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两代人的爱情 > 第241章 山娃青年182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那座北方的兴隆县小山城,山娃站在自家略显局促的院子里,眉头紧锁,心里像装了一团乱麻。妻子刘荣荣在一旁轻轻叹气,眼中满是无奈。他们的生活本就如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行舟,如今,又一记巨浪打来。

“荣荣,秦玉芝老太太要是这一走,小丽丽还不到一周岁呢,谁来看她呀?咱这服装加工生意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她。” 望着屋内正在逗弄孩子的秦玉芝老太太,山娃又是一脸惆怅,蹙着双眸,他声音低沉而沙哑问着妻子说道。

刘荣荣咬了咬嘴唇,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只见秦老太太就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手里捏着一封电报,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了惊慌失措表情。

“山娃,荣荣啊!我那儿子在佳木斯发电报来了,说要是我不去他那儿,以后就不给我生活费啦!我这老太婆,实在是没辙,不得不去投奔他喽!”秦老太太说着,眼眶泛红,泪水在皱纹里蜿蜒流下。

她看向坐在炕上咿呀学语的小丽丽,又看了看站在身旁的小美美,满心不舍的又说:

“这俩孩子跟我有缘呐,来家里快一年了,每天看着她们,我这心里暖乎乎的。咱们这一年相处下来,多和睦,就跟一家人似的。我是真不想走,可年纪大了,总得有个依靠不是吗?东北那嘎达冷得要命,要不是为了这,我早就去儿子身边了。”

山娃和刘荣荣对视一眼,满心的皆是酸涩。刘荣荣走上前,握住秦老太太的手,轻声说道:

“大娘!您这一年帮我们照看孩子,又忙乎着做饭,虽说名义上是保姆,可咱心里都清楚,您早就是家里的一份子了。您对小丽丽和小美美那是掏心掏肺的好,我们感激不尽。您这一走,我们肯定舍不得,但您去儿子那儿养老是正事儿。养儿防备老,早晚都得去投奔儿子。”

说着,她转身从屋里拿出两百块钱,塞到老太太手里,喃喃地说:

“大娘,这点钱您拿着,路上当路费,剩下了到那边留你自己零花用。您别嫌少,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秦老太太像是被烫着了一般,连忙摆手,手忙脚乱地推辞说:

“这这!这可使不得呀!我有钱。当初来就说好了,我不图钱,就图个伴儿,有口饭吃,有地儿住就行。”

她放下孩子,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泪,脸上满是难为情。

山娃眼眶微红,走上前,轻轻把钱塞进老太太的衣兜,劝道:

“大娘,您就收下吧。您在咱这儿辛苦一年了,这是您应得的。等以后有空了,您就回来,这儿永远是您的家。”

秦老太太拗不过,只能半推半就的把钱收下,又把小丽丽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仿佛要把这孩子的模样刻在心底。随后,她又拉过一旁懂事的小美美,用满是老茧的手抚摸着她的头发,嘴里喃喃说:

“乖孩子,你们都要好好的听话呦!奶奶要和你们分别去东北了。。。。。。”

送别秦老太太后,山娃家愈发显得冷清了许多。只有屋内妻子荣荣和员工孙菲燕还在扎服装忙碌着,小美美带着妹妹小丽丽在高台阶下玩耍,再也看不到了秦老太太的身影。。。。。。

就在1987年7月27日那天,阳光炽热得有些灼人,山娃站在路口,远远瞧见妹妹小可拖着行李箱走来,忙迎上去。小可刚放暑假,从半壁山赶来,脸蛋被晒得红扑扑的。

“大哥,我来啦!”小可脆生生地喊着。

山娃接过行李,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说:

“小可,这一路累坏了吧。大哥家里现在生意忙,得辛苦你帮忙照顾小丽丽和小美美了。”

小可拍拍胸脯,眼睛亮晶晶的,嘿嘿的笑着说:

“嘿嘿!大哥!你就放心吧!我放暑假了,也没事干,肯定能照顾好她们。”

回到家,小可逗着两个小家伙,欢声笑语顿时填满了屋子。

而在半壁山老家,同样热闹非凡。山娃的大妹妹赵小云从承德卫校放暑假归来,她穿着整洁的校服,扎着利落的马尾,一进家门就帮着多病的母亲一起忙里忙外。

“妈妈!我放暑假回来帮您多干点家务活,这学期我又学了好多新知识,以后咱家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我都能治。您再打针,不用再去医院,我就能给您打了。”赵小云笑着对母亲说,眼中满是自信。母亲看着长大成人的女儿,欣慰不已。

另一边,在承德一中苦读数年的二弟赵小生,结束了高考,也踏上了回乡的路。他身形清瘦,背着旧书包,步伐却坚定有力。一路上,他满心忐忑,脑海里不断回响着自己填报志愿时的决心。到家后,母亲秀兰、大姐小云和老弟小宝,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小生,你考得咋样啊?”大姐小云率先开口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

赵小生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一脸自信地,对着妈妈、大姐和老弟回答:

“我感觉考得还不错。为了给家里省点钱,我第一志愿报了河北师大,师范类学校学费全免,吃住也不花钱。我知道咱家不容易,两位姐姐上学中专都要花钱,我上大学的花销,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再让大哥帮衬帮衬。”

夜晚,繁星点点,山娃独自坐在县城自家的院子里,望着夜空出神。这个家,从父亲那一代像“病包”一样的困境,靠着父亲执着地、支持子女们求学,再到自己一路打拼,虽说有了些起色,可如今依旧深陷穷困的泥沼。缺钱!缺钱!就是缺钱!

姊妹们的上学费用花钱、家庭的开销花钱,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望着屋内透出的暖黄灯光,听着妻子脚踏缝纫机“哒哒哒”的响声,和妹妹小可与自己两个女儿的欢声笑语,他又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哪怕风雨再大,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明天!一定会更好。。。。。。

1987 年的盛夏,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山城的每一寸土地上,蝉鸣在繁茂的枝叶间此起彼伏,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季节独有的燥热与烦闷。山娃望着窗外郁郁葱葱却又被热浪扭曲了轮廓的景致,心中满是苦涩与无奈。

自上次远赴东北,满心欢喜地以为能挽回父母破碎的婚姻,作废了他们的《离婚证书》,却没料到与父亲赵明彻底闹僵。本想着动用些关系给父亲调工作,好让一家人重新团聚,安稳度日,可父亲临时反悔,调动他工作的事儿也跟着泡了汤。

回来后,赵明便如同人间蒸发,音信全无,父子关系仿佛就此斩断。母亲秀兰和两个年幼的姊妹被困在半壁山老家,只能依靠山娃一人苦苦支撑度日。

三个月来,每一日都是煎熬。微薄的薪水在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母亲的药费以及姊妹的学杂费面前,显得如此杯水车薪。入不敷出的生活,让山娃感觉自己就像在狂风巨浪中漂泊的孤舟,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

终于,在 8 月 20 日这酷热难耐的一天,山娃咬咬牙,再次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向库都尔镇法庭寄出了母亲的《授权委托书》和饱含心酸与期望的《经济抚养起诉书》。他在起诉书中详细陈述:

母亲患精神病多年,那仓促签下的离婚协议本就无效,附上《离婚无效证明》复印件为证,恳请法庭主持公道。要求父亲赵明自婚姻关系恢复之日起,每月承担 15 元生活费、5 元医药费,毕竟母亲这些年受病魔折磨,太需要安稳的照料了。

而两个还在半壁山老家初高中求学的小妹小弟,每月也需 10 元生活费,算上母亲的费用,一共 30 元,这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基本保障。此外,山娃还满心期待地请求法庭帮忙,将母亲和小妹赵小可、小弟赵小宝三人的非农业户口迁回半壁山镇派出所,让一家人能在户籍上真正团聚,也好让生活多点盼头。

他刚把信件寄出,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局里的黄局长就通知他去机关党委办公室一趟,说是秘书李德林找他有事。山娃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起身,顶着烈日迈向办公室。一路上,滚烫的地面透过鞋底灼烧着他的脚底,可心里的忐忑却让他顾不上这份炽热。

走进办公室,李秘书一脸严肃地坐在办公桌后面椅子上,见山娃进来,目光直直地盯着他,悻悻的开口说道:

“今天找你来,是有人举报你在工业普查期间,不服从领导,不按时上班,表现很不好。还有,你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没有二胎指标私自生了第二个女儿赵兴丽。是不是确有其事?”

山娃一听,脑袋“嗡”的一声,瞬间怒气横生。他紧攥着拳头,额头上青筋暴起,心里像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一脸怒气回答:

“这纯粹是无中生有,造谣诽谤!污蔑我的人格。”

山娃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又向着李秘书解释说:

“其一,工业普查工作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大家都看在眼里!去问问普查办公室主任刘雨华就知道,我每天起早贪黑,轮换着去各个企业培训、核对普查表数据,要是表现不好,我怎么能评上优秀工作者,还拿到了证书呢?这可是实打实的荣誉,能被他们这么轻易抹黑嘛?”

说到这儿,山娃眼中满是委屈与不甘,仿佛那些辛苦工作的日夜就在眼前重现。又接着解释说:

“其二,生二胎没指标是有原因的,他们但凡愿意去计生委了解一下,也不会在这儿血口喷人!”

李秘书微微皱眉,拧着双眸,语气放缓,也解释道:

“我们也是例行公事,找你本人核实情况。你刚加入党组织,组织本着对党员负责的态度,找你谈话交流,你先别发火,冷静冷静。”

“这能不发火吗?”山娃气得脸通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愤愤的说:

“这分明是有人嫉妒陷害,往我身上泼脏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的眼神中透着愤怒与倔强,像是一头受伤后被逼至绝境的猛兽一样。

李秘书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吩咐说:

“这样吧!你回去写一份在工业普查工作期间的《总结报告》,找主管普查工作的领导签字,再去计生委开一份关于二胎出生的证明信,一并交给黄局长,让他转交给机关党委杜书开书记。把事情说清楚,也好还你清白。”

“那好吧!”山娃强压着怒火,闷闷地答应一声,转身告辞。

回到自己办公室,他“砰”地关上门,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摸出一根烟,手抖着点着火,猛吸一口,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里像一团乱麻,扯不清理还乱,他望着窗外发呆,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