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强县令 > 第五百七十章 如此殿试(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七十章 如此殿试(三)

其实这些人心里很明白,他们早已与状元无缘了,也没谁敢奢望高中状元。因为有田十一和郓王赵楷两个变态,谁又敢去奢望呢!

赵佶挥了挥手,打着哈欠向殿后走去。田十一拍打了一下膝盖,转身也准备回家去补一觉。为了参加殿试,十一哥可是起了个大早的。

赵佶和田十一都刚刚转身,一个声音却高声叫道:“学生不服。”

田十一迈出去的脚立即收了回来,赵佶同样顿住脚步,颇为懊恼地转头望向说话之人。

赵佶是真恼,他困呢。田十一呢,却有些高兴。

好不容易参加一回殿试,却没说什么出彩的话,更没把谁气个倒仰,这哪里是十一哥的风格。何况又被人叫双魁,又给人下跪,今后的一段时间还要被人骂作谄媚小人,十一哥心里的火气同样不小。

有火气就要发出来,要不然憋着多难受。如今有人往枪口上撞,那就只好给十一哥当当出气筒了。

眼见陛下顿住脚步,杨戬连忙站出身形质问道:“何人在文德殿内喧哗?”

这时一名二十四五岁,胖到圆滚滚的生员站了出来,拱手大声说道:“学生鲁仁甲,不服。”

听到鲁仁甲这名字十一哥就有些失望,你一“路人甲”也敢跳出来挑刺,这不是专门给田某人立威来了吗?

赵佶似是有些生气,一转身又坐回到龙椅上,瞪着鲁仁甲问道:“有何不服?”

滚蛋龙也是龙,鲁仁甲不敢正视赵佶的眼睛,“扑通”一下跪了下来,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礼部侍郎。

礼部侍郎心中一突,狠狠瞪了回去。心说:朱大人交待的事情,你瞪我干什么,这不是让大家怀疑我吗?

鲁仁甲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把心一横,大声质问道:“既是殿试,为何不曾开考便钦点了状元?”

对于一个生员的质问,自然不能让赵佶来回答,那会丢了皇帝的脸面。所以杨戬大声回道:“田双魁剿灭梁山、平定摩尼教之乱、献神器火药与朝廷,有此三件功绩,为何点不得状元?”

鲁仁甲顿感一阵窒息,这三件功劳,每一件都能压得他一生无法翻身了。但一想到只要能抱紧朱勔这条大粗腿,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这才咬牙继续说道:“田大人功高盖世,自当封赏。但状元考较的是学问,并不是功劳。”

杨戬答道:“西楼先生诸篇佳作,难道你不曾读过?”

鲁仁甲再度窒息,连蔡京都夸赞田十一堪比李杜,他一个小小的生员,又哪里有资格有胆量质疑。可事情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他也只有咬牙硬撑这一条路了。

一个头磕到地上,鲁仁甲态度谦卑,但口气依旧很硬。

“殿试考较的乃是学问、策论、文章、治国方略,又岂是诗词小道可比?”

这句话一出,有两个人差点跳起来。一个是赵佶,一个是王黼。

赵佶酷爱诗词,鲁仁甲敢说诗词是小道,这一句话,就堵死了这一生的官途。皇帝在心里判你不能当官,朱勔还能大过皇帝去?

王黼更加生气,要不是皇帝在这里,他都想跳过去踹鲁仁甲几脚了。他之前就与田十一商定,殿试以诗词为题,后来在梁师成的压力下,这才改为策论,这鲁人甲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当众削少宰大人的脸面吗。

眼见王黼与杨戬都要回怼鲁仁甲,田十一连忙站了出来。还要拿这鲁仁甲当出气筒呢,让他们两个当场怼死了怎么办。

一见田十一站出来,王黼和杨戬连忙闭嘴。这事最理想的解决方法,自然是钦点状元田双魁在学问上胜过鲁仁甲,那样才完美。

田十一笑着对鲁仁甲说道:“既然鲁兄自认学问在田某之上,田某这里有道难解之题,不知鲁兄能否帮田某解惑?”

听到田十一说话,鲁仁甲连忙爬了起来。读书人可以跪陛下,但却不能跪别人。而且已经将这姓田的得罪死了,何必再做些虚假的礼节。

“田大人但说不妨。”鲁仁甲一脸阶级斗争地说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和田十一有深仇大恨呢。

事实上这仇和恨是真有,只不过是刚刚才有的,鲁仁甲也是刚刚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自己在文德殿上质问当今皇帝,就算有朱勔撑腰,今后在官场上怕也无容身之地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自然是因为这谄媚圣上的田十一。所以在鲁仁甲心里,田十一已经上升为仇寇。

世上的很多人都是这样,当自身陷入极危难的境地,自然而然便会去找他人身上的问题,却很少会自醒。鲁仁甲不会想其他的生员为何没有遭遇自己眼下的麻烦,不会想自己为了讨好朱勔才与田十一作对,只是觉得田十一太可恨,谄媚圣上乱点状元。这恨意,自然就要落到田十一的头上了。

十一哥啥时候在乎过别人的仇恨,更何况是如此一只小虾米,还是一只看不出眉眼高低的糊涂虾米。

脸上温和地笑着,田十一叮嘱鲁仁甲一定要听清问题,因为他只讲一遍。

见鲁仁甲点头,田十一才问道:“鲁兄可知碧油车为何物?”

鲁仁甲疑惑了一下,随即连忙点头,知道这不是田十一要问的问题,只是问题中涉及到碧油车而已。

此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自然是汴梁城,汴梁的发达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碧油车便是发达的明证之一。

碧油车车箱粗鄙但却能载十数人,只在汴梁一地存在,其功能竟与后世的公交车如出一辙。大宋朝就有了公交车,刚来汴梁的田十一委实吓了一跳。若是大宋朝能一直延续下去,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怕是要比其余国家高出无数个等级。

只听田十一说道:“一辆碧油车自西水门向御街而行,车上载有七人,至李家瓦子停车,下三人上五人。至李二胭脂铺子停车,下六人上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