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潇得益于谢珏的鼓励,在处理下属敷衍搪塞、抗命不遵这件事情上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日,李大人之死就有了进展,当她拿着手札前往荀大人那里汇报事情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叫高闲的官吏,对方笑呵呵地拦住去路。
“参见少尹大人,您这是要往荀大人那里去?”
谢潇忆起,这位正是前日在客栈背后议论她失宠,昨日还第一个推诿工作的那个人。
她神色如常:
“是,你有何事?”
“属下刚好也要往荀大人那里走一趟,不如您将手札交给我,属下替您送过去,也好为您节省时间,省得您跑趟了。”
干活的时候一个个如缩头乌龟一般,去上峰面前拍马屁、抢功劳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谢潇推辞道:“不必,本官来此已有两日,对府内官僚的风气深有体会,除了案件以外,恰巧还有别的事要一起和荀大人讲。”
“敢问少尹大人,您要和荀大人汇报什么事?”
上司做什么事情何须向属下汇报?简直倒反天罡。
谢潇仍旧笑眯眯道:“自然是最近发生什么事,那就汇报什么事喽?”
官吏神色渐渐僵了下来。
谢潇隐晦的提起自己有可能要向荀大人告状,果不其然,那官吏看着谢潇进入荀大人房间之后立刻变色,回去马上找其他同僚商量对策。
“这位少尹大人定是看不惯我们比他在京兆尹府混得开,这才倒打一耙想要去荀大人面前告状,年纪轻轻便如此气小?我们若不趁此将他一军,来日必定找各种机会给我们穿小鞋。”
“没错,按照惯例,新上任的官员若想要下边人配合工作,好赖总要自掏腰包表示一下,亲王又怎么样,连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摆明了是看不起人。”
几个小肚鸡肠的人凑在一起,为这个本就不存在的危机单方面制造出了许多麻烦。
谢潇给荀大人汇报了案件进展,刚从书房中出来时迎面又碰上一名表忠心的下属,谢潇认得是先前在案发现场说他坏话的另一人。
“参见少尹大人,小的手头活儿已经忙完了,这就赶快过来给您报到,您有什么工作尽管分配。”那官吏说罢就将谢潇手中的文书接了过来。
手底下的人突然示好,谢潇眼中的笑意自然也不达眼底,“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名唤代劲松,您唤小的小代就成。”
“小代啊。”谢潇说:“我这边的确需要帮手,你既然腾开了手,那就再好不过。”
代劲松顶着谄媚的笑脸:“得嘞。您让小的往东,定不敢往西。”
谢潇与下属斗智斗勇,故意挑些量大又繁琐的工作给他做,代劲松一一应下,虽然脸上堆着笑,心里却暗暗叫苦。
他是同僚们派过来的先锋,原本以为谢潇会像其他新上任的官员一样,稍微给点笑脸就能糊弄过去,没想到这位少尹大人不仅不按常理出牌,还直接给他派了一堆繁琐的任务去考验他。
难道这位少尹大人不知道自己在京兆尹府已被人排挤?
可话已出口,他也不敢推辞,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谢潇看着代劲松那副强装镇定的模样,心中冷笑。
“小代,这些文书你务必在今日晚间整理完毕,明日一早我要上交的。”谢潇故意这么做,语气却很温和。
代劲松连忙点头哈腰:“是是是,少尹大人放心,小的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耽误您的大事。”
“成,等你的好消息。”
谢潇微微一笑,潇洒下班。
既然这些人敢来挑衅,那她也不介意让他们吃点苦头。
果然,代劲松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处,立刻被几个同僚围了上来。
“怎么样?你去主动示好,那少尹大人有没有得意忘形,或是给你什么好处?”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代劲松苦着脸,摇了摇头:“别提了,直接给我派了一堆活儿,还要求明天一早交差。我看‘他’是存心要整我,今晚定要忙得彻夜。”
“哼,果然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儿。”另一人冷笑道,“不过没关系,既然这位新来的少尹大人看不起咱们,那咱们也好让‘他’知道,我们在这里做了几十年也不是白做的,官阶高又怎么样,姜还是老的辣。”
几人低声商议了一番,又给代劲松出了许多主意。
谢潇回到祁王府,刚好谢谦也在这时过府来看她。
“七哥,新官上任,感觉如何?”
谢潇正由仆人解着肩上的披风,撇撇唇道:“我年轻,那些老油条们看不惯,等着我主动低头呢。”
“岂有此理,你是亲王,在京兆尹府竟也要受下属的窝囊气?”
“无妨。”谢潇正在净手,同他说:“你哥也不是好惹的,明日逮住个间隙就狠狠罚他们一顿出气。”
少年轻笑,“本该如此。”
他坐在案前打开了盒子,里头是多种色泽通透又造型别致的新式点心,女孩子都喜欢样式漂亮的东西,谢潇望过来眉目一喜,拈起几块一一品尝。
口感绵密,一点都不甜腻,葡萄外观的能品出新鲜的葡萄味,黄桃外观的竟也能品出好吃的黄桃味。
“果然是真材实料,好吃,你从哪买的?”
少年的笑容温和,暖得如同冬日里的一杯热茶一般:“京城最近新起了一家糕点铺子,里头的点心各个工艺精致,做的如同精美的艺术品一般,价格还很公道,仅开业了三天便席卷了整个东市的糕点生意,我知道七哥爱吃,就买来给你尝尝。”
“生意铺子火爆,定然花了不少时间排队吧?”谢潇换了个带有精细花纹的苏氏糕点尝,道:“叫什么名字?”
谢谦道:“姜氏甜坊。”
“老奴斗胆插句嘴,八皇子说的这家铺子老奴知道。”
恰巧庄伯带着账本过来汇报事情,道:“这姜氏在西北一带颇具盛名,是专做游牧民族民族特色菜肴发家的,发展到中原一带迎合了我们中原人的饮食特点,这才开了甜点这类铺子。”
庄伯说起来不禁两眼放光,“老奴当年在姜氏食府吃饭,饭食里头的肉类新鲜个儿大,味道贼正,年轻时尝过一次便回味无穷,这世间再难吃到这么好吃的羊肉了。”
谢潇的馋虫被庄伯勾起,她有些兴奋:“那姜氏甜坊既然开到了京城,食府一定也有?”
“好像是有,我排队时听其他人说起过。”
谢潇挽起少年的手,笑的眉眼弯弯,“走,七哥带你去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