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白话版 >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1

诗曰:

延士声华似孟尝,有如东阁纳贤良。

武松雄猛千夫惧,柴进风流四海扬。

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

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

话说宋江因躲避一杯酒,去净手了,转出廊下来,撞了火锨柄,激怒了那汉子,跳起来想要打宋江。

柴进赶紧出来,偶然叫起宋押司,这才露出姓名。

那大汉听说是宋江,立刻跪在地上,不肯起身,说道:

“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兄长,万望恕罪!”

宋江扶起那汉,问道:

“您是何人?贵姓大名?”

柴进指着他说道:

“这是清河县人,姓武名松,排行第二。”

“现在在此地待了一年。”

宋江说道:

“江湖上常听闻武二郎的大名,没想到今天竟在这里相遇。”

“真是幸会,幸会!”

柴进说道:

“偶然的英雄相聚,实属难得,不如一起坐下来好好聊聊。”

宋江非常高兴,握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叫宋清与武松见面。

柴进则邀请武松坐下。宋江连忙让他坐上座,但武松谦让了好一会儿,最终坐在第三位。

柴进吩咐再上酒菜,三人痛饮一番。

宋江在灯下打量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

只见:

身躯威武,相貌堂堂。

一双眼睛闪烁寒星,两弯眉毛如刷漆般浓黑。

胸脯宽阔,气势如万夫难敌;

言语铿锵,胸怀凌云之志。

心雄胆大,似撼动天地的狮子;

骨骼强健,宛如地震的貔貅临座。

简直像天上降临的魔主,真是人间的神只。

宋江看着武松这般英雄人物,心中非常高兴,便问道:

“二郎为何在此?”

武松答道:

“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酒,与当地的人发生争执,一时气愤之下,一拳打倒那人,误以为他死了。”

“于是我便逃来此地,投奔大官人躲避灾难,已在这里待了一年多。”

“后来得知那人并未死,而是被救活了。”

“我现在打算回乡去找哥哥,却不想染上了疟疾,不能动身。”

“刚才正感到寒冷,在廊下取暖,正被兄长撞上了锨柄,吓出了一身冷汗,感觉病好些了。”

宋江听了非常高兴,当晚便和他一起饮酒至三更。

酒过之后,宋江让武松在西轩下安歇。

第二天,柴进安排席面,杀羊宰猪,款待宋江,其他不用说。

过了几日,宋江准备给武松一些银两做衣服。

柴进知道后,哪里肯让他花钱,自己拿出一箱段绸绢,让门下的针工做三人的衣服。

说到这里,柴进为何不喜武松呢?

原来武松初来时,柴进对他也很接纳,但后来在庄上,武松喝醉了酒,性格刚烈,不太能忍受其他庄客的行为,他便动手打了几个人,结果庄上的客人对他都不满意,纷纷到柴进面前告状。

柴进虽然没有赶他走,但也开始疏远他,待他不如之前那样热情。

幸亏宋江每天都与他共饮,渐渐地,武松的病也没再发作。

陪伴宋江住了十几日,武松开始想家,决定回清河县看望哥哥。

柴进和宋江都劝他再住些日子,武松说道:

“小弟已经很久没有和哥哥联系,这次我要回去看看他。”

宋江说道:

“既然二郎决定要走,我也不敢强留。”

“如若有空,再来相会。”

武松感谢道别后,柴进送上金银,武松表示感谢:

“实在打扰大官人了。”

武松绑好包裹,拴好梢棒,准备启程,柴进又送了酒食。

武松穿上新做的红绸袄,戴着白色的范阳毡笠,背上包裹,提着棒子,告别后便离开。

宋江说道:

“弟兄一场,贤弟不必急着离开。”

宋江回到房间,取出一些银两,赶到庄门前,说道:

“我送兄弟一程。”

宋江和宋清一同送武松,走了五七里路,武松告别时说道:

“尊兄,您不必再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宋江指着前方道:

“让我再走几步,前面有个小酒店,我们一起喝三盅再作别。”

三人来到酒店,宋江坐在上首,武松倚着棒子坐在下席,宋清侧面坐着。

酒保打来酒,上了些菜蔬,三人开始饮酒。

酒过数杯,太阳已向西沉,武松道:

“天色将晚,若哥哥不弃我武二,我愿拜您为义兄。”

宋江大喜,武松拜了四拜。

宋江让宋清取出十两银子,送给武松,武松哪里肯收,说道:

“哥哥自用即可。”

宋江笑道:

“贤弟不必推辞,如果你不接受,我便不认你做兄弟。”

武松只得接受,收起银子。

宋江又用些碎银子结了酒钱,武松拿起梢棒,三人在酒店作别。

武松泪眼朦胧,拜别后自己离去。

宋江和宋清站在酒店门前,目送武松离去,直到他消失在远处,才转身回去。

走了不到五里,就见柴进骑马赶来,后面牵着两匹空马。

宋江见了非常高兴,和他一起回庄。

下马后,邀请柴进进后堂饮酒。

宋江和宋清兄弟俩,从此常住在柴进庄上。

话说武松自与宋江分别之后,次日清晨起床,吃过早饭,付了房钱,收拾好包裹,提起梢棒,便上路了。

心中想着:

“江湖上听闻及时雨宋公明,果然名不虚传,能结识这样的弟兄,也不枉此行。”

武松走了几日,来到阳谷县的地方,离县治尚远。

中午时分,走得又渴又饿,前方见有一家酒店,门前挂着一面招牌,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酒店坐下,把梢棒倚在一边,叫道:

“老板,快把酒来!”

只见酒家老板端出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热菜,随即倒了一碗酒给武松。

武松一口喝尽,称赞道:

“这酒真有劲!老板,再给我一些好吃的。”

酒家老板说道:

“这里只有熟牛肉。”

武松答道:

“好,那就切二三斤来吃。”

酒家老板去里间切出两斤熟牛肉,端上一大盘,放在武松面前,并再倒了一碗酒。

武松吃了一口,赞道:

“好酒!”

又喝了一碗,正好喝了三碗酒,酒家不再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