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紫禁城的深邃夜色中,

大明皇宫内的一间密室灯火通明,

映照出两位重臣紧锁的眉头和坚毅的目光。

皇帝朱祁镇与兵部尚书于谦,这两位国家的栋梁,正就如何彻底根除瓦剌部落的威胁,

进行着一场深刻而漫长的讨论。

窗外,月华如水,似乎也在静静地聆听这关乎国家命运的对话。

“爱卿,瓦剌之患,已非一日之寒。朕虽有意借其内部纷争,削弱其实力,但观其近日之势,似有愈演愈烈之兆。若不及时遏制,恐成大患。”朱祁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作为帝王的深沉忧虑。

于谦闻言,微微点头,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陛下所言极是。瓦剌得我大明之助力,加之其勇猛善战,实乃心腹之患。然则,臣以为,灭瓦剌非一日之功,需从长计议,步步为营。”

“爱卿有何良策?”朱祁镇身体前倾,目光如炬,显然对于谦接下来的建议充满期待。

于谦沉吟片刻,缓缓道出心中所谋:“臣以为,可分两路进行。其一,加强边防,构建坚固防线,防止瓦剌深入大明腹地。同时,派遣精锐斥候,深入瓦剌腹地,搜集情报,了解其虚实,为我军日后进攻做准备。”

“其二,则需从内部瓦解瓦剌。陛下可继续利用草原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暗中支持那些对瓦剌不满的贵族与部落,给予他们物资与兵力上的援助,鼓励他们反抗瓦剌的统治。此外,臣建议派遣使臣,以和平之名,前往瓦剌,实则探查其内部情况,寻找可资利用之弱点。”

“妙哉!”朱祁镇闻言,不禁拍案叫绝,“爱卿之计,深得朕心。不过,朕尚有一虑,瓦剌首领狡猾多端,恐非轻易可图。是否有法,能使其内部自乱?”

于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陛下,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瓦剌之所以强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内部的团结。若我们能设法挑拨其首领与重臣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猜忌,则瓦剌自乱矣。”

“臣建议,可派遣细作,潜入瓦剌,散布谣言,制造矛盾。同时,利用大明商队与瓦剌交易的便利,暗中资助那些对首领不满的势力,让他们在内部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待时机成熟,我大明再联合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一举荡平瓦剌。”

随着谈话的深入,夜色渐浓,但密室内的气氛却愈发热烈。

朱祁镇与于谦,心照不宣地交换着彼此的想法,共同绘制着灭瓦剌的大计。

“爱卿所言,皆合朕意。朕这就下旨,命兵部即刻着手准备,务必按照爱卿之计行事。”朱祁镇的语气中充满了决心与信任。

于谦躬身行礼,眼中闪烁着忠诚与坚定:“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愿我大明早日平定草原,永固北方边疆。”

那一夜,朱祁镇与于谦促膝长谈,从战略部署到心理战术,从军事准备到外交策略,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策划,力求万无一失。

他们的智慧与决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草原的未来,也预示着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而在这场漫长的对话中,不仅体现了两位重臣的深谋远虑与忠诚担当,更展现了大明王朝对于边疆安宁的坚定追求与不懈努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夜,注定将被铭记为一段传奇,一段关于智慧、勇气与牺牲的传奇。

夜色渐淡,晨曦初现,紫禁城在朝霞的映照下更显庄严。

朱祁镇一夜未眠,心中满是对即将展开的草原战略的憧憬与决心。

他深知,此次行动不仅关乎大明的边疆安宁,更是对自己作为帝王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于是,他决定御驾亲征,亲自率领大军平定瓦剌,以彰显大明皇朝的威严与决心。

然而,当朱祁镇将这一决定公之于众时,却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

这些平日里温文尔雅、以笔为剑的士大夫们,此刻却纷纷挺身而出,誓要阻止皇帝这一冒险之举。

首辅大臣李贤,年逾古稀,须发皆白,他率先站了出来,声音虽显苍老却异常坚定:

“陛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然则,御驾亲征,非同小可。陛下乃万乘之尊,岂可轻涉险地?万一有所不测,国将何以为继?”

朱祁镇闻言,眉头微蹙,但并未立即反驳。

他深知李贤的忠诚与智慧,也理解文官们的担忧。

然而,他心中的那份热血与豪情却难以抑制:

“爱卿所言,朕自然知晓。但朕意已决,瓦剌之患,非朕亲征不足以平之。朕欲借此机会,彰显我大明皇朝的武勇与决心,让草原诸部知晓,我大明不可欺,不可侮!”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文官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赞同,认为皇帝此举能够激励士气,彰显国威;

但更多的则是担忧与反对,他们认为皇帝亲征太过冒险,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户部尚书商辂站了出来,他言辞恳切,句句在理:

“陛下,臣等并非不知陛下之志,亦非惧怕瓦剌之威。然则,战争之事,非同儿戏。陛下若亲征,则需调动大量兵马,耗费无数钱粮。我朝虽国力强盛,但连年征战,百姓已疲于奔命。若再兴此大役,恐民力难支,国本动摇啊!”

商辂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朱祁镇心中的部分热情。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殿内的每一位文官,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这些文官们虽然言辞激烈,但都是出于对国家、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正当朱祁镇陷入沉思之际,一位年轻的御史站了出来,他声音虽轻,却字字有力:

“陛下,臣以为,御驾亲征虽显英勇,但非上策。陛下乃国家之根本,岂能轻易置于险地?臣建议,陛下可派遣得力将领,统率大军前往草原,同时加强内政建设,稳固后方。待前线传来捷报,陛下再行论功行赏,岂不两全其美?”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朱祁镇望着这位年轻的御史,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过于冲动了。

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荣耀与理想,更要兼顾国家的稳定与百姓的福祉。

于是,朱祁镇缓缓站起身来,环视四周,沉声道:

“诸卿所言,朕已悉知。朕虽有意亲征,但亦知责任重大,不可轻率行事。朕决定,采纳诸卿之谏,派遣得力将领前往草原,平定瓦剌之患。同时,加强内政建设,稳固后方,以备不时之需。”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文官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感谢皇帝的英明决策。朱祁镇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一夜的长谈与今日的抉择,不仅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大明王朝走向更加辉煌未来的重要一步。

次日!

朱祁镇带着三十万大军开始北伐!

一战定乾坤!

..............