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在群臣疑惑的目光之中,朱标便是将国债之策,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
而等最后一个字落下,群臣却是面色古怪,彼此对视一眼,竟迟迟无人发声。
这情况却让朱元璋为之一愣,按照他所想的,国债乃是有赚无赔的买卖。
群臣听后,不说是要争相抢购,也不至于默然无语。
这是怎么个情况......
他顿时皱起眉头说道:“怎么,尔等觉得咱次策有毛病?”
此刻,群臣对视一眼。
却是徐达出来小心说道:“敢问上位,这是不是我那女婿的计策?”
群臣此刻也都是将目光齐齐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却是一愣:“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
徐达尴尬一笑说道:“微臣不敢相瞒,微臣对此策,确实是有些顾虑的。”
朱元璋眉头一皱,却发现,其余诸臣也都是一脸的赞同之色。
显然他们跟徐达一样,都对国债之策,有某种顾虑......
他顿时疑惑的说道:“说来。”
徐达却是斟酌着说道:“国债之策,听起来是很是完美,微臣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却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此策为亘古未有之策。”
“一旦实行下去,谁也不能保证,会出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毕竟每个国策刚出现时,都是好的,但一旦实行到下面去,就会发生改变,甚至良政都会变成恶政。”
“这都是政策制定者,事先考虑不够周详之缘故.....”
“但若是此策乃我女婿制定的......”
“那就没问题了,我女婿所提之策,必定是极为成熟,哪怕有问题,我女婿也预案准备。”
“所谓微臣才有此问。”
朱元璋听后顿时一阵苦笑,尽管徐达说的已经很是委婉,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是明显。
他信任的不是这国债之策,而是任以虚。
若是任以虚所提之策,他才会全心支持......
他忽然看向了其余臣子说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李善长小心说道:“魏国公所说,也是微臣的心里话。”
茹太素直接说道:“魏国公所言甚是,微臣也是有此顾虑,若此策是朱先生提出,微臣自普全心支持。”
“但若是别人提出,那就还请上位斟酌一二。”
朱元璋一阵无奈。
他突然想到了任以虚在说出这国债之策时,说出的信用二字。
国债本质上,是在以大明的信用为基础发行。
而现在看来,在群臣眼中,任以虚的信用,竟比大明的信用,更为值钱!
此刻,群臣却是期待的看向朱元璋。
而徐达更是满怀期待的说道:“敢问上位,此策到底是不是我那女婿所提的?”
朱元璋苦笑一阵:“正是。”
徐达闻言,顿时大喜,连忙说道:“那微臣恭贺上位。”
“微臣先认购二十万两白银的债券!”
“还有我!”
蓝玉也是不甘落后,连忙说道:“微臣也认购二十万两。”
有了这两位开头,顿时,其余臣子们都是群起踊跃。
就连素来又臭又硬的茹太素,此刻也略一犹豫说道:“微臣家贫,想买五千两银子.....”
朱元璋见状,却也一阵无语。
往日里,自己颁布下一个国策,这些大臣难免要跟自己叽叽歪歪一阵。
可现在,听到是任以虚实行之策,这些人却一个比一个踊跃。
就连茹太素这么个挑剔的人,身为户部尚书,掌握大明财政,此刻竟也丝毫不带质疑的,而是跟风购买。
这摆明了,是不信自己,只信任以虚啊....
但是,这也没什么不好。
“这件事,就交给茹卿去办。”
朱元璋索性说道:“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咱说,此乃国策,不可疏忽。”
茹太素却立刻说道:“此策已经极为成熟,微臣以为,此策现在就能实行下去。”
“实在是利国利民之举。”
“除此之外,微臣以为,可以将国债作为一个好处,分派给太天下世家?”
“哦?”
朱元璋却是一挑眉毛,看向茹太素:“想不到茹卿却对天下世家这般关照。”
其余等重臣,也是疑惑的看向茹太素。
这可是位孤臣,从来不会营私结党。
而国债......却是明摆着谁买谁赚钱的。
茹太素竟是推荐,将国债购买之权,推荐给天下世家,这让人很是疑惑,他为何要给世家送好处?
此刻,茹太素却是沉声说道:“微臣并无私心,全是公心。”
朱元璋微微一笑:“咱没有怀疑你的意思,不过......说来听听?”
茹太素说道:“此举,都是为了安抚士人之心啊..”
“安抚?”
朱元璋微微一愣:“士人对咱很是不满?”
结果他却看到,茹太素在用一种颇为无奈的目光看向自己......
朱元璋这才略有些尴尬的咳嗽一声:“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这段时间以来,士人的日子,还真是有些难过。
首先是推行科学,罢黜儒学,导致直接毁了整整一代读书人。
他们年纪大了,学不懂科学,却同时也精通儒学。
他们为了当官,日夜钻研儒学,可以说是很是辛苦。
结果自己一令,就让他们丧失了当官的资格。
这是断人前途,天下世家嘴上不说什么,心中必定颇为怨恨的。
其二,朝廷还在清查托庇田亩一事,世家也是托庇田亩的重灾区。
尽管他们交的税,都是该交的,但在世家看来,那是朝廷夺走了本属于他们的财富。
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被他们给占据久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自己的东西。
这也是常理。
无论如何,现在天下世家对朝延,是有颇多不满之处的......
“罢了,那就依你所言。”
朱元璋对此倒也无所谓,现在朝廷要的是变革中的稳定,只要能将任以虚的种种变革推行下去,暂时给世家一点甜头尝尝,也没什么。
治国,不能只用刀子,更要用银子。
这点取舍之道,朱元璋自然是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