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收这半个月,顾若初算是见识到了农村妇女的八卦能力,李晓红和陈建邦的感情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一天一个版本,干活的时候周围的村里人议论纷纷,年轻小伙也不例外,都在感叹陈建邦可能真要抱得美人归,娶一个城里知青做媳妇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曾媛问李晓红:“你和村里的陈建邦到底是什么情况啊,若是流言蜚语,你就要赶紧澄清了才行,这样下去对你的名声不好,现在村里人对你们俩的事情都很关注,一会儿说他去医院照顾你,还因此跟家里闹矛盾了,一会儿说你们日久生情都处上对象了,还有人来问我们究竟什么情况的,我们哪里知道你是怎么回事。”

石欣月也好心的开口:“你们要是没处对象我们下次别人问时也能帮你澄清一下,再这样下去,你俩的事就板上钉钉了。”

顾若初听着心里偷笑,她觉得这个时候两人肯定处对象了,不然就以李晓红的性子,早就发火闹起来了,还能吃这个闷亏。

果然李晓红有些脸红道:“不用了,我俩处对象了,他帮了我好几次忙,我觉得他人还挺好的,在医院时也忙里忙外帮我垫付医药费,性格善良热情,对我也好。”

顾若初怀疑这是个恋爱脑,人家想追你自然对你好,这就给感动了,还没有救命之恩呢,就想以身相许了,这个年代互相帮助不是很正常吗?我给你止血,怎么没见你对我有个好脸啊,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区别对待吗!

陈烨尧一脸的感慨:“这要是最后女知青都被村里人包圆了,那咱们男知青可真够失败的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远香近臭,太熟了下不去手。”

顾若初听完笑着揶揄:“是下不去手还是不想下手,互相嫌弃!”

萧炎瞥了眼顾若初:“优点没看到,缺点一大堆,这祖宗谁爱伺候谁伺候去。”

顾若初感觉到了深深的恶意,瞪了萧炎一眼:“那是你瞎。”

众人见到两人又要针锋相对起来,赶紧转移话题,现在知青们已经不认为顾若初和萧炎两人会处对象了,不然就以萧炎对顾若初这毒舌样,感情多好都得让他这张嘴给说分了。

就在顾若初以为掰玉米已经是最苦最累的农活时,发现还有更苦的。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晚上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顾若初还以为明天能休息一天,早上雨停了,村长在广播里通知今天继续干活,而且速度要加快了,因为明显天气冷了下来,而且潮湿的粮食容易生霉发芽,粮站是不收的,所以要抓紧趁今天天晴运到打谷场晾晒才行。

然后顾若初到地里就发现湿漉漉的玉米杆上都是雨水,玉米叶子里更是一扒一大汪水,不一会儿功夫就把身上的衣服和手套都浸湿了,贴在皮肤上冰凉透骨,凉风一吹打了个冷战,更不要说湿润的土黏在鞋子上,踩得满脚都是泥,走路都费劲。

顾若初已经不想再挣扎了,往秸秆上一坐,就开始手脚并用的掰着玉米棒,形象什么的实在是维持不下去了。

就这样还是被人吆五喝六跟紧赶慢赶的完成了轰轰烈烈的秋收运动,顾若初算了算从第一天收黄豆到最后一天搓玉米粒用了二十天左右,知青们个个累的四肢瘫软,面如土色。

还没休息几天,就收到村长通知,明天开始集体赶山,于是众人背着背篓拿着袋子又朝着大山奔去。

来到山里,顾若初这些新知青们跟着村民认识了一下各种山货,就各自分开找了起来。

一路往里走,顾若初捡了许多板栗榛子和松子和核桃,嫌弃背着太累,大多都放进了空间里,还看到了野葡萄和李子树,摘了许多野梨,打算以后做秋梨膏吃,还有毛桃和野柿子,虽然长得都不大,但柿子饼好吃啊,摘了一些放进筐里后,才叫来其他知青一起摘。

还有金樱子山楂拐枣这些装不下就回趟知青院,然后接着上山捡,村里人很多都是带着干粮上山的,中午也不回去吃饭,对付一口继续找山货,孩子妇女负责捡,壮劳力负责运回家,这些东西是不需要交公,能捡多少全看勤不勤快,大伙一起出动热火朝天的上了半个月的山,树上地下扫荡的一干二净。

进了十一月份,东北的冬天已经零下几度了,知青们纷纷穿上秋衣秋裤,把晾晒好的几百斤山货收起来要么邮寄回家里,要么就是送到收购站换些钱票,只留下几十斤,冬天没事当个小零食吃。

顾若初明面上根本没有捡到多少东西,实际上空间都已经堆成小山了,趁着这几天空闲,把柿子做成柿子饼,梨熬成秋梨膏,其他野果做成罐头,其他知青见了也是有样学样,把这一冬天的吃食都准备起来。

村长见秋收任务完成,公粮已经交上去了,立马和村里的干部开了会,讨论一下以后陆续有知青下乡该怎么解决的问题。

知青院虽然房间不少,但是炕都不大,最多能住两三个人,按现在年年都有知青下乡的情况来看,明年再来一批人就不够住了,还不如趁此机会好好的规整一下知青院,争取以后能多来些条件好的知青,以后也不用他们多操心吃饱穿暖的问题。

最后讨论决定现在的十来个房间简单的装修一下,把火炕灶台垒好,不想吃大锅饭就可以单独开火,冬天烧炕也方便,不愿意捡柴可以在村里买,一个月收两块钱的房租,再把对面陈地主家的房子修缮成两间大通铺,免费给不愿意花钱的知青住。

就这样趁着还没下雪,村长找来了十多个年轻壮劳力先把陈地主家的房子给修了起来,也不算差,宽敞的泥瓦房,七米的大炕,厨房水井都有配置,相比于其他村子的知青院,也算是不错了。

天气冷了下来,曾媛和吴向东组织知青开始上山捡柴,至少要攒够烧到明年春天的柴火才行,村长过来跟知青说了下扩建知青院的事,听说他们白天要上山,也觉得如此正好,白天修建知青院,晚上也不耽误他们休息,几天就能完工,大家一拍即合互不耽误。

于是知青们又开始了一趟一趟的往山下倒腾树枝干草木头这些能烧火的东西,一直折腾到下了第一场雪,村民组织上山打猎,忙碌了一个半月起早贪黑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接下来就是长达四五个月的猫冬生活,下次再集体劳动要等着明年春天春种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