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经过深思熟虑,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为李月创造机会接近曲风灿。
像曲风灿这样的人,都是自诩身高,很少经历过打击。
所以李卓的办法很简单,以鱼小郎君的名义,直接将曲风灿击败。
大方的言明,自己也是李月的倾慕者,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了争风吃醋而写。
这种事情在大庆并不少见,也合乎情理。
如此一来,曲风灿定会对李月产生极大的好奇,还能将李月的名气抬到顶点。
以李月的心思,必然会抓住这一机会,只要他们的事情能成,自己就可以实施第二步的计划了。
到时李月被抬的有多高,就会跌的有多惨。
随着文台比斗的进行,不觉中已经一个多时辰过去,已经到了十三题。
曲风灿目前无一败绩,不论是诗词还是文章,均是轻松取胜。
“第十四题,林王阁!”
“林王阁?”
听到这一题目,李卓嘴角一勾,知道自己出场的时候到了。
虽然之前的那些题目,李卓也能从地球历史长河中,搜寻到一些经典作品。
但他觉的不够惊艳,甚至是没有十足把握胜过曲风灿。
可这一题竟然是林王阁,只能说曲风灿命中该此一劫。
林王阁位于大庆南方,平章县境内,武朝最负盛名的皇帝唤作文帝。
昔日登基前封号为林王,那阁楼就是他兴建而来,广邀天下才子论策斗文。
六百多年过去了,依旧是许多文人心目中的圣地,一想到当年那里的盛景。
许多人都觉的生不逢时,若是自己能生在那个时代,与林王在阁中探讨文章,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李卓虽然没去过,但对此阁却也了解。
既然如此,没有什么比《滕王阁序》拿出来,更有威慑力了。
这篇文章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
若说找出一篇能将之压住的,也就曹植的《洛神赋》有此实力。
这篇千古流传的骈文,乃是唐初诗人王勃所作。
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探望父亲的路上,恰逢重阳。
洪州都督岩阎拨屿,在滕王阁设宴大会宾客,王勃参加盛宴后,即兴创作。
甚至有人说王勃正是因为写下这篇文章,才气太高,被天妒忌而英年早逝。
无论如何,这篇文章无论在任何方面,都可以称的上巅峰。
别人写文章是借用典故成语,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则是直接创造了二十九个成语。
李卓找了个无人的地方,开始挥毫泼墨,另一边,已经有人上了状元楼开始挑战。
对此李卓没有理会,这篇文章共七百多字,且其中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等他写完,状元楼那边已经挑战结束,依旧是诗,曲风灿轻松获胜。
说是诗词文章皆可,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诗词,文章可不是那么好写的。
“曲公子当真是才高八斗,无愧于江南第一才子的称呼,在下心服口服。”
“不错,此前刘某自诩还算有些才学,可今日见到了曲公子,方知何为萤火比皓月。”
文斗大比已经过了一大半,曲风灿的实力,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难怪敢在上京设下文台比斗,果然非同一般。
他的每一首作品,根本不用比较,一眼看去就胜于挑战者。
但曲风灿并无多少高兴,因为到目前为止,那位写出“情为何物”的高手还没出现。
让他心心念念的鱼小郎君也没参加,总感觉缺了什么。
突然,阁楼之外突然安静了下来。
“嗯?发生何事了?”
曲风灿眉头一皱问道。
“公子,鱼小郎君遣人送来文章,已张贴在了下方。”
状元楼掌柜脸色激动的跑上来说了句。
“什么?鱼小郎君?”
闻听此言,曲风灿大惊,立刻起身站起。
“他人在何处?为何不上来?”
“回禀公子,鱼小郎君并未露面,只是让人送来诗词,并说曲公子抢了他的心上人。
特意写下一篇文章,请公子应战!”
就在他们聊天之时,下面突然响起整齐的诵读声。
“平章故县,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慕容下李元之榻……”
听到此处,曲风灿浑身一震,继而步履急促的匆匆下楼。
与此同时,状元楼下,张贴《林王阁序》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
这些身穿儒扇,头戴方巾的文人们,都在高声朗诵,因为激动脸色都变的潮红。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念到这一句时,刚到状元楼门口的曲风灿猛的顿住,脸色呆滞的低声诵读起这一句。
反应过来后,连忙扒开人群挤了进去。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读到此处,此地除了文人们的诵读声,已经没有了任何其他嘈杂。
更有甚者已经是泪流满面,脸色疯狂。
“老当益壮,宁毅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林王高阁临诸江,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随着声音落下,此地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此文,贯古铄今!方某今日能亲自见证,不枉此生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在下穷尽一生,也断然写不出来,真无愧是鱼小郎君。”
“今日能一睹此文章,在下死而无憾……”
片刻之后,此地彻底炸开,许多文人都满脸泪水,状若癫狂。
口中不断诵读这篇文章的句子,狂喜大叫者有之,高声痛哭者亦有……
不远处的李卓看到这一幕,嘴角也勾了起来。
“大庆的文人们,好好享受千古第一骈文的鞭挞吧。”
这些人的反应完全在李卓意料之中,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公子,您,您怎么这么厉害?”
环儿看着李卓的眼神,简直在冒光,都是崇拜的小星星。
虽然她不太明白这篇文章的含金量,但从那些文人的反应也不难猜出。
自家公子这篇文章写的有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