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华夏大地正处于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之时。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那不平等条约如一道道枷锁,束缚着国家的命脉;内则军阀混战,硝烟四起,各路军阀为了争抢地盘、扩充势力,全然不顾百姓死活,使得生灵涂炭,田园荒芜,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可即便在这乱世之中,仍有一群心怀壮志、渴望救国的热血青年,他们不愿眼睁睁看着国家就此沉沦,听闻赴法勤工俭学能寻得救国之良方,习得先进之学问,便纷纷响应,由此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犹如那暗夜之中燃起的点点星火,给这灰暗的世道带来了一丝别样的光亮。

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简史》记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初是由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发起倡导的。他们认为,青年学生到法国去半工半读,既能以勤工的手段解决求学费用,又可直接接受欧洲文明的教育和熏陶,回国后可以致力于改良中国社会。这一倡议,得到了众多进步青年的响应,各地纷纷组织相关机构,协助青年们办理赴法事宜。自1919年至1920年,赴法人数剧增,诸多青年怀揣着理想与抱负,踏上了这条远渡重洋的求学之路。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学识素养,但都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期望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汲取知识的养分,为拯救祖国寻觅一条光明大道。”这一场赴法勤工俭学潮,承载着无数青年的希望与憧憬,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影响着诸多领域的发展,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轨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叫林宇轩,本是北平城里一个家境普通的教书先生之子,自幼便在父亲的熏陶下,读了不少圣贤之书,心中对国家的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也怀揣着满腔的报国之志。平日里,我常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聚在一起,谈论着时政,探讨着如何才能让这饱受苦难的国家重新焕发生机,可总是愁于找不到那切实可行的法子。这赴法勤工俭学潮的消息传来,仿佛在我那迷茫的心头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心中萌生出了也去法兰西闯荡一番的念头,想着或许能在那里学到些救国救民的真本事,回来好为这破碎的山河贡献一份力量。

起初,这消息只是在学校里、街巷间的一些进步青年圈子里悄悄传开,大家私下里都在热烈地讨论着,那眼中闪烁着的,皆是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一日,我与好友陈启明在街边的茶馆里相聚,刚一坐下,他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宇轩,你听说了没?如今这赴法勤工俭学可是越来越热了,好多人都打算去呢,我想着咱们是不是也该去试一试呀?”

我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向往之色,回应道:“我也正有此意啊,如今国内这局势,咱们空有一腔热血,却难有施展之地,若能去法国,既能学习先进知识,又能亲身感受那西洋的文明,说不定回来就能干一番大事业了。”

陈启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着打趣道:“哈哈,那倒是,到时候咱们学成归来,可就是有大本事的人了,定要让这乱世变个模样,让那些列强和军阀都瞧瞧咱们的厉害!”

我也跟着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心中却又涌起一丝忧虑,说道:“不过,这一去毕竟路途遥远,又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啊。”

陈启明拍了拍我的肩膀,一脸坚定地说:“怕什么,咱们连这乱世都不怕,还怕那点困难?只要能学到本事,回来救国,啥苦咱吃不得呀!”

我听了他的话,心中的忧虑稍稍散去,重新燃起了赴法的决心。

而在这背后,那些倡导赴法勤工俭学的先辈们,正不辞辛劳地四处奔走,为青年们筹备着一切。

李石曾先生忙着联络法国的学校、工厂,希望能为学生们争取到更多合适的勤工俭学岗位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他整日里不是在与人商讨相关事宜,就是在写信、发电报,那忙碌的身影,仿佛不知疲倦一般。

蔡元培先生则在国内积极组织宣传活动,发表演讲,向青年们介绍赴法勤工俭学的种种好处,鼓励大家踊跃报名。他言辞恳切,句句都说到了青年们的心坎里,让更多人坚定了赴法的想法。

随着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报名参与,这其中,有像我和陈启明这般家境普通但志向高远的学子,也有一些家境稍好,却同样心系国家命运的富家子弟。

我家隔壁住着个叫赵海涛的富家少爷,平日里看着就是个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可当听说了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儿后,竟也动了心思。

一日,他跑到我家来找我,一脸认真地说:“宇轩兄,我听说你也要去法国了,我寻思着我也跟着去凑凑热闹,你可别嫌弃我呀。”

我有些诧异,笑着打趣道:“海涛兄,你这平日里逍遥自在的,怎么突然也想去法国吃苦了呀?”

赵海涛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哎呀,我虽然平日里看着没个正形,但心里也想着为咱这国家做点事儿啊,如今这赴法勤工俭学看着是个好机会,我也想去试试,说不定能改掉我这一身的毛病,回来当个有用的人呢。”

我看着他那诚恳的模样,心中对他也多了几分认可,说道:“海涛兄,你有这份心意就好,这赴法之路可不轻松,到时候可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呀。”

赵海涛拍着胸脯说道:“放心吧,宇轩兄,我都准备好了,再苦能苦过那些受苦的老百姓吗?”

就这样,报名的人越来越多,各地的相关机构也开始忙碌起来,组织大家学习法语、了解法国的风俗习惯,同时办理各种繁杂的出国手续。

在学习法语的课堂上,大家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忘记了周遭的一切烦恼。有的同学发音不准,引得旁人一阵善意的哄笑,然后大家又会互相帮忙纠正,那氛围既紧张又充满着欢乐。

我因为之前跟着父亲学过一点法语,学起来还算轻松些,便时常帮着身边的同学。陈启明总是笑着说:“宇轩,多亏有你呀,不然我这法语可真学不会了,到了法国,估计连话都讲不利索呢。”

我也笑着回应道:“咱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去的,互相帮忙那是应该的,等咱们到了法国,可得一起好好努力呀。”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我们这群怀揣着梦想的青年,背着简单的行囊,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前往法国的轮船。那轮船码头,站满了送行的人,父母们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可还是强忍着泪水,叮嘱着孩子们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早日归来。

我看着父亲那日渐苍老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眼眶泛红,说道:“父亲,您放心吧,儿子一定会学有所成,回来报效国家,您和母亲要保重身体啊。”

父亲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去吧,孩子,为父相信你,盼着你早日归来,莫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轮船缓缓起航,我们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家乡,心中满是感慨,既有对未知的忐忑,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法国闯出个名堂来。

在轮船上的日子,起初大家还觉得新鲜,看着那茫茫的大海,感叹着世界的广阔。可没过几天,就开始有人晕船了,吐得那叫一个难受。赵海涛也没能幸免,他躺在船舱里,有气无力地说:“宇轩兄,我这遭的是啥罪呀,早知道这么难受,我当初真该好好锻炼锻炼身子骨了。”

我一边照顾着他,一边笑着说:“海涛兄,这才刚开始呢,等你到了法国,那辛苦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你可得挺住啊。”

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我们终于抵达了法国。刚一下船,就感受到了那异国他乡的别样氛围,街道、建筑都与国内大不相同,人们说着我们还不太熟练的法语,一切既陌生又新奇。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寻找勤工俭学的岗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有的工厂一听我们是中国人,又是初来乍到,便拒绝了我们。

陈启明有些沮丧地说:“宇轩,这可咋办呀,找不到工作,咱们怎么维持生活,又怎么学习呢?”

我安慰他道:“别急,咱们再找找看,总会有地方愿意接纳我们的,咱们这么远都来了,可不能轻易放弃啊。”

终于,经过一番周折,我们几个人在一家机械厂找到了工作,主要就是做一些简单的零件加工,虽然工作辛苦,环境也很嘈杂,但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干得格外卖力。

每天下班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简陋的住处,还要坚持学习法语、阅读一些进步书籍,探讨着国内的局势以及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救国之中。

赵海涛手上磨出了水泡,疼得直咧嘴,可还是笑着说:“哎呀,我这手上的水泡就是我努力的见证呀,等我回去了,可得跟别人好好讲讲我这在法国的奋斗史呢。”

大家听了,都被他逗笑了,可心里也明白,这每一份辛苦都是在为了心中的那个理想在积累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法国结识了更多同样来勤工俭学的同胞,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还时常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工作经验。

在一次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位叫王逸飞的学长,他来法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也颇有见识。

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咱们来法国可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这机会,多学本事,多了解这西方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将来回国才能更好地改变咱们国家的面貌啊。”

我们都纷纷点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心中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在法国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面对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还要应对一些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和歧视。

有一回,在工厂里,一个法国工人故意找茬,嘲笑我们中国人干活慢,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陈启明气得就要和他理论,我赶忙拉住他,说道:“启明,别冲动,咱们现在在这里代表的是中国青年的形象,和他争吵也解决不了问题,咱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咱们不比他们差。”

陈启明咬着牙,狠狠瞪了那法国工人一眼,然后转身继续干活,那一天,我们都憋着一股劲儿,干得比往常更快更好,让那些原本瞧不起我们的人都刮目相看。

就这样,我们在法国一边勤工,一边俭学,日子虽然艰苦,但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心中的那份爱国之情也愈发浓烈,都盼望着早日学成归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情况,且与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潮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英国,当时正处于一战后的恢复与调整阶段,工业生产虽在逐步复苏,但社会矛盾依旧突出,工人阶级为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罢工运动此起彼伏。英国的教育体系相对完善,国内的青年学子更多是在本土的学府中接受系统的教育,虽也有一些留学交流活动,但规模远不及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这般热烈,且英国青年留学多是基于学术深造、拓展视野等个人发展层面的考量,不像中国青年那般怀揣着救国图存的沉重使命,体现出不同国家青年留学目的与背后社会背景的差异,英国重个人发展导向的留学模式,中国则是救国使命驱动的留学模式。

在法国,其作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之一,战后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提升,国内的工业、文化等领域都在蓬勃发展,吸引着各国青年前来学习交流。然而,法国社会本身也存在着阶层分化等问题,贫富差距较为明显。对于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来说,一方面能接触到先进的工业技术和思想文化,可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融入当地社会、应对社会不公等诸多挑战,与法国本土青年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成长、发展形成对比,体现出不同国家青年成长环境与面临问题的差异,法国本土青年依托熟悉环境发展,中国赴法青年则在异国他乡艰难探索以求发展。

在德国,一战后的德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面临着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领土被分割等诸多困境,国内经济萎靡不振,通货膨胀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的青年们更多地关注国内的经济重建和民族复兴,出国留学的人数相对较少,即便有部分外出求学的,也是侧重于学习那些能帮助德国尽快恢复经济、增强国力的专业知识,与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追求救国真理、全面学习西方以改变国家命运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体现出不同国家青年在不同国情下求学方向的差异,德国重国内复兴导向的求学模式,中国则是全方位借鉴西方以救国的求学模式。

在俄国,当时正处于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内正大力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整个国家充满着新生的活力与希望。俄国的青年们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参与到工厂、农场的建设和生产中,接受着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与中国赴法勤工俭学青年前往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救国道路不同,俄国青年在本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国家发展之路,体现出不同国家政治制度与青年发展道路选择的差异,俄国青年立足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国赴法青年则寄望于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经验来救国。

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其国内教育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不过,日本当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