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息县城内的茶馆里,几位常客正围坐在一张方桌旁,品着香茗,低声交谈。

“诶,听说了吗?”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中年男子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说道,“附近两个县的知县可都来了我们息县!”

“真的假的?”坐在对面的瘦高个儿睁大了眼睛,一脸惊讶。

“千真万确!”中年男子用力点头,“我亲眼看见他们的仪仗队进城,旗帜上写得清清楚楚呢!”

“是啊,”一旁的老者接过话头,慢悠悠地抿了口茶,“正阳县知县和潍滨县知县都来了。我听说他们一大早就进了县衙,到现在还没出来呢。”

“这么大的阵仗,”瘦高个儿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吗?”

老者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让你们平时多读些书,不听吧!现在天下就要乱啦!”他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这才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大灾大难这么多年,就史而论,这就是乱世之始啊!”

“乱世?”中年男子和瘦高个儿齐声惊呼,随即又赶紧捂住嘴巴,生怕引起旁人注意。

老者郑重其事地点点头:“你们想啊,三个县的知县聚在一起,还这么神神秘秘的,肯定是在商议应对之策。”

“这样看来,”瘦高个儿恍然大悟,“袁知县英明啊!今天三县共商大计,怕是很久之前就布好局了!”

“没错,”老者赞许地看了瘦高个儿一眼,“袁知县能未雨绸缪,为此运营息县十年光景,提前做好准备,咱们息县的百姓有福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继续低声讨论着,茶馆里的其他客人似乎并未察觉这一桌人的异常。窗外,阳光依旧明媚,街道上行人如织,一切都似乎与往常无异,但暗流涌动的气息却早已在这座小城悄然蔓延开来。

县衙后堂内,三位知县围坐在一张红木圆桌旁,桌上摆着精致的茶具和几碟点心。袁天青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然后开口道:“诸位,关于同盟之主一事,我们开始投票吧。”

于吉经过这几天运作,已然成为正阳县知县。只见他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精明。

他整了整衣襟,缓缓说道:“对梁明成为同盟之主一事,我正阳县赞同。”他的语气坚定,显然早有定论。

袁天青听罢,略作沉思,随即附和道:“我袁天青也支持梁明。”

潍滨县知县张元和看了看于吉,又看了看袁天青,意识到局势已定。他轻咳一声,说道:“我潍滨县也支持。”虽然他心中对袁天青更为欣赏,但眼下形势,他知道无法改变。

张元和见状,知道没有办法推选看起来就更加精明能干的袁天青作为同盟之主。他暗自叹了口气,心想袁天青如此能干,这梁明的手段,自己还未曾亲眼见识。

权衡再三,张元和决定直接切入正题。他端正坐姿,目光炯炯地看向梁明,恭敬地问道:“盟主,你认为我们潍滨县的防御现今当如何布局?”

话音刚落,整个房间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三位知县的目光都聚焦在梁明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梁明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他走到房间一角的书案前,取出一卷羊皮纸,铺展在桌上。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和图表。

他用手指轻轻划过纸面,开口道:“诸位,请看这里。”三位知县纷纷起身,围拢到梁明身边。

“这是我昨夜熬到三更才整理完的数据,”梁明指着羊皮纸上的一列数字说道,“根据最新的户籍统计,我们三县的总人口约为49万8千余人。其中息县18万3千,正阳县16万5千,潍滨县15万。”

他又指向另一张表格,“至于库银,我已让各县主簿核实过。息县35万两,正阳县32万两,潍滨县33万两,总计恰好100万两整。”

梁明转身走到墙边的一幅地图前,用木尺指着三县的位置,“军队方面,息县有正规军3000,新兵1500;正阳县正规军2800,新兵1200;潍滨县正规军2700,新兵800。加起来也正好1万。”

他放下木尺,环视三位知县,“诸位,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家底。民众、财力、兵力,样样不缺。接下来,就看我们如何运用了。”

梁明再次举起木尺,指向地图北部,“这里是汝河,蜿蜒流淌,宛如一条天然屏障。”木尺缓缓向东移动,“东边是洪河,水势浩荡,形成我们的东部防线。”

接着,梁明将木尺移到地图南部,“南面则是潍河,最为宽阔,最利于防守。”

他抬起头,环视三位知县,确保他们都在认真聆听。然后,梁明用木尺在三条河流之间的区域画了一个圈,“诸位可以看到,这三条河流恰好将我们三县环抱其中,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口袋形状。”

梁明停顿了一下,让在场的人有时间消化这个信息。随后,他将木尺移到地图东部,“张大人,你的潍滨县位于这里,在息县的东方80里处,正好处于这个口袋的底部。”

最后,他将木尺移到地图西部,“而于大人的正阳县则在这里,在息县的西方100里处,可以说是这个口袋的开口处。”

梁明放下木尺,双手轻轻拍了拍地图,“诸位,这就是我们三县的地理态势。我们被三河环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御圈。这种地理优势,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

梁明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三位知县,缓缓开口道:“诸位,我的构想是这样的:我们将同盟的军队分配如下——正阳县配备四成,也就是4000人;息县和潍滨县各配备三成,即3000人。”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指在三县之间画出一个三角形,“息县将作为我们的中转站。正阳县作为前线,直接面对敌人;息县作为后备力量,随时准备支援;潍滨县则负责修整和补给。”

梁明转身面对三位知县,继续解释道:“我们要保持两成的士兵处于流动状态。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假设正阳县的4000人与敌军交战一段时间后,其中2000人会撤退到潍滨县休整。与此同时,息县会派出2000人前往正阳县,填补空缺。”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模拟这个过程,“当潍滨县的部队修整完毕后,会有2000人向息县转移。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前线作战、后方修整、中间补充。”

梁明停顿片刻,让在座的人消化这个信息,然后总结道:“通过这种轮换机制,我们可以确保前线永远有充足的兵力,同时保证所有士兵都能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训练。这样一来,我们的军队将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充沛的战斗力。”

梁明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息县还需要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我建议组建一支500人的骑兵队。这支骑兵队将驻扎在息县中心位置,随时待命。他们的马匹要精心挑选,以耐力和速度见长的蒙古马为主。每位骑兵都要配备轻便的皮甲、长矛和弓箭,以确保机动性和攻击力的平衡。

”这支骑兵队将分为五个百人队,每队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百夫长。他们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包括快速集结、长途奔袭、骑射技巧等。我们要确保他们能在接到命令后的半个时辰内完成集结,并在两个时辰内抵达正阳县或潍滨县的任何地点。

“当正阳县遭遇强敌进攻时,骑兵队可以迅速北上支援,从侧翼突袭敌军,打乱他们的阵型。如果敌人试图渡河偷袭潍滨县,骑兵队则可以快速南下,抢在敌军立足之前将其击退。”

“为了保持高度戒备,我们要在息县的东西两侧设立了望塔,并建立烽火台系统。一旦发现敌情,立即点燃烽火,骑兵队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迅速做出反应。”“当然,为了达到这种素质,我要求,所有军队都必须在息县按照新的要求接受严格训练。”

梁明一口气讲完设想,三位知县都愣住了。这么大的信息量,仍谁来都得反应一会儿。

“至于各县的任务,我已写好文书,待各位理解完之后,就可以打开各自的文书,了解自己的任务。”

袁天青眉头微皱,双手轻轻摩挲着桌面上的文书。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封蜡,展开羊皮纸卷。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每一行文字,时而停顿,时而加快。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不断变化,从严肃到惊讶,再到若有所思。他的手指在纸上轻点,仿佛在计算什么。最后,他长舒一口气,眉头舒展,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文书中的内容颇为满意。

于吉则稍显迟疑,他先是看了看其他两位同僚,然后才慢慢地拆开自己的文书。他的阅读速度较慢,每读一段都要停下来思考片刻。他时不时地抬头看向梁明,似乎想问些什么,但又忍住了。他的手指在文书边缘不停地摩挲,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和犹豫。

张元和是最后一个打开文书的。他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甚至不小心撕破了一小角羊皮纸。当他终于展开文书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张,显然被内容震惊了。

他一字一句地小声念道:“首要之任务,便是在你县管辖区内的沿河险要之地建立哨塔,以观测河面。其二…”他的声音渐渐变小,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不停地用手帕擦拭额头,眼睛却一刻不离文书。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越发凝重,时不时地摇头叹气,显然对这些任务感到压力巨大。

“诸位对安排可有什么异议?”梁明见三人都将阅读完,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