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桂枝倒是一直跟着长安东跑西跑,到处征战,现在也是有官职的人,早就不是宫女了。

齐姣觉得还挺适合她,在宫里有时束手束脚,看起来不大自在。

有些像从前的钟乐宛,去了边关之后,倒是都好起来了。

如意有些忐忑,“奴婢先把手下的人带出来,过几年要是娘娘用不着我了,奴婢再去玉妆浓看看能不能当化妆师。”

说这话时,眼里藏了些不易被人发现的向往。

如意的规划很适合她,要说情分,她比不上鹦鹉和祝嬷嬷,也没有吉祥那么能干,可以留在娘娘做事。

唯一感兴趣就是给人上妆了。

就算是练一整天,她都不觉得累。

“你的手艺我知道,待在宫里都有些拘才,说不定还能到玉妆浓当个首席化妆师,给你家娘娘多多赚些银子。”

如意不仅感兴趣,天分好,学的也非常用心,在宫里接触到的材料,练手的机会都比玉妆浓的好。

她相信如意有这个能力。

“是。”如意应的清脆。

剩下的人也没有一个想在今年离开,现在华阳宫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选这个时候离开,多少有些亏了。

不过,离开的人里面,也未必都是自愿的。

被迫自愿也是自愿,谁会挑贵妃的事。

惹了贵妃,这宫里还真没人能护得住。

宫里因为清点,大家都紧绷着做事,但又显得热闹非凡,要离开的人收拾包袱,相熟的怎么着也要送送。

但这都和汪淑竹无关了。

自从上了马车之后,她就一直维持亢奋的状态。

之前在毓庆宫的时候,她也不是没出过门,那些宴会也没少去,但这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她现在是没有身份的人,又有什么好顾忌的?

金嬷嬷倒是难得拘束,几十年的人生都在后宅中度过,这把年纪突然改变现状,改变生存环境,对她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突破了。

比较起来,还是不在小姐身边的日子更难过。

马车摇摇晃晃地在深夜出了城,这时候的人本来就少,这支小队伍声响不大,就这样慢悠悠地离京城越来越远。

汪淑竹脑补的那些场面倒没有出现,她也是看话本子的人,有所联想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她也觉得自己这个念头太孩子气。

赶车的车夫这才开口:“汪小姐,将军让我带您到城外的一个庄子暂住,她随后就跟上。”

也是听到她开口,汪淑竹才突然反应过来,她原来是一名女子。

而且,这声音还有些耳熟,上马车时,天色早就暗下来,她也没看清对方的脸。

倒也知道长安的亲军中大部分都是女子,一时倒没有惊讶,“那就麻烦了。”

在外赶车的人爽朗一笑,“将军吩咐的事,算不得麻烦。”

外面不止车夫一人,护送的人起码有十多个,又是女子居多,汪淑竹的心也放下了大半。

她们刚到庄子上不久,长安也骑着马跟上来。

看到汪淑竹时,她还愣了愣,要是数起日子,也快一年没有见了,长安还停留在她身体不怎么好的阶段。

现在看到汪淑竹那红润的脸色,和由内到外舒展的愉悦,长安还有些不适应。

但也把心放下了,身体康健,这样去边关,会像钟乐宛一样在那片土地扎根。

人和不同土地,会有不同适配性。

“怎么这么急,将军可别累着。”

看长安风尘仆仆的模样,汪淑竹递了帕子过去。

长安刚想说不必这样称呼,按以前来分,汪淑竹是她的长辈,但转念一想,日后要是到了军营,还可能是同僚,以职位相称也好。

现在可不是皇后和公主的关系。

她派过来的亲兵,想猜到皇后的身份其实不难。

要是到了边关,恐怕更容易识破,毕竟,汪家父子二人都知道这个计划。

亲人之间,亲缘很难隔绝。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大家也没想着瞒的严严实实。

就像钟乐宛那样,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只要没人敢说,他们就不需要花大心思编。

在京城或许还要避讳一二,在边关,不说是汪家一家独大,也没有敢多嘴。

除了汪家,还有长安,有人撑腰,行事大胆些也无妨。

“无碍,这点路还没有到边关的十分之一。”

还没有那么快就出发去边关,长安这次过来是想先把她们安顿好,顺便安安她们的心。

汪淑竹还好,本来就不愁,什么时候走都行,颇为随意,金嬷嬷是彻底放心了。

在庄子上的日子可没有坤宁宫那么无聊,打猎下田,骑着马到处跑。

准备出发去边关,也有不少准备工作。

长安不能时时过来,金嬷嬷那身子也跟不上汪淑竹的步调,她一个自娱自乐也很有趣味,况且,还有个桂枝在。

下了马车才发现,原来车夫是桂枝。

作为之前在齐姣身边伺候过,整天跟着小长安后面跑的人,汪淑竹对她有印象。

她记人记事都很快,只要是出席过同一场宴会的夫人,有人介绍过,她就能记住,比起完全陌生的人,双方还更熟悉一些。

桂枝性子也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现在面对的是汪淑竹,又不是皇后,更不会说会特意让着她,两人赛马打猎,玩的也很是有趣。

也可能是太久没玩过这种东西,好像又回到在闺阁的时候,虽然那段日子也算不上是松快。

第一个十八年在汪府,第二个十八年在后宫,都是人最美好的年华,但剩下的那些十八年,都是她自己的了。

她相信自己有这个本事,可以过的比前面几十年过的还精彩。

这个决定,是她这些年来做的最对的一次。

汪淑竹离开皇宫,也不是双手空空离开,她的嫁妆,铺子,地契,和贵妃合作的生意,这些都需要她去维持。

在边关也有生意,她打算去边关和父兄重逢之后,再从边城出发,去看看她手下的那些铺子。

虽然她对自己的御下能力有信心,但阳奉阴违这事也不少见。

经营了这么多年,大部分还是母亲留给她的嫁妆,汪淑竹很是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