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海岛种田嫁军官 > 第31章 下沙1号旱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受上次紫菜养殖文章的启示,黎念楠孕后期这两个月,把手头的翻译工作交稿以后,暂停了翻译工作,专心在家里就自己的几项大大小小成果写了几篇文章。

第一篇蚝壳粉中和盐碱地,第二篇菌包制作与采收,第三篇关于农家肥、水果肥田水交替施肥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她也没拿去投稿,准备下次有机会去阳省的时候带给梁教授帮忙审核下。

向虎跃、季程再一次来到下沙村,这次他们在征得黎念楠的同意后,还带着两名阳省日报的记者文航、洪楚云,蹭村里食品厂送货到阳省的船过来的,因为村里马上就要采收新型旱稻了。

洪楚云是应届大学生刚入职报社,这次接到通知要来个穹省不知名岛上做采访的时候,她内心是拒绝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破落小岛能有什么值得采访的,尤其是还要坐一艘又臭又旧的破船过去。

他们到达后的第二天八点,村里所有人都出动帮黎念楠收割那一亩新种旱稻,半亩是盐碱中和地,半亩是村里中等肥力的耕地,连食品厂也全员放假半天过来收割。

文航、蒋明宇都感受到全村上下团结一致、满怀希望和喜悦地在收割,这种氛围在其他地方是极少看到的,他们都忍不住多拍了几张照片。

最后称重,半亩盐碱中和地的产量是200公斤,半亩中等耕地的产量是220公斤,折算下来比上次黎念楠在军营创造的下沙最高亩产350公斤还要高出不少,如果用上等田来种的话,这个数字是不是还可以更高?!

现场所有人都激动不已,村民脸上都是真挚热烈的笑容,这么高的产量,而且就算是用盐碱中和地来种产量也比他们平时的产量高得多,不得了不得了。

按照之前协商好的,这批稻谷,村里占七成,黎念楠占两成,农业局占一成。

“小黎,你要给这种新旱稻取个名字吗?”季程在一旁提醒。

“就叫下沙1号旱稻吧。”下沙村于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知青下乡的临时落脚处,这里有她的爱人、朋友、事业,以及她的家和归属感。

“黎同志,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给农业局同志和村民代表在稻谷堆旁边拍完大合照后,文航向黎念楠提出采访请求。

“明天上午吧,就在村里晒场旁边。”

村长大手一挥,从村里的收成份额里打了60斤下沙1号新米,给黎念楠送了5斤,部队送了10斤,其他村民按人数给每户分了新米,让大家都尝尝这新米的味道。

郑北川早上在军营一直想着媳妇新稻收割的事情,奈何今天要去周边几个小岛巡逻检查防风情况,得晚上才回来。刚下船走进军营,一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说媳妇的新米好吃。

郑北川跟高鹏打了招呼,让他待会跟季时遇反馈今天巡逻的情况以及要重点安排明天派人到二号岛修缮,然后他就直接回家了。

刚进院子就见向恒端着碗筷从厨房走出来,“师丈你回来了?刚好赶上咱们今天的新米。”

“嗯,刚回来,你们先吃,我先冲个澡。”

知道黎念楠最近对气味比较敏感,郑北川没上前,站在堂屋门口跟她打了招呼就先回房间拿衣服。

等郑北川洗了个战斗澡走到堂屋的时候,桌上的人还都好好坐着等他一起开饭,郑北川坐到黎念楠旁边。

“人都来齐了,来,咱们走一个,恭喜小黎的下沙1号丰收!”向虎跃毫不客气地当起活跃气氛的人,主要是今天这一波收获,属实给他们阳省农业局长大面子了。

向虎跃、季程、村长、向恒喝的都是村长带的米酒,黎念楠、郑北川、季时遇喝的柚子茶。

众人喝过酒后,第一口都选择了大口吃饭,郑北川凑到黎念楠耳边小声说,“恭喜媳妇,我刚回来都听大家说了,新稻很成功。”

“也要谢谢老公对我的大力支持。”黎念楠拿杯子碰了碰他的杯子,又喝了一口柚子茶。

“小黎,这下沙1号口感不错,我瞧着这次局里的稻谷都留起来做稻种,到时可以在穹省阳省推广。”向虎跃咽下嘴里的米饭又开口道。

季程夹了只生蚝,也开口劝。“小黎,这次下沙1号明天采访结束之后,你有打算怎么推广吗?”

“村长,咱们村里边其他闲置盐碱地可以尽快安排中和,然后育苗种下沙1号吗?

育苗、盐碱中和、施肥、虫害管理这些还是我来负责,村里出土地和人手,第一年的收成给我10%,到时候给粮食或者折算成钱票粗粮都可以。”

“盐碱地肯定是没问题的,收成的10%我明天跟村委商量好再答复你,我替咱们村谢谢楠楠了。”村长提起杯子,敬了黎念楠一杯。

“季科长,其他地方我也不认识人,我的想法是优先向白沙岛上附近几条村由近及远推广出去,到时候看你们牵头还是我拜托村长联系其他村领导过来实地考察讨论。”

“有道理,附近先联系3条村安排小面积的试验田,这个我回去汇报以阳省农业局的名义邀请他们过来,同时我们还会安排阳省3条村,两边一起过来考察,你看行吗?”

向虎跃结合黎念楠的想法补充提出他们阳省的种植试验想法。

“没问题,不要来太多人,村里没地方住。”

“行,向恒,到时你负责跟进阳省3条村的下沙1号种植情况,从选地、育苗、下秧、浇水、施肥等全程跟进,每两周向季科汇报。”

“好的,爸。”受到向虎跃同志的怒瞪,向恒老实改口,“知道了,向副局长。”

“村长,要是可以的话,这几个月我建议村里盖几间房子或者搞个类似知青宿舍的临时住宿点。

以后念念这边的成果越来越多,过来实地考察的人肯定也是越来越多的,到时候村里这些空房间可以租出去,还可以安排两个人做接待和煮饭。”

一直在旁边默默吃饭的郑北川这时候终于出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住进部队宿舍的。

“是的,村长,老郑说的有道理,总不能所有人都来军营宿舍借住,多少还是有些不合适的。”

季时遇在旁边补充,确实不能每次住进军营,总不好放太多陌生人进进出出军营的。

其实大部分军营都是有招待所或者家属院的,但下沙营区就作为白沙岛下沙村一个边防站,本身士兵人数就不多,来探亲随军的基本没有,加上三个月还要轮换。别说下沙军营,连白沙镇军务办也还没安排上家属院。

“行,郑营长和季指导的意见我明天一起跟村委商量,这几个月来岛上的人员确实多了很多,基本都是来看楠楠的实验成果的。”

“季科,向副局,你们看要不要多安排一个助理过来给师父帮忙?她肚子越来越大了,后面我跟进阳省的下沙1号的话就需要经常往返阳省和下沙岛,师父身边没有个助理,总归不太方便的。”

向恒替自己师父跟农业局要人,局里一帮吃闲饭的人,就该过来几个打下手。

“不用,后面我会在村里再找个助手,不用千里迢迢从阳省调过来。”黎念楠才不愿意自己身边又多一个眼线,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来的人是和向恒一样一心做研究的。

季程和向虎跃对视一眼,都无奈的别过头,得,小黎确实是看不上他们农业局的人。

众人各回各家以后,郑北川这才有机会和媳妇好好说话,他抱着媳妇坐在自己腿上。

“念念,你有想过等咱们宝宝出生以后,你的工作要怎么安排吗?”

“其实还没仔细想,我比较喜欢顺其自然,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等年底和军营试验田协议到期之后,我就会辞去阳省农业局的工作。

在家里带带孩子,每年帮食品厂研发几个新产品,接几份兴华书店的翻译,还有一些农作物种植项目可以直接跟村里合作。”

“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我知道你不喜欢跟农业局的人打交道,但今天向恒说得对,别说是你现在还大着肚子,宝宝两岁以前估计都离不开大人,带娃有时候也很闹心的。”

他心疼地抚摸着媳妇的后背,自己一个当兵的假期本来就少,能分担的家庭责任实在太少。

“我今天说要在村里找助手也是认真的,我准备明天做完采访后跟刘意谈谈,现在食品厂的各个环节基本都已经理顺了,看他愿不愿意做我助手,到时我给他开工资补贴。”

“也可以,刘意跟咱们也比较熟,还是比较机灵的。”

“是吧,到时我多接一些翻译工作,就有足够的钱票给他发工资啦,再说还有食品厂的分红。”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有什么问题一定要跟我说,不要总是想着一个人解决。”

“嗯嗯,知道了,咱们是一家人嘛,当然,还有宝宝。”黎念楠带着他的手,一起放在肚子上,感受着宝宝的胎动。

——————

翌日,文航和洪楚云带着相机到了食品厂的会谈室,一个小隔间放了桌椅和样品陈列架,用来接待过来考察的客户。

接受采访的是黎念楠和向恒,向虎跃和季程旁听补充。

洪楚云昨晚借住在知青宿舍,天气炎热一堆蚊子,那铺盖都不知道多久没洗一股馊味,还没带化妆品,吃的也不好,今天从起床她就一直黑着脸。

“黎念楠同志,你好,我是阳省日报的记者文航,这是我同事洪楚云,非常感谢黎同志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现在能先请黎同志做一个自我介绍吗?”

“文记者,洪记者,你们好,我是江省苏市到下沙村的知青,今年20岁,也是一名军嫂,今年年初偶然结识了阳省农业局的季程科长,被推荐作为农业局的临时编外人员,和下沙军营开展试验田合作项目,为期一年。”

“可以分享下您的试验田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吗?”

“这个待会咱们一起过去军营试验田实地考察我们边逛边介绍吧。”

“可以的,那请问黎同志是怎么研究出来的下沙1号呢?是偶然发现还是研究所得?”

洪楚云作为新人还没有采访资格,这次是跟过来学习并且做记录的,听到这话,她小声嘟嚷,“肯定是偶然发现,她还能有这本事?!”

听到她的话,文航轻轻怼了她一手肘,这大小姐,他就说这次不要带过来。

“二者都有吧,我本意是想在下沙村试种老家的稻种和其他农作物,看能否正常种植,产量如何。

其中有一垄旱稻是本地品种混着老家粮种一起种的,采收的时候发现了几株特别高大、稻穗比较饱满,就是现在的下沙一号。”

“老家的稻种是指江省苏市的?”

“不止,还有我先生东北吉省大白山下家里的稻种,具体说来,下沙一号是江省混下沙,还是吉省混下沙,亦或江省混吉省,暂时我还说不清楚。”

“接下来有进一步的研究计划或者推广计划吗?”

“昨天跟村长以及农业局领导商量的是,安排白沙岛下沙村附近3条村,阳省3条村,派人过来实地考察后在这六个地方安排试验田,还需要先进行一轮小面积试种,这次向恒单独全程负责阳省的试验田。”

“向恒同志是你农业局的同事吗?”

黎念楠示意向恒自己说。

“是的,我是在第一次发现下沙一号的时候随领导过来出差的,那时候师父已经有了好几项研究成果,后来我主动申请过来做师父的助理,从中学到了很多在城里接触不到的内容,师父是个很有想法、执行力超强的研究员。”

黎念楠悄悄瞪了他一眼,没让他拍马屁,真的是...

“向同志方便说一下你第一次过来的时候,黎同志的几项成果吗?”

季程好笑地看着师徒俩的眉来眼去,补充道。

“这是我来说吧,我侄子是岛上驻岛军人,也是他找到我,让我帮忙检测一种叫魔芋的新作物的营养成分,而首次把魔芋做成可食用的产品的人正是黎念楠同志。

后来我带着检测报告特地上门来了解魔芋的习性和做法,偶然得知小黎想要开展试验田的想法,当时她刚来岛上,村民对她还不熟悉,加上岛上耕地和淡水资源宝贵,不敢贸然给她安排试验田。

我就牵头跟农业局申请,让她做一个编外人员,并且签了一个农业局和下沙军营合作的试验田项目。

后来在短短三四个月,小黎先后研究出了生蚝壳中和盐碱地、利用岛上过剩的水果做出肥田水有机肥、用稻糠椰糠做菌包进行蘑菇人工种植,后面还有了现在的下沙1号。

这些全是黎念楠同志一个人研究出来的,从想法到落地执行再到最后出成果,从头至尾都是她一个人的功劳。

这里还不包括她带村里人建食品厂、改良副食品做法的功劳。黎念楠同志确实是现在难得能沉下心、扎根农村、为农村发展专注研究的年轻人。”

季程没有给自己或者局里捞功劳,实话实说,甚至话里话外更加偏向黎念楠,虽然他是帮了小忙,但即使没有他帮忙,他相信以黎念楠的实力迟早能说服村里。

“看来季科长和向恒同志对黎同志都很服气呀,黎同志对于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有什么计划吗?”

“目前还是粮食为主,通过改良育种、科学种植提高粮食产量,目前我试验田里的红薯、土豆,山上的魔芋都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在前往军营食堂吃午饭之前,向恒带着两位记者到了食品厂的蘑菇棚,看菌种和菌包,文航向现场工作人员提了几个问题,再次验证了黎念楠的实力,村里的人对她几乎都是赞口不绝的。

文航给工作人员和菌包拍了照,这才回到黎念楠的院子和大家一起往军营走。

洪楚云穿着小皮鞋慢吞吞地走在最后,“她家里明明有一辆自行车,怎么还要我走过去啊,一点都不尊重我们。”

旁边的文航、前面的向恒黎念楠都听到了她的话,黎念楠今天已经忍了一早上她各种暗戳戳不善的眼神。

“洪同志要是不习惯的话,可以回去知青宿舍休息,咱们还要走二十多分钟,待会中暑就不好了。”黎念楠语气生硬的好生劝说。

“你以为我想过来这破地方啊,不就是一新粮食,有什么了不起的,还要我们专门从阳省过来做采访。”洪楚云停了下来,对着黎念楠大声吼。

不知道是天气炎热加重了洪楚云烦躁的情绪,还是听了一早上所有人对黎念楠的称赞,心里自从昨晚听了同宿舍知青的话以后,就生出的嫉妒,瞬间爆发了。

“第一,不是我邀请你千里迢迢从阳省过来的,还是蹭的咱们村里的顺风船,我可不会给自己找罪受。

第二,就这一新粮食,我首次种植发现的下沙一号,目前产量比下沙村上等地的亩产还要高出100公斤,洪记者你知道100多公斤可以供下沙全村群众吃多久吗?你知道这些粮食需要村里花多少公分才能换得到吗?

第三,我已经说了,既然你嫌弃这地方破,就麻烦你挪动尊脚回知青宿舍休息,这地方还嫌弃你的小皮鞋硬,把土地都踩实了呢。

综上,洪记者还是尽早回去吧,我,黎念楠,从今以后都不会接受你的采访。”

要是这发生在她刚来的时候,没有底气、没有群众基础、没有成果,她可能还会选择冷处理,装作不知情、沉默以对,但如今她在下沙村也算是叫得出名号的小人物,就这狐假虎威的小记者,她无需要忍。

几位男同志都是第一次听黎念楠说这么不客气的话,但不得不承认她说的其实是对的,不尊重农民,不珍视粮食,有什么资格来采访下沙一号呢。

“你!你果然像那些女知青说的那样目中无人,黎念楠,我告诉你,就你这样的,迟早要倒霉。”

“不劳洪记者挂心,就这两天见识到洪记者的方方面面,也确实属于比较倒霉的。”黎念楠不愿意再搭理她,转身就走。“我们走吧,她爱吃不吃。”

“黎念楠!”洪楚云停在原地跺脚,连带自己过来的文航都匆匆跟她说了一句让她先回去,就跟着去军营了。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回去我就截你稿子,落我手上,黎念楠,你等着!”

洪楚云慢慢走回知青宿舍,准备等吃饱就开始大写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