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夜,大夏皇宫。

刘鹭坐在书房中,面前摊开的奏折已经被他随意搁置。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不远处悬挂的一副沙盘模型上——那是整个拍摄场景的规划图。

“明军与倭寇的激战,这场试水片段必须做到极致。”他低声自语,“这是我的第一步,绝不能有半点差错。”

第二天清晨,刘鹭召集禁卫军统领与几位近臣到场。

“此次任务,与以往不同。”刘鹭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冷峻,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需要演一场戏。”

禁卫军统领一愣,忍不住问道:“陛下,演戏?”

刘鹭点点头,抬手指向沙盘:“这是布局。明军、倭寇,城墙、巷道,你们要按照我的指令,完成一次精确的战斗重现。”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锐利:“这是大夏向世界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你们必须拿出真正的军威,表现得毫无破绽。”

“臣等遵命!”禁卫军统领与众人齐声领命,尽管对“演戏”的意义不太理解,但对于刘鹭的命令,他们从不怀疑。

与此同时,德川宗一郎派遣的瀛洲武士和艺伎也抵达大夏。

他们的到来被安排得极为低调,仅仅被告知将协助完成一场重要的“历史重现”。

这些瀛洲武士身着传统的铠甲,佩戴精致的武士刀,个个仪态挺拔,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而随行的艺伎们,则身着华丽的和服,举手投足间充满了古典的优雅。

“欢迎各位来到大夏。”刘鹭亲自接见他们,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接下来几天,你们只需听从我的安排,协助完成一场历史性的演练。”

领队武士躬身行礼:“陛下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几天后,拍摄正式开始。

城墙下,禁卫军扮演的明军列阵而立,厚重的铁甲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他们手握长枪、盾牌,目光如炬,俨然一副铁血军队的模样。

城墙外,瀛洲武士装扮成倭寇,从简陋的木船上跳下,踏上沙滩。

他们挥舞着长刀,动作凶狠凌厉,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明军的防线。

刘鹭站在一处高点,身着戎装,手持令旗,目光如电。

他不是专业的导演,却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统筹能力。

“所有人,按计划就位!”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像是将军指挥千军万马。

禁卫军列阵完毕,鼓声骤然响起。

瀛洲武士冲向前方,长刀闪烁寒光,战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镜头捕捉到瀛洲武士从小船上跃下的画面。

泥沙飞溅,长刀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

“完美!”刘鹭盯着眼前的一切,低声自语,“这样的画面,才能震撼观众。”

禁卫军按照指令缓缓推进,盾牌与长枪密不透风,阵型整齐如铁墙。

“明军,注意步伐整齐,不许乱!”刘鹭的声音从高点传来。

禁卫军的士兵虽然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演戏”,却表现得极为专业。

每一步都踩在战鼓的节奏上,杀气腾腾。

倭寇被逼入狭窄的巷道,战斗更加激烈。

禁卫军利用地形优势展开反击,盾牌与长枪的配合让战局逐渐倾斜。

刘鹭专门设计了几处细节镜头:兵器碰撞时溅起的火花,武士倒下时染红的泥土,巷道中回荡的喊杀声……每一帧都散发着真实感。

夜色深沉,城镇的拍摄场地被点点灯火映照得颇有几分诗意。

拍摄结束后,城墙内渐渐恢复了平静,战场布景却依然残留着血腥与硝烟的痕迹。

瀛洲的武士和艺伎聚在一处,低声交谈着。

一名武士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我们刚才的表现……未免太凶狠了吧?那些倭寇的行为,简直令人作呕。”

另一名武士沉声附和:“是啊,那些浪人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我们德川旗本武士的风范。可我们竟然要扮演他们……”

他的话音刚落,身旁的领队冷冷扫了他们一眼:“住嘴!你们别忘了,这是谁的命令。”

武士们顿时安静下来,纷纷低头不语。

领队放下手中的武士刀,目光严肃:“他是大夏的君主,也是瀛洲的宗主国。我们能为他效力,是荣誉,而不是耻辱。倭寇的行径虽令人厌恶,但演绎这些,是为了协助重现历史,你们不觉得有意义吗?”

武士们低声应是,尽管心中仍有些许不满,却不敢再多言。

与此同时,四名宫女正被安排在城内的另一处场景中,准备参与最后一段补拍。

刘鹭亲自给她们安排了角色:她们将扮演一群被倭寇俘虏的贵族女子,在明军解救的过程中,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坚韧气质。

“记住,你们不仅仅是被救的弱者。”刘鹭在开拍前叮嘱她们,目光深邃,“你们的眼神、姿态,必须传递出大夏女子的高贵与坚韧。让观众看到,你们是家国的象征,是希望的化身。”

宫女们点头,神情认真。

当镜头开始拍摄时,她们的表现令人惊艳。

陈茵身着华丽却不失庄重的宫装,微微抬头,眼中含泪却毫无怯懦。

她的一句台词低沉却有力:“大明女子,可受辱,但不可屈。”

宋蕴手握一片破布,掩护身后同伴,冷静地注视着倭寇的动作。

她用眼神传递出压抑的愤怒和绝不低头的倔强。

姜雪则将哭喊控制得恰到好处,不是单纯的害怕,而是对家国沦陷的痛心。

她跪在地上,双手紧握,仿佛在向天祈祷。

李婉在解救的那一刻,用低声吟诵的方式道出了一句诗:“身后有家国,怎敢求苟活。”她的声音清亮,如泣如诉,让现场的所有人瞬间沉默。

这一段场景被设计成战争戏的关键情节之一。

当明军冲破倭寇的包围,将被俘的女子解救出来时,战场的残酷与人性的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宫女们在这一刻完成了她们的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