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暖暖一听,顿时惊诧不已。
忍不住惊呼,“什么?你们已经研究成功了?这么快?”
她还以为至少要十年八载呢!
看廖如水,更是像看什么稀世宝贝。
“如水,你这脑子也太好用了吧。啊啊啊啊,太喜欢你了。”
她兴奋得不行,一下扑对方怀中,忍不住一个劲揉捏他蓬松的头发。
其他人“……”
大家齐齐别开眼。
简直没脸见。
脸如水面红耳赤,很是不好意思。
急忙拉住她双手,一脸无奈。
“妻主高兴便好。”
慕容衾和慕容溟不知道什么飞行工具,此时很感兴趣。
从边界回来,哪怕快马加鞭,也差不多要一个月左右时间,现在他们竟然说一天就可以到达,这速度得有多快。
到底是什么样的工具,可以将速度提高到马车的几十倍?
两人相视一眼,彼此心中想什么一清二楚。
慕容衾开口,“皇甫公子,你们刚刚说的,一天就能从九指峰到达京城的天上交通工具是指何物?”
廖如水现在正在与杜暖暖培养感情,他们不便打扰。
皇甫漱玉:“回陛下,这个想法和简略图纸是妻主提供的,至于制作和研究,全靠廖兄弟,草民只负责帮忙提供材料。
因为形状酷似鸟,所以我们暂时叫它飞鸟,至于以后具体要叫什么名字,我们商量过了,由妻主赐名。”
他瞥了慕容衾一眼,眼神充满探究。
刚刚进来时,看二人走路的距离,就知道他们关系不同寻常。
这皇帝,也成了他们兄弟之一?
毕竟一开始妻主与他可是水火不融,相互看不顺眼,但现在,这位大皇帝看自家妻主的眼神,作为一个正常男人,他太清楚那种眼神意味着什么。
慕容溟不发表看法,坐在一旁,不动声色,静静听着,时不时看一眼还在闹腾的杜暖暖。
眼神宠溺。
杜暖暖与廖如水嬉笑打闹,嗯,其实也算不上,主要是杜暖暖单方面调戏廖如水,看人家纯情不好意思的模样,她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慕容博在旁边眨巴着大眼睛,像发现新鲜事一样。
“娘亲,这位叔叔为什么脸红啊?他做错事了吗?你为什么要抓他?”
杜暖暖“……”
放下扯廖如水耳朵的双手,从他怀里下来。
轻轻咳嗽了声,一脸镇定。
用大人一惯的语气说话。
“小孩子问这么多做什么,这是大人之间的玩笑,等你以后长大娶媳妇就知道了。”
慕容博反驳,“娘亲,父皇说我比其他小孩子聪慧,你们说的我都懂,你不要搪塞于我。”
杜暖暖戳了戳他肉嘟嘟的小脸,笑眯眯道:“这怎么是搪塞呢,为娘说的就是实话,不信你问问你爹和在座的叔叔伯伯。”
“娘亲,你终于承认你就是我亲娘了。”
慕容博没像杜暖暖想象的那般跑去问别人刚刚的问题,反而是抓住她话中的几个字,高兴得手舞足蹈。
“父皇,你听到没有,娘亲承认了,她承认了。”
他一时失去平时的姿态,跑过去摇晃着慕容衾的手臂。
“父皇,父皇,小博好开心,娘亲终于认小博了。”
童言童语,房间里的几人一同沉默下来。
其实他们的童年,又何尝不是像慕容博这般,大多时候只见爹,不见娘。
倒不是因为所有女人都冷漠,不要孩子,而是现实不得不如此。
女人在忙着繁衍后代,生育孩子,自然没时间看顾小孩,再一个孩子生多了,也就那么一回事,有心而无力。
偶尔去看上一眼,送个小玩意儿,就算是位好母亲。
杜暖暖看着兴高采烈的娃,突然有些心酸。
说起来,也是她亏欠了孩子。
慕容衾难得没有呵斥慕容博,微笑着摸摸他脑袋,赞同地点点头。
“我们小博很幸运,有位好母亲,朕也很幸运,有位好妻子。”
看向站在对面的女人,眼里的柔情恨不得实质化。
杜暖暖听了慕容衾的话,脸上微微泛红。
她算什么好妻子!
而且他这般说,就是在与另外几人挑明他们的关系。
这让她更是不自在。
好在皇甫漱玉打破沉默。
“妻主,你看这飞鸟应该取个什么名更好?”
杜暖暖:“我觉得这名字就挺好,形象生动,不用换了。不过我也挺好奇你们停放在哪里的?”
她进府,可没看到这玩意儿,也没听到有人讨论,那就是没在王府。
廖如水:“我们放在杜府后院里了。”
杜府没有主人居住,一般就几个打扫卫生看守房子的老头,地方宽敞,后院也大,飞鸟停在那里倒挺合适。
慕容博满脸好奇,“娘亲,什么飞鸟啊?是在天上飞的鸟吗?鸟这么小,真能驮人吗?”
杜暖暖:“明天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现在天色已晚,去也看不到什么,还不如明天再去看个究竟。
反正东西就在院子里,还能跑了不成。
众人又商讨了一阵关于飞鸟的事宜,你一言我一语,氛围倒是融洽起来,没有一开始的争锋相对。
慕容溟则走到皇甫漱玉身边,低声问道:“这飞鸟若大规模投入使用,势必会引起各方势力觊觎,到时候不好收场,要不与官府合作?”
皇甫漱玉沉思片刻后回答,“这事我们需要好好商谈商谈,我只是运营,毕竟真正制造者是廖兄。
飞鸟确实便捷,要是投入使用,无论是带货还是带人,都节约很大时间,但材料不好找,成本也大。”
与官府合作,大头利益在官府,唯一好处就是,别人不敢把他们怎样。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几人吃了饭,慕容衾带着慕容博回宫,说明天再来。
杜暖暖今日没继续住王府,而是上了皇甫漱玉的马车,跟着皇甫漱玉、廖如水两人回杜府去。
自己带着几个男人,去另一个男人家居住,总觉得奇奇怪怪。
说起来,她都已经好久没回来过了。
自从上次几人在府里吃过饭分开,就开始各自忙碌,她一个人住这里也挺没意思,所以都不曾回来。
有他们几人跟着一起,才觉得宅子有了烟火气。
以前想买车买房,现在房子多了,才发现最重要的还是人。
人在,哪怕睡窑洞也觉得温馨,没人,高房大屋反而觉得空旷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