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朝堂,气氛格外紧张。崇祯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百官。户部尚书陈子敬刚刚陈述完粮仓储备计划的具体方案,朝堂内已是一片窃窃私语。

“陛下,粮仓储备固然重要,三省粮仓虽然试点成功,但全国推广所需资金巨大,地方财政恐难以支撑。”顾承山缓缓出列,语气虽谦恭,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臣以为,当前以恢复边疆防务为重,粮仓计划应暂缓实施。”

他的发言得到了一些清流的支持,数名大臣纷纷附和。

“陛下,边疆危机迫在眉睫,若此时耗费国力修建粮仓,恐难应对外敌。”

“粮仓占地多耗费大,且恐怕难以短期见效。”

“请陛下三思!”

这些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朝堂淹没。东林党的反扑来得猛烈,甚至隐约有将新派官员压制下去的趋势。

崇祯静静地听着,脸上毫无波澜。他等所有人说完,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粮仓储备是为大明长远计,非一时之需。朕问你们,边疆战事为何迫在眉睫?是因为前朝无备;试点地区为何能稳?是因为有粮仓支撑。此事岂能因一时阻力而废?”

他的目光直视顾承山,语气锋利:“顾爱卿,你方才所言,似乎是在为士绅的利益而非百姓的生计着想。”

顾承山面色微变,连忙拱手:“陛下言重了,臣只是担忧国力难支,并无私心。”

“是否无私,玄卫已经查明。”崇祯冷笑,拍了拍龙椅的扶手,示意王安上前。

玄卫首领王安上前一步,呈上几封密信,声音洪亮:“陛下,这是从部分官员府中搜出的书信,内容显示他们密谋联合地方士绅,计划以舆论压力阻挠粮仓计划。”

崇祯接过密信,展开其中一封,大声念道:“‘粮仓计划若成,士绅控制权尽失,必动用一切手段阻挠。朝堂舆论,民间煽动,两手齐下。’”

大殿内一片死寂,所有顽固派官员的脸色顿时苍白。

崇祯将信拍在龙案上,目光如电:“你们的担忧,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这些私利者的地位?”

顾承山颤抖着跪下:“陛下!臣不知有此密谋,绝无参与其事!”

“绝无参与?”崇祯的声音冷如寒冰,“玄卫还查到,你曾与顾文衡密会三次,共商如何阻止改革。他还是你的族亲,你当真毫不知情?”

当崇祯展开密信,当场宣读时,整个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红色的蜡印、熟悉的笔迹,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封信的内容已将顽固派的阴谋暴露得无所遁形。

“朕一再容忍,是希望你们能为大局着想。但今日看来,你们心中从未有过百姓。”崇祯的声音低沉却饱含威严,犹如寒冬中刺骨的风,“这些密信,不仅是阻挠改革的证据,更是你们自掘坟墓的铁证。”

顾承山跪在殿前,脸色惨白,额头上冷汗直流。他试图辩解:“陛下,这些信件虽出现在臣府中,但臣绝无参与阴谋之意,定是有人诬陷!”

“诬陷?”崇祯冷笑着站起身,走下龙椅,一步步靠近他,“玄卫已经查明,你与顾文衡等人密谋,三次商议如何阻碍粮仓计划。难道连你们的密谈记录,也是诬陷?”

顾承山瞬间瘫软在地,嘴唇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表忠心?”崇祯的目光扫过他们,语气中透着浓浓的讽刺,“你们的忠心何在?是在朕的改革受阻时保持沉默,还是在百姓受难时袖手旁观?”

几名官员低头不语,额头上的冷汗早已浸透衣衫。

崇祯转头看向玄卫首领王安,冷声道:“凡是与士绅勾结、阻挠粮仓计划者,一律彻查。王安,立即将所有涉案官员的名单呈上,不能有半点遗漏。”

王安单膝跪地,语气坚定:“臣遵旨!”

就在王安准备离开时,顾承山突然抬起头,双手伏地,声音颤抖中带着几分疯狂:“陛下!臣……臣只是希望朝廷慎重,不想因急功近利导致国力受损!臣是为大明着想啊!”

崇祯俯视着他,目光如刀:“为大明着想?那为何百姓受益的改革在你眼中成了急功近利?为何士绅的利益在你心中高于百姓的生计?”

他停顿片刻,声音陡然转冷:“来人,顾承山目无法纪,勾结士绅,妄图阻挠改革,罪不可恕,立即押入大理寺候审!”

顾承山瘫倒在地,连声哀求:“陛下,臣错了!请陛下开恩!请……”

崇祯未再看他一眼,径直走回龙椅,挥手示意士兵将他押下。

数日后,涉案的官员与士绅被带至刑部大堂公开审理。百姓聚集在堂外,争相围观。

一名曾经在地方权势滔天的士绅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他面对玄卫搜出的囤粮证据,已无力辩解,只能不断叩头求饶。

审判官冷声宣布:“顾文衡等人,蓄意阻挠朝廷改革,散布谣言,挑唆民众,罪无可恕!即刻判决,家产充公,粮食发放灾区,全家流放边疆!”

堂外的百姓听到这一宣判,欢呼声如潮水般响起。

“这些害人精,终于得到报应了!”一位老农愤愤说道。

“皇上英明,替咱老百姓除了这群蛀虫!”另一人高声喊道。

清理行动结束后,朝堂上的东林党势力大幅削弱,改革派开始掌握更多话语权。

“陛下,如今改革的阻力已被清除,粮仓计划可以全面推进。”陈子敬在朝会上恭敬禀报。

“很好。”崇祯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但记住,改革不能有一丝松懈。粮仓是百姓的生计,任何人胆敢阻挠,朕绝不宽恕。”

夜晚,乾清宫内,崇祯独自坐在书案前。他翻阅着各地粮仓建设的进展报告,眉头依然紧锁。

“东林党已清,但士绅的势力尚未根除。这场改革看似胜利,其实才刚刚开始。”他低声自语,目光中透着坚定,“不论是朝堂上的反对声,还是外敌的威胁,朕都会一一化解。”

大朝会结束后,改革派在崇祯的支持下迅速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陈子敬与农政司的年轻官员们联手推进粮仓储备计划,各地的改革效率明显提升。

周景成在朝堂上出列,语气中透着坚定:“陛下,粮仓计划的推广已经顺利展开。臣提议,在推广过程中优先选择试点成绩显着的地方,以便积累更多经验。”

崇祯点头:“很好,改革的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记住,改革不是为了朕的威名,而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稳。”

随着此次对东林党势力的围剿,粮仓储备计划得以顺利推进。各地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和效率,纷纷表示支持。

在山西的一处乡村,一名农夫感慨道:“以前那些士绅说粮仓是糟蹋地,现在皇上的人把地改得这么好,还给咱们备下这么多粮,真是为咱们百姓操心!”

另一名老者接道:“这皇上是真厉害,不光能治士绅,还能保咱们的命。”

夜晚,崇祯独自坐在乾清宫的书案前,翻阅最新的粮仓进度报告。

“顽固派虽已受制,但士绅的根基仍在。更何况,后金的威胁也未消失。”他低声自语,“成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昭示着未来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