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封曹操为武王这件大事,确实应当尽快提上日程了。
尽管曹家已经衰败,但他们残留下来的势力依旧庞大得令人不敢轻视,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啊!
此刻,刘兰芝正端庄地端坐于朝堂之上,她那威严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群臣,然后沉稳而又坚定地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朕每每回想起魏王这一生,他纵横南北、四处征战,虽然到最后也没能完成统一天下的愿望。
然而他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卓越功勋却是实实在在、不可磨灭的。今日,朕有意要追封曹操为武王,不知各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大臣们便开始相互对视起来,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嘈杂的议论声中。
而当曹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一个个脸上都不禁露出了惊喜交加的神色。
就在这时,只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跨步而出,躬身向刘兰芝进谏道:
“陛下啊,您此番举动恐怕会招来诸多争议和指责啊!想当年,曹操可是曾经挟持着天子来号令天下诸侯的呀!”
刘兰芝听后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老臣稍安勿躁,然后从容不迫地回应道:
“朕心里自然是清楚这些情况的。但我等也要看到,魏王身处乱世之中,却能够成功地统一北方地区,让这里的百姓得以避免遭受更多战火纷飞带来的苦难。
如此的功劳难道就应该因为过去的一些事情而被彻底埋没吗?更何况,时至今日,曹家依然人才辈出。
还有许多人尽心尽力的报效朝廷,如果朕对这样的忠臣良将不闻不问甚至加以冷落,岂不是会让天下有识之士寒心呐?”
紧接着,只见刘兰芝面色凝重地拿起诏书,郑重其事地下旨追封曹操为武王,并决定举办为他举办隆重至极的追封仪式。
朝廷中,曹家他们表面上对刘兰芝感恩戴德,纷纷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意全心全意、竭尽所能地为朝廷效力卖命。
然而,谁又能知道这些人背地里究竟是怎样咒骂刘兰芝的呢?
对于这一点,刘兰芝心知肚明,但她根本不在意他们背地里如何作为?
要是敢违反国家法律,依法处置即可。
但是总有些人喜欢特立独行,充当那根刺眼的“刺头”。
这不,朝堂之上突然传来反对之声:“陛下,臣认为,曹操罪大恶极,根本不配被封为王,应当将其九族全部诛杀殆尽!”
此语一出,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满朝文武大臣们皆惊得合不拢嘴,一个个瞪大双眼望着说话之人。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刘兰芝也不禁为之震撼,满脸惊愕地盯着那个人。
待仔细看清这人后,刘兰芝心中便已了然,为何此人竟敢如此大胆地公然忤逆自己的旨意。
原来,这位口出狂言者乃是出身平民百姓之家,踏入仕途至今尚不足一年光阴。
想当初,若不是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恐怕很难有机会建功立业,甚至被她刘兰芝破格提拔为将军了。
面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刘兰芝并未勃然大怒、厉声斥责,只是微微皱起眉头,用一种轻柔却又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刘将军啊,平日里若是能多抽出些时间读读书籍,增长一下见识和学问,想必对你日后在朝中站稳脚跟定会大有裨益。”
说罢,只见兰芝身形微微一动,优雅地抬起手臂,轻轻地挥了挥手,动作看似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一挥,仿佛一道无声的命令,示意眼前之人速速退下。
听到这话,那位刘将军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极为精彩。
原本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他,此刻就如同被霜打过的茄子一般,完全蔫了下去。之前那股盛气凌人的气焰更是如潮水般迅速消退,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乖乖地闭上嘴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再惹恼了面前这位天子。
然而,尽管嘴上不再言语,但从他那瞪大的双眼和充满愤恨与不甘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心中依旧愤愤不平。
那双不服气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对方,目光中满是委屈和不解。
刘将军心里暗自嘀咕:“我说的难道不对吗?自古以来都是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这样做有何不妥之处?为何要如此驳斥于我?”
可即便心中有着千般不满,他也只能将这些话深埋心底,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待他回到家中后,本以为能够得到些许安慰,谁知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更为严厉的惩罚。
他刚一进门,就不服气的对自家媳妇说了此事,顿时被自家媳妇狠狠地揪住了耳朵,毫不留情地拧了起来。
伴随着媳妇愤怒的责骂声,他疼得龇牙咧嘴,却又不敢反抗。
不仅如此,媳妇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粗壮的木棒,对着他便是一阵劈头盖脸的抽打。可怜的刘将军被打得嗷嗷直叫,四处躲闪。
紧接着,媳妇又拿出一块搓衣板扔到地上,怒喝道:“给我跪下!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过错!”
无奈之下,刘将军只得老老实实跪在搓衣板上,低垂着头,活脱脱一副犯错小学生的模样。
而此时的媳妇则双手叉腰,站在一旁,继续数落着他的不是:
“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在外耀武扬威,一点脑子都不长!你以为自己很能耐是吗?这么能,你咋不上天呢?”
面对媳妇的斥责,刘将军虽然心中仍有些许不服气,但更多的还是愧疚和自责。毕竟这次确实是自己行事鲁莽,才会招来这般祸端。
就在这时,媳妇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我且问你,陛下叫魏王什么?”
此时她不知曹操被追封为武王,因此仍然称其为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