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不是你的灵根如何,而是你内心的强大,自身的圆满。”孟良谈及这样的差别后,这样告诉灼华和蓁蓁,他们早早知道了孩子们的天赋,也明白终有一日会离别,她们的未来不在凡俗,而在山外,在云端。
但首先,她们应该是她们自己,而不是某灵根的小天才。
节前年礼送来送去,到了这时候,秋家却派了人来访,只是东西简薄得比之重阳节还不如,孟良直接谢绝:“既无师兄书信、私印,如何证明这是师兄家中节礼?”小厮愤而离去。
孟良到晚间才同两个孩子说起,秋大人起于微末,其妻却是某位老大人家中的女子,“其家风做作而浮夸,倚仗官职而赖其名,”孟良锐评:暴发户。
因为那一家之前连寒门都算不上,无地无产,不过田家中举后日渐发迹,而不约束家人子女,那夫人既然是尚书的孙女,自然看不上孟良这个举人师弟,纵然秋大人万般叮嘱,不送节礼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态度。
秋大人的官印不能加在私人往来书信上,而秋夫人既然轻视,自然不会为了让他收下而费劲求私印,若是节礼得当自然收下,但是简薄不像走礼的架势,如此羞辱,显然是把他当穷亲戚对待,孟良自然不需要给他们留点面子,秋师兄要是真的重视他,早晚会发现夫人阳奉阴违。
还有一点不能提起,孟良之前就知道,朝野的大动乱中这位师嫂的娘家也被波及,本就官职不高的父兄叔伯被抄家流放,她眼巴巴地就把嫁妆都陪送出去贴补家人,秋大人家中又无多少钱财,想要借着管家损公肥私自然不是容易事。
只不过能被看得起的人家节礼依旧和往年无二,只有普通小官才会被扣掉了大半节礼,那些人自然敢怒不敢言。
借着这个机会,孟良自然告诫两个女孩儿千万不能这样任性妄为,这里头的道理虽然冷酷,但是个人得失往往在大宗利益之后,为人往来要端庄大气,使小性子只会被人抓住把柄。
“若是看不惯一个人,那么你们想要折服他,是比他做得更好能够信服众人,还是使阴谋手段更好?你若在为人处世上还比不过对方,又有什么可生气的呢,不若取长补短,等到超过的那日再堂堂正正反对。”孟良向来是对两个女孩儿的道德品性抓得很紧的,他向来认为三观更在聪明才智之上,他自己已经是反派了,但是不能带坏孩子。
腊月里,除却让孩子玩耍,这些日常的人际往来,还有必不可少的练字、符咒等课业,也是一样没少的。
全家人一直忙到除夕夜才算歇下,到了这时候,点心铺子已经清完账关门了,家里家外是从上到下都检修、清扫过了,各色年货也都备齐,还做了一大桌子的年夜饭。
年节里头,自然是有鱼有肉,一桌子丰盛好菜,除了大圆桌上摆满的鸡鸭鱼肉,另有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四盘鲜果子,四盘蜜饯,四样糕点,四样糖果,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没必要做那些精细的插盘看盘,只是摆在碗盘、攒盒里,但光是这四盘鲜果子就要花不小的价钱。
还有家里过年的一只猪、一只羊、三只鸡、三只鸭,几种不同的鱼……
可以说,孟家搬来江宁城的第二个年,比头一年肥多了。
孟灼华和孟蓁蓁年纪小,守岁的时候也没熬到最后,最后就窝在长辈怀里睡了过去,等到第二天早上就被扒拉着穿上了新棉袄,迷迷糊糊吃了一碗年糕汤,就被抱着去了相熟的人家拜年。
两个姑娘收到许多拜年的红封,孟良和孔知文手里已经包好的红布包也散出去许多,其中给学生的皆有织金纹样,里头除了差不多的银钱外还放了笔锭如意的银锞子和花样金锞子各一个,一年的开头,大家都和和气气的。
灼华和蓁蓁出了院子就清醒了,拜完年赶紧回家,哒哒哒跑回西厢房,各自在枕头底下一掏——哎呀,硌人!
打开一看是和妆奁里头一样的金元宝,还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日常花用的一两碎银子和一包三吊铜钱,共计三百文~
果然,小叔最喜欢用金子来安神。
年节里江宁城庙会要开到年后,孟良和孔知文日日带着两个姑娘上街游玩,外头小吃点心无数,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物件,看大戏都能看上一整天,除了孔知文更爱看武戏,他们三个姓孟的都爱看文戏,琢磨里头的唱词文采。
回家来还有没吃完的好肉好菜,日日热了吃,就连糕饼果子都不少,孟灼华和孟蓁蓁吃得多动得多,小身板结实,那小奶膘也没一点点胖到垂下来,只是手感很好,小脸蛋白里透红。
淮香坊和街上的商铺是差不多时候开的门,孔知文又整日整日坐在铺子里了,叔侄三人却是玩到了上元节,猜了好半天的灯谜,最后手里的花灯提都提不下,挂在了老树上请行人观赏,才提着各自最喜爱的一盏灯回家来。
正月十六那日,两个小姑娘还穿了白绫袄上街玩,本地不像老家凉州府有走百病的习俗,但是孟良两年间都给她们做白绫衫,上街玩耍,希望她们百病不侵,身体健康,邪祟莫近。
正月十七这一日,便有那些先前来看过的人家,抱着自家娇养的闺女,带着束修与节礼上门。
孟灼华和孟蓁蓁两个小姑娘躲在西厢房不出来,开了一条窗缝在那里偷窥,只见人人皆带着莲子、芹菜、红豆、红枣、桂圆与肉条六样束修礼上门,最差也是放在木盒子里,有一家还捧在描金漆盒里头,另备了羹果茶叶羊酒这些礼物,连束修的十两银子都是花锭子,看上去极为好看。
数个穿着打扮不一的小姑娘,都比原先的弟子们更小一些,梳着可爱的包包头,或扎着发带,或插戴珠花短钗,齐齐拜了师,小短手捧着小托盘上一个茶盏,口称“先生”。
等到拜过师,孟良才招呼两个探头探脑的小姑娘:“华儿,蓁蓁,过来领着小师妹们在书舍里玩一会罢。”
孩子们去一边玩了,大人们还在这里说话,孟良客气道:“我家两个侄女,乖巧可爱,只是于学问上还粗浅,也只能带着人玩玩了。”
其中一个锦绣衣裳的胖子立刻就笑呵呵道:“读过四书的女儿家,少说也是个才女啊!”
孟良只是谦辞,道孩子还小,不知道谁急切之下大声道:“依我看,孟夫子家两个女郎将来必定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