越的丞相都对东越失去信心,直接公然跳反投靠百越王,这对于他们的震撼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立即就让许多原本举棋不定的越族部落首领,决心投靠百越王!
更莫说还有如楠越王这些早就投靠百越王的人,趁机在宴席上添油加醋,描绘百越王的仁义和强大。
由此让愈发多的越族部落首领心思动摇,失去了对抗百越王的信心。
此消彼长之下。
现在百越之地几乎五成的部落,都纷纷抉择投靠百越王,虽说暂时还只是口头上的投效,却也让百越王声势再度暴涨!
许多本来还想和东越王联合起来抗衡百越王的部族,现在要么举棋不定,要么继续选择观望,要看看下一步局势的发展再做决定。
所以现在百越王虽然还没有实际接纳,那些投效部族的人口土地和财富。
但他本身的威望已是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接下来只需要再灭掉几个不长眼,还敢负隅顽抗的越族部落,就足以让其他抱着抗衡想法的越族部落彻底绝望!
届时一统百越,简直就是板上钉钉之事!
此刻。
楠越王正坐在百越王稍下的位置,看着激动议论的百越群臣,禁不住的对百越王感慨道:
“大王威望至此,统一百越指日可待呐!”
“这乃是我百越之地前无古人的壮举,待某回去后,必在喃越之地为大王树碑立庙,令我楠越子民永生永世传颂大王的功绩!”
听得楠越王递过来的马屁,百越王不由哈哈一笑,继而道:
“喃越王你莫自谦卑了,你乃是第一个投效本王的,本王自是不会亏待你!”
“否则别的不说,岂不让现在还举棋不定的众越族部落们心寒,更不敢投效本王吗!”
百越王倒是难得说了句实话,而喃越王闻言果然也心头一定。
的确。
喃越王乃是第一个主动且公开投效百越王的,并且在先前的百越大宴上,很是替百越王鼓吹了一通,这才让许多越族部落首领选择放弃抵抗投靠了百越王。
而且喃越王本身便是如今百越前十的大部族,分量很重!
若是百越王真的连这等功臣都亏待了的话,其他越族部落只怕是真不敢投靠百越王了!
千金买马骨嘛,更莫说喃越王再怎么说也算是一匹骏马。
而百越王在安抚了喃越王后,接着才清了清嗓子,陡然朗声高语道:
“本王听闻前日宴席结束后,有几个部落首领公开说了本王和百越的坏坏!”
“哼!”
“本王以好礼相待,他们岂能如此无礼?”
“明日!”
“由大将军突突儿米,亲率我百越大军五万!”
“征讨这几个不长眼的部落,统统给我灭族,无论男女老幼,高过马背者皆杀!!”
“本王要让整个百越之地的所有人知道!”
“忤逆本王,就会害得自己的族人老小一同赴死!!!”
……
……
与此同时。
百越王宫的某处楼台之上。
刘邦正愣神的望着窗外,眼神分外空明。
此刻的他脸色仍然苍白,却是没有之前那般虚弱了。
因为之前在百越大宴上公然跳反,助百越王威望大涨,顿时让百越王对他再无戒心,并且予以重用。
现在刘邦已被百越王赐予封地,封为万户侯,不过没有任何兵权,暂时住在王宫内养伤,同时充当百越王的谋士角色,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不过刘邦却毫无喜悦之色,此时反倒是脸色凝重到了极致。
“事以秘成,言以泄败……”
“有卡东前车之鉴,某确是不能再私下联系你了呐……”
“若你我真是心有灵犀,一切自当一帆风顺,若是出了差错,呵……”
刘邦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说着,忽得扯起嘴皮,自嘲般的苦笑一声:
“某不过泗水一亭长,侥幸被太孙赏识,点为门客,现在更为东越丞相,倒也是一飞冲天,死不悔矣。”
“死便死了,太孙殿下为人宽厚仁德,想来是会厚待我的家人的。”
“只是大将军乃是我大秦柱梁,不容有失呐……”
念头至此。
刘邦忽的朝外面喝道:
“传本侯之令,立即召伊索尔前来,本侯有话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