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改革大唐 > 第359章 陶业新途,初逢坎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9章 陶业新途,初逢坎坷

第359章 陶业新途,初逢坎坷

陶业新途,初逢坎坷

李元婴神秘兮兮地带着林婉儿和苏瑶来到长安城最大的窑主商会。

商会大厅里,一众窑主正襟危坐,等着这位“纨绔皇子”又要搞什么新花样。

李元婴清了清嗓子,指着身后几个盖着红布的物件,故作神秘道:“各位老板,今天本皇子带的可是好东西,保证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

他一把掀开红布,露出了几件造型别致、釉色亮丽的瓷器。

一件梅瓶,曲线流畅,釉色如雪;一件茶盏,薄如蝉翼,光可鉴人;还有一件瓷塑仕女,栩栩如生,衣袂飘飘。

窑主们顿时议论纷纷,这些瓷器,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这是瓷器?”张传统窑主眯起眼睛,语气里带着怀疑,“怎么跟咱烧的不太一样?”

李元婴得意一笑,“不一样?当然不一样!这可是本皇子结合了古今中外,哦不,是集百家之长,精心研究出的新式瓷器!”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新烧制技术和造型理念,什么高温烧制、釉料创新、器型设计,听得窑主们一愣一愣的。

“殿下,恕老朽直言,”张传统窑主打断李元婴,“这新工艺,咱没见过,也没用过,万一砸了招牌,谁负责?”

“就是就是!”其他窑主也纷纷附和,“这新玩意儿,风险太大,咱可不敢冒险!”

李元婴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没想到这些窑主如此保守,顽固不化。

他试图再次解释,但窑主们根本不听,一个个摇头摆手,表示拒绝。

“殿下,这新工艺,咱们实在……”张传统窑主还没说完,就被李元婴打断了。

“行,既然各位老板不愿意尝试,那本皇子也不强求。”李元婴脸色阴沉,语气冰冷,“不过,别后悔!”

他拂袖而去,林婉儿站在他身边,用温柔且坚定的眼神看着男主,轻声说……

林婉儿站在他身边,用温柔且坚定的眼神看着男主,轻声说:“殿下,别气馁,山不转水转,办法总比困难多。”李元婴感受到她的支持,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

回到府邸,李元婴并没有放弃,他明白,硬碰硬只会适得其反。

他需要另辟蹊径,让这些老顽固们心服口服。

“婉儿说得对,强扭的瓜不甜。”李元婴摸着下巴,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既然他们不愿意主动接受新的东西,那就让他们被动接受!”

于是,李元婴没有再去找那些窑主们理论,而是秘密地进行着他的计划。

他派人将新烧制的瓷器送往长安城各大商铺,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

这些造型别致、釉色亮丽的瓷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追捧,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消息传到窑主们的耳朵里,他们都坐不住了。

原本以为无人问津的新式瓷器,竟然如此受欢迎?

这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

李元婴这时才再次出现在窑主商会,但他这次并没有直接推销他的新工艺,而是邀请他们参加一个特殊的“展览”。

“各位老板,我知道你们对我之前提出的新工艺心存疑虑,”李元婴语气平和,不带一丝骄横,“所以我特意准备了一个小型的市场调研,让大家亲眼看看新瓷器的市场潜力。”

窑主们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跟着李元婴来到了长安城最繁华的街道。

这里早已布置妥当,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新式瓷器,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

“这瓷器真漂亮啊!比以前那些好看多了!”

“是啊,价格还便宜,我得赶紧买几个回去!”

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入窑主们的耳中,他们看着那些被抢购一空的瓷器,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张传统窑主更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这……”他喃喃自语,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李元婴见状,微微一笑,转头对一旁的苏瑶说道:“苏瑶,你来给他们详细讲解一下……”

苏瑶巧笑倩兮,款款上前,指着那些造型各异的瓷器,如数家珍般讲解起来。

“这梅瓶,取‘梅’之高洁,寓意高风亮节;这茶盏,薄如蝉翼,温润如玉,更添品茗之趣;这瓷塑仕女,栩栩如生,婀娜多姿,乃收藏佳品……”她不仅讲解了新陶瓷的造型美学,还分析了其市场前景,听得窑主们频频点头。

张传统窑主原本稳坐钓鱼台,此刻却如坐针毡。

他看着那些被抢购一空的瓷器,心里像猫抓似的难受。

这新玩意儿,怎么就如此受欢迎呢?

他偷偷瞄了一眼旁边的窑主们,发现他们一个个都眼冒金光,显然已经动心了。

李元婴察言观色,知道时机成熟,便趁热打铁道:“各位老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新工艺,本皇子特意请来了一位制瓷大师——孙师傅,他可是这方面的行家!”

此言一出,窑主们更是议论纷纷。

“孙师傅?可是那位远近闻名的孙大师?”“听说他烧制的瓷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

张传统窑主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指着李元婴说道:“殿下,这新工艺,咱们可以学,但这价格……”

李元婴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价格好商量,关键是大家要齐心协力,把这新瓷器做大做强!”

窑主们纷纷点头称是,表示愿意学习新工艺。

张传统窑主虽然心中不悦,但也只能跟着大家一起附和。

李元婴心中暗喜,第一步计划总算成功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虽然窑主们同意学习新工艺,但工匠们却遇到了难题。

新工艺对技术要求很高,王陶瓷工匠和其他人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他们看着一堆堆废弃的瓷器,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

“殿下,这新工艺,太难了!”王陶瓷工匠哭丧着脸,“我们试了好多次,都烧不出像您带来的那些瓷器。”

李元婴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灰心,万事开头难,慢慢来!”

夜深人静,李元婴独自一人在书房里踱步,思考着对策。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交给侍卫,吩咐道:“立刻将这封信送到孙师傅手里!”

侍卫领命而去,李元婴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孙师傅,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第二天清晨,李元婴带着林婉儿和苏瑶再次来到窑厂。

工匠们依然愁眉不展,而窑主们则在一旁窃窃私语。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请问,哪位是李元婴殿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