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统兵最需要什么,首先需要一副好身体。
行军打仗一半时间都在路上,风吹雨,淋忍饥挨饿甚至天天熬夜不说,偶尔还可能挂点彩,挂了彩依旧得熬夜,没副好身板真撑不下来。
不信你看周瑜,能力强长的帅,只因身体不好中了一箭就挂了,反观关羽,同样不幸中箭,中的还特么是毒箭,结果六十岁了依然活蹦乱跳不说还娶了小乔。
他俩的遭遇足以证明好身体对将领的重要性,打仗是个既伤身体又费脑力的活,体弱多病者真不适合。
沈翊今晚又在熬夜,都快寅时了依然不敢休息,而是顶着沉重的眼皮继续观察地图思考对策。
为方便理解,他跟陆逊一样也对宝瓶峪到玉山之间的入山缺口做了编号,并派信使将搜集到的情报全汇聚到了自己手里。
根据汇总过来的情况看,陆逊向二三四五号缺口同时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又派人磨磨蹭蹭的填埋徐盛留下的陷阱,表面看来是想尽快打通道路杀来玉山,实则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单纯的想阻止汉军出城。
通过这些杂乱的情报,沈翊很快分析出了陆逊的真实意图,陆大都督这是铁了心想从撤退汉军身上咬下块肉啊。
目前汉军在山中吴军在走廊,两军就相当于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进山的五道缺口却相当于两线之间的连接点,陆逊若真顺着缺口杀进山中的话,轻松就能将正在撤退的汉军切成五六节,然后一口口吃掉。
要知道山中汉军因为地形所限,现在可都排着长龙呢,突然遭到攻击必会陷入慌乱,届时不用吴军进攻,自己都会因慌乱而相互踩踏迅速减员。
眼下的局面对汉军来说非常危险,沈翊遇到了关兴自江东起兵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危机,如何将山中汉军安全接回成了他考虑的首要问题。
主要是山中汉军太多了,围攻徐盛的一万三汉军加上俘虏的五六千降兵,接近两万人啊。
而且降兵尚未接受改造,对汉军的认同度不高,万一在吴军进攻的时候阵前倒戈,那汉军可就真完了。
沈翊站在地图前绞尽脑汁的想了半夜也没想到全身而退的好办法,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必须马上做出决断。
寅时左右沈翊终于下定决心壮士断腕弃卒保车,将降兵留在后方让陆逊夺去。
既然陆大都督铁了心要咬他一口,那如他所愿就是了,放弃降兵保住汉军主力总比全军覆没强吧,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如此想着,沈翊提笔连写好几道命令,喊来斥候连夜给吴越送去,让吴越将降兵调到队伍最后,然后派兵死守离玉山最近的四五号缺口,尽量堵住三号缺口,二号缺口则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实在挡不住就放弃。
目前汉军尚未撤到四号缺口,四号缺口等于是汉军的头,若是沦陷吴军就会冲进山中挡在汉军前头,将数万大军全部堵死在山中,那样的话汉军可就真要全军覆没了,所以四五号缺口必须守住,让汉军的头顺利返回。
三号缺口则是汉军的腰,守的越久通过缺口的汉军就越多,保住的有生力量就越多。
二号缺口则是汉军的尾巴,沈翊将降兵调到尾巴上,吴军杀进来的话首先遇到的就是降兵,其次才是汉军,这样虽会丢了降兵却能保住汉军不失。
那么有人要问了,干嘛非要舍弃呢,四道缺口同时守住,让吴军进不了山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做人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真的全面死守让吴军敞开了进攻的话,鬼知道吴军最后会攻破哪道缺口,若攻破的是四号或者五号缺口就麻烦了。
目前的吴军就相当于泛滥的洪水,入山缺口则相当于防洪的闸门,若强行围堵让洪水在闸内肆意冲击的话,谁也不敢保证最后被冲破的会是哪道闸门,或者是所有闸门。
但若主动放开一道闸门,洪水就会被打开的闸门虹吸过去,从而减轻其他闸门的压力。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时刻必须学会取舍。
送出命令之后沈翊立刻上床睡觉,同时叮嘱亲兵天亮必须将他喊醒,他得主动进攻争取牵制吴军一部分兵力,不能让吴军将兵力全部涌入缺口去。
……
吴军大营。
与彻夜无眠的沈翊不同,陆逊昨晚睡的特别踏实,早晨起床伸个懒腰,喊来步协吩咐道:“时间差不多了,准备总攻吧,今天必须拿下缺口,四道缺口只要拿下一处咱们就赢。”
“告诉刘阿士廞,四五号缺口最为重要,若是拿下咱们就能彻底将汉军堵在山中聚而歼之,就算拿不下也要全力猛攻吸引更多的汉军过去,为攻打二三号缺口创造战机。”
“再告诉谢旌,就算死在陷阱边缘也得将玉山出来的汉军牢牢挡住,绝不能让他们从走廊冲入缺口包围进攻的大军,行动。”
“喏……”步协不敢怠慢转身离去,出帐之后派出数路信使通知各部,自己也骑着快马火速向二号缺口赶去。
二号缺口离吴军大营不到二十里,骑马眨眼即到。
步协赶到缺口顺利与丁奉会合,寒暄过后直接问道:“丁将军,目前什么情况。”
已经彻底缓过劲的丁奉眉飞色舞的说道:“汉军已全部通过二号缺口赶往三号缺口了,前方哨卡的守军虽然没撤但已不足为惧了,汉军主力离开的时候把他们的心也带走了,他们现在的心思已经不在作战上,而是琢磨着何时可以撤退了。”
步协大喜道:“如此就太好了,大都督命令全力进攻,必须尽快冲破汉军哨卡抓住汉军的尾巴。”
步协最早带来了两千人,后面丁奉又带来三千,目前二号缺口的吴军高达五千,进攻百余人防守的哨卡自然不成问题。
丁奉没有犹豫立刻带着大军出发,很快便赶到了哨卡附近,命投石机率先向哨卡发动攻击,其后弓箭手射击,最后才是冲锋。
若只是这些常规手段的话汉军借助地利完全扛得住,但可恶的步协事先将斥候送上了山,看到吴军进攻的瞬间,山顶的斥候立刻从山上扔下石头,石头本身的重量加上高空坠落形成的加速度顿时让汉军承受不住了,仅两刻钟不到汉军便无奈撤退,将哨卡让给了吴军。
丁奉身先士卒,冲进哨卡没有停留火速冲向第二道哨卡,跟他们事先预料的一样,第二道哨卡的抵抗意志依旧不强,仅坚持了半个时辰便撤了,然后是第三道。
这里汉军虽多,地势却没第一道哨卡好,汉军同样坚持了半个时辰便无奈撤去。
就这样丁奉仅用一个多时辰便冲破汉军三道哨卡,然后率领大军全力向汉军追去。
约两刻钟后丁奉终于看见了正在撤退的汉军身影,然后当场傻眼。
前方汉军穿的都是吴军服饰,且手中都没武器,这哪是汉军,分明是被俘虏的徐盛大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