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海岛种田嫁军官 > 第92章 下沙二号采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津市的半亩下沙一号选择了星期日采收,黎念楠昨天就拜托村里的老渔民给自己留海鲜,一大早就煮上卤肉,准备傍晚采收完以后做顿好吃的犒劳大家。

她带着郑北川刘意、毛二叔毛二婶毛村长毛泰都乐呵呵的下地帮忙。

侯邱邹丽、车瑞祺、骆涛休假也来到了南约村凑热闹。

刘悦背着包子,带着大娃几个孩子在田里捡稻穗。

结果人太多,不到中午就采收好了,郑北川、刘意带着几人脱粒,并且用苏浩哲的脱壳机脱了两三斤新米,马上下锅。

黎念楠和毛二婶、邹丽在厨房准备午餐,把卤肉先盛起来,往卤水煲里放入鲍鱼、海参,后面再放入大虾、生蚝肉、素菜,卤肉回锅。

锅包肉、鱿鱼炒芹菜、蚝烙、油焖茄子豆角、海胆蒸蛋、上汤菠菜、三丝炒河粉,加上今天的下沙一号新米。

郑北川带着骆涛、车瑞祺把会客室的办公桌搬到院子里就在院子里吃略晚的午饭,中午日光正好,气温适中。

自从嫂子刚到家属院请客那一次,骆涛就再也没尝过嫂子的手艺,前几天听到郑副团说下沙一号要采收,他就立马报名过来帮忙,想着可能有机会吃到好吃的,果然,他来对了!

车瑞祺、邹丽还是第一次正式吃到黎念楠准备的饭菜,果然副食品做得好的人做饭也很好吃。

——————

加上前段时间东北下沙一号采收以后,家里给黎念楠寄过来的一大袋稻米,他们家短期内是不缺大米的。

她留了三亩稻种,和刘意在下沙二号小院做烤米饼,一来给包子解解馋、二来做一些到南约食坊寄售增收。

钟婵跟在毛村长后面,还没进门就闻到了很霸道的食物香气。

“楠楠,这是又做了什么好吃的?”毛村长带着人进门。

“村长,下午好,做了点米饼,这位是?”

“黎念楠同志您好,我是京市日报的记者钟婵,这次是过来找您做采访的。”

“同志你好,你是京市还是津市日报?”

“首都京市日报,阳省日报已经完成了对下沙一号研究基地的采访,我们两家报社这次联合跟进下沙二号的采访,我是负责您采访的记者。”

“好的,麻烦钟记者了,我们是现在采访还是什么时候?”

“看您的时间安排,我申请了津市军区的招待所,会在这边住三天。”

“采访内容都是关于下沙二号红薯的吗?”

“我有准备了采访大纲,您先看一下?”

“行,我们过去会谈室聊。刘意,你给村长装几块米饼尝尝,我先带钟记者进去。”

黎念楠招呼人坐下,给她倒了雪梨蜂蜜水,才拿起她准备的采访大纲。

核心部分是下沙二号红薯,还有些下沙村海产养殖的内容,以及她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些个人问题。

“钟同志,请问下沙一号基地那边的采访稿已经整理出来了吗?我可以先看一下那边的内容吗?”

“有的,但是目前只有采访内容原件,因为最后我们会结合两边的内容整合出刊登的稿件。”

“嗯,我明白,所以我想先看一下那边的采访内容。下沙二号红薯目前主要是南方跟进,他们比我会更加了解,相关检测数据也有。我想看下这边是否要补充其他内容。”

钟婵把阳省日报那边的采访内容和照片放到黎念楠面前。

黎念楠一边浏览着内容,一边问。

“钟记者,刊登稿你会在这边就整理出来吗?”

“是的,整理出来以后,拿给你看过以后,还要寄过去给阳省报社的记者校阅补充。”

“那我们明天早上安排采访可以吗?待会我先带你逛逛下沙二号基地。

明天早饭我会提前准备好下沙一号旱稻、下沙二号红薯的食品,钟记者八点过来先吃早饭、尝尝我们的产品,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采访和拍照。”

“可以的,麻烦您了。”

黎念楠带着钟婵逛了一圈下沙二号基地,重点看了仓库和大棚房间,地里的菜都已经差不多采收完了,马上12月了现在主要就暖房还有些蔬菜。

——————

第二天一早,黎念楠让郑北川到部队饭堂吃早餐,她得提早过去南约村煮白粥、炒河粉、蒸红薯、烤红薯、煮红薯粉。

钟婵到了以后,黎念楠让刘意把毛二叔毛二婶毛村长毛泰叫过来一起吃早餐,她抱着包子让他自己吃炒河粉和蒸红薯。

在众人七嘴八舌的介绍下,钟婵拍了一张早餐饭桌的照片,又给众人拍了一张合照,知道了南约食坊的存在,她准备下午去一趟镇上。

吃过早饭以后,黎念楠把钟婵和刘意带到隔壁会客室,泡了一壶雪梨红枣桂圆茶,这才开始了采访。

“黎同志,麻烦你先做一个自我介绍。”例行开头还是要问的。

“好的,我是黎念楠,目前是津市下沙二号研究基地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农业研究,也是南约食坊和津市海军军工副食厂的产品顾问,是一名军嫂、也是一名母亲。

旁边这位是刘意,是下沙二号研究基地的核心工作人员,目前担任研究助理。”

“请问黎同志是怎么想到要种植红薯的呢?之前红薯就在各个地方都有种植,按理说属于比较不起眼的作物。”

“当初我是穹省白沙岛下沙村的知青,比较早就嫁给了驻岛军人,开始从事农业试验田项目。

不知道钟记者前几年有没有去过穹省,我72年初刚到的时候,旱季淡水资源非常紧张,每人每天限量一桶水,粗粮勉强足够全村人吃个七八分饱、精粮是几乎吃不起的。

下沙一号旱稻和下沙二号红薯,都是早期从两边家人寄过来的粮种和经济作物种子开始下地的。只是恰好下沙一号旱稻比较早发现了,当时确实没那么重视红薯。

我在村里上工的时候,是有挖过红薯的,个头和产量远低于我家乡的水平,但红薯和土豆整体亩产量比大米高很多,可制作的副食品也很多,如果产量和质量提高,对穹省来说意义重大。

后面就开始利用下沙一号基地的试验田,从施肥、灌溉、间种等方面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种植红薯,并且增加了湘省、川省等地方的红薯苗混合种植的。”

“湘省和川省的红薯苗是您家人寄过来的?”

“不是,是我弟弟拜托战友寄过来的,我家里是江省苏市的,丈夫是吉省辽市。

我弟弟参军被分配到宁省,他有拜托战友给我寄他们老家的种子,下沙二号红薯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下沙基地的季程同志和向恒同志。”

“据我所知,刘意同志是从穹省跟随黎同志过来津市的,请问是什么原因让刘同志过来津市的?”

刘意听着黎念楠的发言,思绪也回到了下沙初相识的时候。

“我,刚开始认识楠楠姐,是给她在下沙村带路找水源的放牛娃,那时候我随父母被下放了几年,父母也已经去世。

楠楠姐没有嫌弃我们兄妹俩的成分,并且给了我在下沙食品厂工作的机会。后面我京市家里平反以后,我也选择和妹妹继续留在下沙。

知道姐夫要到津市入职以后,楠楠姐问我愿不愿意跟着她过来,我没有犹豫,跟妹妹商量过以后就决定过来津市。

楠楠姐,于我而言,是上司、是伯乐、是老师、是恩人、也是胜似亲人的姐姐。”

黎念楠之前听郑北川说刘意把自己当亲人,这次是第一次亲耳听见刘意说出口,这少年哦,太内敛了,早点说出来不就好了。

她伸手揉了揉少年的头发,一脸吾家少年初长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