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义满,咱听过他的名字,听说他对咱们的皇帝很不恭敬。”朱元璋微微皱眉。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足利义满这个名字......
大明建国之后,东瀛的足利义满也派人来送上贺表,只是其中言辞却是极不恭敬。
说什么日出之处天子,向日落之处天子贺。
这口气,竟是将堂堂大明,跟他东瀛并列!
当时朱元璋就对其极为不喜,所以印象也颇为深刻。
只是......只是知道这些却还不够啊。
他不由得扫视了在场人一圈,最终是目光落在了孔希学身上:“你对东瀛知道些什么?”
孔希学虽是个腐儒,但家中典籍够多,要说在场之人中,谁最有可能了解东瀛,那应该非孔希学莫属。
可此时......孔希学却是瞠目结舌:“小人学的都是治世之学,这区区东瀛,哪能跟我天朝上国比肩......”
朱元璋一阵皱眉,显然,这孔希学也是个骄傲自满的......对东瀛也是一无所知。
当下他不由得又是看向任以虚,忍不住问道:“你再给咱说说东瀛?”
“他们四分五裂,是不是应该挑唆一下?”
“该如何下手?”
身为帝王,他下意识就想到了合纵连横之术......
当年在元末乱战之中,他也是通过不断的挑拨离间,合纵连横,取得最后胜利的......
而此时,任以虚却是欣赏的看了他一眼,点头说道:“不愧是做生意的,就是阴险,跟我想到一块了。”
“但应该没那么容易。”
朱元璋却是微微皱起眉头:“他们毕竟是同族,大明却是外人啊。”
合纵连横之术,他是在元末战乱之时,频繁使用,但基本上,都是跟义军合作。
而义军,可都是汉人!
之所以总是能合作成功,也是因为大家都是汉人,对蒙古人同仇敌忾。
同文同种的同胞,总比外人可信。
这导致,哪怕是有些义军跟元朝合作,但其实也只是光领俸禄,却都是消极怠工,不怎么杀敌的..
甚至被招安的义军,遇到其他义军之时,往往会网开一面,将其放走。
若是明朝人,以外来者的身份,去搞合纵连横,却是很难取信到东瀛人的......
这是个麻烦....
可此时,任以虚却是摇头一笑说道:“你这是以己度人,东瀛人,可不会管这些的。”
“嗯?”
朱元璋微微一愣,有些疑惑:“东瀛人就不会相信自己的同胞?”
“这怎么可能!”
结果任以虚微微一笑说道:“你还是不了解东瀛啊..”
“这还是得从东瀛的心态说起。”
“东瀛物产贫瘠,战乱频繁,还有火山地震,导致东瀛国民都有种求生存的紧迫感。”
“这种紧迫感对外,是他们一有机会,就向外入侵。”
“天知道他们对大明这样广袤而又安全的土地,有多么渴望。”
“这也是为何,我断言他们掌握海权后,会入侵大明的重要原因。”
“但这种紧迫感对内,则是内卷,极致的内卷。”
“为了生存,他们可以对同胞下手。”
说到这里,任以虚顿了顿,笑道:“你太低估,东瀛人对生存的渴求。”
“他们这种文化心态,决定了他们天然就是不择手段的民族。”
“只要你给他吃的,他管你是谁,照样合作不误,钱给够,亲爹都杀给你看。”
“比如华夏堪称是东瀛的文化养母,正常人在入侵养母之时,多少都得犹豫一下,至少得有几个反对派吧?”
“东瀛的反对派,反对的却不是该不该入侵,而是该如何入侵。”
“知小礼而无大义,说的就是东瀛!”
一席话落下,全场寂静。
朱元璋不可思议的说道:“世上竟有这么无耻的族群?”
“这东瀛..确实是够无耻啊。”
任以虚说的,已经是得到了印证。
比如那些倭寇海盗,不断侵扰大明东南边境。
他一再发文,要求东瀛管束一下那些海盗,但换来的,却是无止境的敷衍.....
“他娘的,东瀛真是个不孝子。”
蓝玉也是脸色难看的说道:“这种族群,就该杀光,一个不留!”
“错了。”
结果任以虚却是微微一笑说道:“东瀛人虽然见利忘义,但一旦你比他强,他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天下最听话的奴隶。”
“有机会,你可以买个东瀛奴隶,体验一下。”
“扯远了,这个以后再说。”
“咱们继续说合纵连横东瀛......”
“办法其实也简单,就是联合天皇。”
“等会儿,怎么会是联合天皇?”
这话落下,孔希学就是连忙找出错处,立刻说道:“你之前不是都说了,天皇没有实权!”
“为何要联合一个没用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
顿时,朱元璋等人也是露出思索之色,不解的看向任以虚。
孔希学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而任以虚却是微微一笑说道:“听课听的不错,但是有一点你有没有想过,天皇没有实权,为何能万世一系维持至今?”
“要知道,天皇至少是从唐朝,传承至今,这段时间以来,华夏已经换到了第四个大一统王朝。”
“加上中间的五代十国......中间换了不知道多少皇帝。”
“为何天皇家族,明明没有实权,明明周围有权臣环伺,却还是能屹立不倒?”
“这......”孔希学顿时被问懵了。
而朱元璋等人也都是一呆,确实......这事很古怪。
以华夏的历史经验来说,出了权臣,皇帝就危险了。
特别是在乱世之中,权臣怎么可能不篡位?
比如五代十国,换皇帝跟吃饭一样频繁。
而东瀛如此乱,那天皇......是怎么保持万世一系的?
这极其不正常。
“这......也跟地理环境有关?”朱元璋疑惑的看向任以虚。
“终于开窍了。”
任以虚点点头,露出了一个孺子可教的欣慰笑容:“正是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